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7 SEE-I写作法

批判性写作的第一步是锻炼清晰写作的能力。让你的写作和思考清晰的最佳工具是SEE-I四步法。有了这一工具,你不仅能写得清晰,还能写好论文主体部分,从而优化、简化写作过程。SEE-I是以下几个单词的缩写:

第一个S代表“State”,即“点题”。

第二个E代表“Elaborate”,即“展开”。

第三个E代表“Exemplify”,即“举例论证”。

第四个I代表“Illustrate”,即“比较论证”。

点题 时,你要细心、简练,一般用一句话表明核心观点。

展开 时,要给出进一步的解释。要写上一两段,不能只写一两句。要展开解释、扩展自己想说的东西,让读者明白你的用意。

举例论证 时,要仔细选好例子,做到恰如其分。有了例子,你要表达的意思就能更具体。

比较论证 时,你可以采用类比、暗喻、明喻、对比等手法,可以使用图片或配有解析文字的图片来阐述你的意思。比较论证做得好能让读者与你产生共鸣。

SEE-I四步法示例 。本书主要内容是 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 写作。“批判性思维”这个词经常让人摸不着头脑。怎么理解呢?阐释如下:

点题:

批判性思维意味着你要推理出来,彻底想明白。在此过程中,你其实已经在留心观察自己是怎么思考的,思考得好不好。

展开:

批判性思维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推理出来。推理的对象既可以是你正在写的东西,也可以是争论点、需要解答的疑问、需要做的决定、需要学习的课程、职业生涯中面临的困难等。要做到这一点,就不能亦步亦趋遵循某个指南,不能幻想着想法会自己出来,也不能轻车熟路地使用以前的老办法。你得自己弄明白问题所在。

另一方面是要对批判性思维有明确认识。要明确关注你自己是 如何 思考的,想得 对不对 。这样你就会注意到以前忽视的东西。例如,你会去检查 预设 部分,看看自己的观点有什么 意义 ,考虑别的 视角 ,再看一下你自己遇到这种情况怎么 阐释 。如果你开始注意自己想得 对不对 ,你会问这些问题:“这一块我描述得 准不准确 ?”“我有没有解决问题最 重要的 方面?”“能不能再 到位 一些?”

如果你开始批判地看待一些东西,就会注意事情的积极与消极、强与弱两方面,以及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批判性思维意味着打破了思维定式。你在有意识地反思,去提高思考水平。

举例论证:

在这里,我举一个政治辩论的例子。假如你对一场辩论进行慎思明辨,你会发现候选人以及你自己的预设。你会在脑子里想这些问题:“他们有没有直面问题的复杂性?”“他们有没有明确意识到自己要采取的行动有什么意义及影响?”

你还会去思考这些候选人说没说实话。你会问自己这些问题:“他们有没有为博得好感夸大其词?”“他们有没有做有利于己方的陈述?”

在这一过程中,你也会留心自己的判断。是不是我只看了这个候选人好的一面,没有去想坏的一面?是不是我太关注细枝末节,注意到口误,却没有去思考这个候选人真正想表达什么?

解决了这些疑问,你会从全局出发缜密推理,得出公允的结论,看到候选人自身的条件,思考他们的执政方式而不是对某一问题的处理办法,琢磨他们的价值观和能力能否增进所有人的福祉。

比较论证这一块非常有意思。有人似乎天生善于比较,会用对比、类比的方法透彻阐明问题。有的人就得后天培养自己这种能力。本书作者就属于后一种人。

注意,虽然“example”和“illustration”这两个单词在英语中是近义词,但SEE-I四步法中的举例论证和比较论证相当不同。举例论证中的例子本身就是事物的一个具体实例。比如关于“复习考试”的一个例子是你得熬通宵进行填鸭式复习。比较论证完全不一样。这种方法是用我们已经熟悉的领域去理解别的领域,所用手段有对比、类比、暗喻等。如对“复习考试”进行比较论证,可以这么说:“‘复习考试’就像是跳伞之前确保装备完好且符合标准一样。”

比较论证:

这种办法就像是核磁共振扫描仪,让你看清楚体内的结构和器官,分辨清楚健康组织,看到肿瘤、动脉瘤和关节炎等问题。做一次核磁共振,你会对身体健康状况有全面的认识。批判性思维就像是随身携带一台核磁共振扫描仪,让你洞见人们的思考。

SEE-I四步法帮你清晰行文,达到规定字数 。这是一个特别有用的批判性工具,适用于写任何一种类型的文章,求学期间、走上职场后都用得到。就写论文来说,SEE-I四步法能实实在在帮你写好论文。

大多数人写论文时,一般不会想到论文的组成部分,即主题、主旨句、主论点、修改等,他们只会想到论文主体部分,目标是写够字数,比如写够五页。写了主旨句,再写主论点,却发现还得写很多页才能写够字数。

问题当然不在于写多少页,而是要贴切举例说明,增强论证力度,让观点有趣,采用一定的沟通方式,把内容传递给受众,这么做自然而然能写够字数。但要做到这一点难度更大,你该怎么办?

