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在关于克劳塞维茨的所谓传统观念中,有这样一种成见:他“只是一名参谋人员”。言外之意,他没见过几场战斗。在克劳塞维茨的军旅生涯中,大部分时间他的确是一名参谋,但在穿上参谋披风前,他也曾是一名年少的士官生。即使是担任参谋,在拿破仑战争时代,这项工作也不是居于后方做一些没有生命危险的差事。事实上,就像在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期间数百万拿起武器走上战场的人一样,克劳塞维茨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他参加了30余次作战行动)。而拿破仑战争又是历史上最激烈的持续大规模战争之一。本书的重点是通过将克劳塞维茨置身于1793年至1815年其参加过的各种战斗中,来勾勒其表现和形象。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已经有不少书籍研究介绍了克劳塞维茨的著作与思想。但这些已经出版的书籍对于其战斗经历,特别是1813年、1814年、1815年的战斗经历几乎都是一带而过。但是,正如我们将在书中看到的那样,重新再现其在格尔德(Göhrde)、塞厄施泰特(Sehestedt)、瓦夫尔(Wavre),以及在其他地方的战斗,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作为一名士兵和一个男人的克劳塞维茨。克劳塞维茨本人著述颇丰,但对其个人经历却鲜有着墨。我通过利用已有的关于克劳塞维茨的研究成果,辅以其上级或下级著述中对他的记述,再把这些置于他参加过的战争背景中,使其形象有血有肉。与此同时,我还利用其所撰写的战史研究著作,来看他如何评价战史中的人物与行动,特别是那些人的军事决策,以便让读者在一个更宏观的视野下看他是如何考察和思考战斗的,因此也将他的分析和思想与具体的作战或事件建立起有机的联系。通过他在不同时期的写作,我们也可以观察他在撰写《战争论》的道路上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思想的成熟的。希望通过本书,大家能够对克劳塞维茨的生平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认识到他留给了我们哪些宝贵遗产,也为那些想从中学到更多的读者提供一幅思想成长蓝图。彼得·帕雷特(Peter Paret)在其《克劳塞维茨与国家》一书中对克劳塞维茨思想的发展做了精彩的研究,读者如果想深入了解克劳塞维茨和他的时代,此书不应错过。

不言而喻,克劳塞维茨丰富的军事经验,加上大量的研究和思考,滋养了他的理论写作,但是不能因此得出结论,说《战争论》中的某个观点来自某一具体事件。但是,通过尽可能深入地研究他的军事经历、那些他经历的事件(战斗),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是什么造就了克劳塞维茨的思想,指引了他的写作。

唐纳德·斯托克
加利福尼亚州蒙特雷
2014年7月 oiUeNq+Q1+3Q7DECS0oj7wTOfp/x/Ja4gKQyHNkXc5gI+fHMEWk1thU6yaXY9YH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