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大红

C 18

M 100

Y 93

K 0

R 217

G 2

B 35

coloro

014-48-36

诗词寻色

夫青生于蓝,绛生于茜,

虽逾本色,不能复化。

——[南朝]刘勰《通变》

大红是传统的中国红,又称绛色。周代时,男子以穿大红衣裳为贵。《诗经·豳风·七月》载:“我朱孔阳,为公子裳。”说的就是劳动人民织染的鲜艳的红色丝绸,成为公子们做衣裳的布料。唐代以前是没有“大红”说法的,大红被称为“绛”。《说文解字》曰:“绛,大赤也。”元代以后,大红作为色彩词始见诸记载。明清以后大红频繁出现,沿用至今。

大红,是中国人最喜爱的颜色之一,象征着喜庆与吉祥。清代《大清会典》中规定,皇帝在天坛祭祀时必须穿红色的朝服。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描写贾宝玉的穿着,从冠上的“大红绒球”到“红色箭袖”,再到“厚底红靴”,穿戴上均离不开红色,可见其雍容华贵。

染匠说

就染大红色而言,根据经验,选用茜草最好,其次是苏木,但苏木偏紫,也容易受酸碱影响,单独染大红是不合适的。需要按照比例匹配五倍子、茶叶等才可呈现理想的效果。

到清代,大红染色工艺已经很成熟了,在丝绸上使用得最多,其次是羊毛纤维上。在棉布上极难染出大红色,染出的颜色类似于现今的橡皮红。 AOQpfjpdeYuqcMNYnXdT8vrWvvw6AC60dgQUb5IdzFRH1aj+aeeWFq0yjYJavml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