写论文主体的过程是“阐发”。SEE-I四步法是阐发论文主体的主要方法,可能也是真正动笔撰写论文主体的唯一方法。你可以用SEE-I四步法写主旨句,构思每一个主论点,再去想支撑论点。对于每一个支撑论点,也要准确简明点题。接下来展开来谈,要让每一个主论点有深度,至少要写一段,有时可能要写好几段,需要举例论证,切中要害。

一般情况下,你要把例子解释清楚,让读者明白例子和论点之间的关系。有时要多举几个例子,阐明论点的各个方面。有时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举例子。你可以讲一个关于X的故事,主人公是你或其他人。与其他形式的例子相比,故事效果立竿见影。再接下来,你可以用类比、暗喻、对比等方法做比较论证,生动形象地阐明观点。

通过点题、展开、举例论证、比较论证,你可以写好主体部分,并且达到字数要求,既显得很贴切,又能让干巴巴的论点丰富厚实起来。

SEE-I上层楼法 。SEE-I四步法还有很多好处。一般来说,主旨句、主论点本身就包含重要概念或思想。如果你认为这些概念或思想很有价值,就可以用SEE-I四步法,我称之为“SEE-I上层楼法”。在阐发每一个观点时,你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在阐发每个观点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比如,下面这一句话。

做研究很重要。刚开始看感觉结果显而易见,但认真调查之后你会发现很多自以为知道的东西都不对。

这句话是我从一本心理学书上找的 [1] ,你可以用做主论点。

刚才已经说过,你可以用SEE-I四步法阐发观点,展开谈谈为什么要做研究,用例子来论证我们自以为知道的东西结果却不对。你也可以比较论证,拿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作对比,说明你感觉某个人可信,后来却发现不可信。

采用上层楼法,你可以深入挖掘主旨句,大大提高思考和写作能力。你可以在观点中的重要思想上画一个圈。比如,选择“研究”做上层楼法的着眼点,画上一个圈,再用SEE-I四步法。你可以先点题说明什么是研究,再展开谈谈研究有哪些不同类型,接着举例论证研究和非研究的区别,最后再比较论证。

这是对一个词使用SEE-I上层楼法,对一个短语也可以这样做。比如,用“认真调查”这个词做着眼点。先在上面画一个圈,接着解释“认真与潦草”“严谨与模糊”“详尽与随意”的调查有何区别。你还可以在“重要”这个词上画个圈,把着眼点放在怎么才能做到“重要”。仅仅找到新事实,发现实际应用价值算不算重要?

想一想如何点题、展开、举例论证、比较论证,浓缩成一句话,体现独创性。实际生活中,人们根据一个主旨句的含义写出了一整篇论文甚至一整本专著。

SEE-I四步法给你多种选择和机遇 。你可以用SEE-I四步法阐发观点,但也不是必须使用。使用SEE-I四步法的目的是多一些选择,没有人强迫你必须用。这正是其强大之处

点题、展开、举例论证,时而比较论证。比较论证能让文章生动鲜明。问题是,比较论证用得太多会让读者分神(所以本书只是偶尔用到比较论证)。此外,比较论证用得太多会导致重点不突出。建议你只用一个类比或对比,突出主论点,让全文清晰有力。

像对待批判性写作的其他步骤一样,你也不能僵化教条地对待SEE-I四步法。虽然我说过“可以用一到两段展开”,你完全可以多写一点。我说“举一个例子”,你也完全可以多举几个。还可以把例子放到展开部分,或者展开去谈例子。其实这一点就是对SEE-I四步法的批判性分析。要不要比较论证也是你自己的选择,不是必须性的。

不论你用它来写作还是对话与人沟通,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在校外使用,你都可以自由选择能让你清晰表达的工具。SEE-I四步法只是一种工具而已。

这种工具非常重要,再怎么说也不为过。你可以问自己这样两个问题:“真正动笔写时,你是怎么做的?写好计划后,你是怎么一段一段写的?”问题的一个主要答案就是SEE-I四步法:“你可以用SEE-I四步法阐述你论文中任何一个重要思想。可以用来写主旨句,构思每一个主论点,再去想论据。再用上层楼法深入阐述每一个主论点的每一个重要部分,解释概念和争论点,说明可能会给读者造成理解障碍的地方。”


[1] 参见艾略特·阿伦森所著的《社会性动物》( The Social Animal ,第八版)。 8lYoGo0Yp8BMRGJegUJqXFY/ODFf5fw9/lFIwyl4dLAfv/u2YsIhWlPPwKgehUu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