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好主题后,就要开始阐发主题,写出具体明确、条理清晰的论文计划。核心是主旨句和主论点。写好后,再用这两个东西写结构和提纲。有了写作计划,你的论文就有了逻辑和说服力。推理要素既能帮助你阐发主题,又能有助于高屋建瓴写好计划。
本书有八个推理要素,参见下面的环形图。这八个要素阐明了推理步骤的组成部分。用“部分”这个词意味着,你在推理、思考、弄明白某事时,已经在思考这八个部分。
●你有意图和目的;
●你正在解决议题、难题;
●你在做出一些预设;
●你在使用信息;
●你用到了概念和关键术语;
●你试着得出结论,阐释正在发生什么;
●你用某个视角思考问题;
●你思考的这些东西有意义,会产生影响。
看完这些,再想两点。第一点是,这些要素应用范围广不广,用处大不大。首先要说明的是,这些 都是 推理要素、思考要素。也就是说, 所有 与思考有关的东西都包含这八个部分,包括决策、论证、文章、诗歌、歌曲和音乐、人际关系、社会政治宗教组织、科学理论和实验、数学运算、医疗程序、艺术作品、情感等。可以一直列举下去。
第二点是,要素圆环能给你带来很多益处,给你提供重要工具,弄懂几乎所有东西。你可以用这些工具进行 批判性分析 。“分析”这个词的大致意思是把某个东西分解成部分。要想理解某物,必须先 分析它 。同样,如果你要理解某一决策、论证、文章,也要先分析其推理要素。
假设你非常关心杀虫剂的使用,想写一篇论文。这篇论文该怎么写呢?标准做法是一开始就漫无目的地做杀虫剂方面的“研究”。你可能在网上查了一些资料,或者用图书馆的搜索工具查找到了一些观点,想要把它们组合到一起。最极端的组合方式是复制、粘贴。但用这种方法只会让你的论文论证力度减弱,读起来索然无味。
但如果用了推理要素,你能大大拓展主题。你不能一开始就贸然直奔主题,而应该问以下几个问题。
使用杀虫剂的意图是什么呢?
在杀虫剂使用方面的主要议题是什么呢?
对于杀虫剂的使用,人们主要做出了什么预设?
关于杀虫剂的使用,有哪些重要视角呢?
……
随便找一个问题回答一下,你会发现,原来你认为不假思索就能回答的问题显现出了着眼点。你不必再模模糊糊地去理解某个过于宽泛的主题,而是通过问问题,找到杀虫剂使用的一个或多个重要争论点,凸显着眼点。在这些问题的指引下,你也开始做关于主题的研究。你不会再随随便便找杀虫剂方面的论文,而是根据你提的具体问题和争论点找论文。顺着推理要素思考的同时,你已经朝着有逻辑、有条理的方向迈出了一大步,这不仅让你的思考有逻辑、有条理,还让最终的论文有逻辑、有条理。
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候,只问这其中一个问题就能让你写出论文整体的结构。你可以参考第一章末提到的 视角 。围绕“关于杀虫剂的使用,有什么主要视角呢?”的问题,写出论文结构。在论文中,你可以先写通过做研究了解到的权威专家关于杀虫剂使用的视角。对这些视角,你可以逐一简明清晰点题,接着做展开,不仅解释它们的主要思想,还解释它们的支撑论点和推理思路,接下来再举例子,印证你分析的每一个视角,最后进行比较论证(SEE-I四步法就是这么用的)。你不仅可以用 视角 对论文进行布局谋篇,还可以使用 其他某个 要素对论文进行布局谋篇。
如果没有推理要素作指引,你只能误打误撞接近主题。当有人告诉你:“想想杀虫剂使用这个问题吧。”你会说:“行啊!”但还是不知道具体该 做 什么。你最开始可能会想“不该用杀虫剂”“要适量使用”“杀虫剂对环境有害”“杀虫剂对农业很重要”等。但这些论断都显得漫无目的,这说明你没有想通主题,不足以得出合情合理的结论。就算你得出来了,也是误打误撞。你没有用系统性的方法去思考主题、做研究。
做研究能让你开阔思路,比单纯写下自己的印象有效得多。有了研究,别人就可能信任你说的东西。但研究也可能会漫无目的。没错,你的确收集了关于杀虫剂的信息,但这些信息之间没有内在联系、杂乱无章、不成体系。你没有使用要素聚焦,很可能看到什么就记下什么,最后拼凑出一堆信息,把论文写成X说了什么,Y说了什么,Z又说了什么。总之,无论你是思考还是做研究都没有向导。
本书聚焦于批判性写作,所以书中讨论的主题大多与学术论文写作相关。不过,要素圆环的理念同样有助于你理解其他领域的问题。比如,理解你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你对父母有什么样的预设?他们对你有什么样的预设?父母之间、你和父母之间的关系有什么主要问题?你对“为人父母”这个概念有什么看法?多问几个这样的问题能帮你获得新的见解。
推理要素就是你的向导,引导你把研究融入论文之中,用研究解决你自己提出的问题。最终形成的论文就是你根据充分的信息思考得出的产物,而不是报告谁说了什么。掌握了推理要素,你会主动寻找不同的视角,把它们组合在一起,再解释清楚。当然,你还可以用其他要素扩展论文,使之更丰富。比如,点明每一个视角的 意义 和 影响 ,每个 预设 是怎么做出的。所有这些东西都是你凭借自己的思维能力,辅之以推理要素和科学研究的结果。
推理要素的价值 。你不应把推理要素当作学习的负担。不是说每写一篇论文都要用到这些要素(做个类比吧,这跟你要学会开车就得先学会用方向盘不一样)。如果你把推理要素当成是负担,你就看不到其威力所在。这些要素是 帮助你推理的工具 ,主要的目的是让你的写作和思考 更上一层楼 ,并 简化 写作过程。
还要注意,写论文不是为了完成任务,也不仅是为了拿到高分。你去学批判性写作是为了探究某个值得一学的主题,深度挖掘主题,同时完善思考过程。学习批判性写作是让你重视自己的最佳思考水平,不断打磨思维技巧,养成长久的思考习惯,让生活更加充实。
有意识地运用推理要素以及批判性思维标准可以让你的论文推理更缜密,组织更紧凑,行文更清晰,语言更准确到位。而且一旦你熟悉这些要素,你会觉得几乎任何一种写作形式都得到了大大的简化。推理要素就是你的写作指导工具,能为你省下不少功夫。
第一章末列出了批判性写作的七大任务。推理要素对完成这七大任务都有用,能帮你分析主题、深入理解,有更多底气写论文。推理要素最直接的好处是能帮助你写出论文 计划 ,生成 主旨句 和 主论点 ,再一步步写出提纲,并基本完成 引言 和 结论 。这都是巧妙运用推理要素的直接收获。而从间接方面来说,掌握了推理要素,你就能找到研究着眼点,看出论文薄弱点所在,从而对其进行完善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