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一章 高深莫测
“我……我的策略是……”
朱棣支吾道。
凌峰的策略,他到现在还没有参透。
但他相信,凌峰说的是真的。
只是他自己不知道该如何表达。
“父皇,我担心你们听不懂。”
“不过,我把地图准备好了,请你们先观看!”
朱棣说道。
“地图在哪里?”
“在……在我房间的被子上……”
“来人!去撷芳殿,把朱棣的被子给朕取来!”
“是!”
侍卫领命而去。
这种任务,他们还是第一次执行。
哪怕感觉很好笑,也得强行忍住。
取皇子的被子?
四周那些文武大臣,同样强行憋着。
不是讨论兵法吗?
拿被子做什么?
真是荒唐至极!
很快。
侍卫把朱棣的被子取来。
朱元璋一眼望去,正是当时在太白酒楼见到了那床被子。
他伸手一招,太监将被子抬到桌案上。
日思夜盼了好几天的地图,终于见到了。
被子上的地形图完全吸引了他。
不管怎么说,他都是打仗多年的人。
非常清楚山间的作战之法。
“真是神奇!”
“朕只能参破一二。”
“凌峰到底是什么人?”
“如此神奇的策略,他也能够想出来?”
朱元璋暗自道。
他不知道的是,被子上画的行军路线,并不是出自凌峰之手。
而是出自六百年之后!
“这上面画的是要横穿高山吗?”
“大明将士不是天兵天将。”
“什么样的军队,才能做到这样?”
朱元璋再次呢喃道。
其余人见朱元璋如此入迷,也是对被子上的路线非常好奇。
“拿下去,让所有将军都看看!”
朱元璋挥手道。
太监快速把被子拿了下去。
李文忠等人围了上来。
他们对兵法和战术相当娴熟。
“这是地图?”
“哪里得到的?”
“你们快看,这里是辽东的一部分。”
“东边半岛就是高丽无疑!”
李文忠说道。
“四皇子的进步真大啊!”
“他竟然能在被子上手绘地图。”
“而且,对高丽的地形如此了解。”
“他背后定有高人相助!”
“对,绝对是这样!”
看了地图,几个武将小声讨论。
认为这样的地图,不是朱棣能够完成的。
定有高人相助!
当务之急,就是研究这条行军路线的可行性。
半刻钟过去,他们依旧没有看出个所以然。
“地图上的一切,如果是真的。”
“那就必须跨过这么多高山!”
“恐怕一个月都无法翻越过去。”
“两万人从这里经过,至少有五千人要损耗。”
“这地方一看就比蜀地剑阁难走!”
武将摇头叹气。
认为这份行军路线是天方夜谭。
“也许高丽的山地不一样。”
李文忠说道。
他相信这个地图没有那么简单。
“这地图到底是谁画的?”
俞通海问道。
同时将目光看向朱棣。
“这……”
“我做梦梦见的。”
“醒来就看见被子上有这份地图。”
“你们看不懂仙人战术也正常……”
朱棣刚才在心里就想好了怎么说。
“梦中?”
“仙人?”
“这要是真的,此计策定能成功!”
胡惟庸似笑非笑的说道。
随后,他朝地图撇了一眼。
虽然无法看懂,但他伸手摸了摸被子。
瞬间就知道,这被子不是宫里之物。
朱棣肯定在说谎。
另外,被子一角的花纹是个酒坛。
通过这一点,要找到真正画图的人。
想来不是太难的事。
“你们可讨论出了结果?”
朱元璋有些不耐烦的问道。
“启禀陛下,高丽的地形,诸位大臣都不是很了解。”
“依臣之见,把这地形图传给北方的徐达将军,让他来进行判断。”
刘伯温说道。
百官各有各的道理。
但都对地图不了解。
“现在看来,也只有这样了。”
朱元璋点点头。
他之前以为这么多大臣,至少有一人可以看破。
结果谁都看不明白。
可见凌峰真的不简单。
简简单单的一个地图,就让朝中的官员晕头转向。
“来人!”
“把地图誉抄一份。”
“以紧急军情呈交给徐达!”
“具体怎么操作,由徐达本人决定。”
“这件事情,朕不会干涉!”
朱元璋大声道。
“老四,你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厉害了?”
“在被子上随便一画,就能引起这么多人关注。”
朱棡说道。
他原本想看百官嘲讽朱棣,结果让他失望了。
“三哥,你就等着瞧吧!”
“高丽绝对会被拿下!”
朱棣说道。
“老四,你真以为我们是在夸你吗?”
“一旦前线出事,你也要背锅啊!”
朱棡说道。
……
胡惟庸散朝后,再次拜访了李善长。
“丞相,你刚才在朝堂上,为什么一句话不说呢?”
“那张地图,我感觉高深莫测。”
“所以,不好说什么。”
看着胡惟庸,李善长微微一笑。
他心里希望是自己想多了。
胡惟庸听到他的话,则是更加惊讶。
那张地图,难道真是仙人所画?
“丞相,我刚才派人在京城所有酒楼调查了一番。”
“那床被子来自于太白酒楼。”
“太白酒楼?”
“对!真正画地图的人,一定住在太白酒楼。”
胡惟庸点点头。
“你在那里见到什么高人没?”
李善长问道。
“这个倒是没有。”
“我让人找了个送茶的理由,对每个房间进行了拜访。”
“的确没发现高深莫测之人。”
“不过,我又派人把四周紧紧盯着。”
“发现异常会立即向我汇报!”
胡惟庸说道。
……
胡惟庸刚走出韩国公府,府上的下人便走了过来。
看下人的样子,似乎等得非常着急。
他之前就是派这下人在太白酒楼盯着。
看到下人,他也很是意外。
这么快就有消息了?
“大人,好消息!”
“那位高人被我们发现了!”
下人说道。
“好!”
“你赶紧细说!”
……
此时,太白酒楼门口。
“凌先生,这烧鹅怎么样?”
“还行。”
“今天的菜,合不合你的胃口?”
“还行。”
凌峰边边点评。
今天的菜,的确做得不错。
但现在的大明,辣椒还没传过来。
自然没有后世的麻辣鲜香。
“要让大明百姓尽早尝到辣椒的美味,那就得赶快将美洲拿下。”
“可惜,我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凌峰感叹道。
“凌先生,你在说什么呢?”
“辣椒?美洲?是什么东西?”
“它们可以吃吗?”
朱棣一愣。
凌峰说的这些东西,他根本没有听说过。
以为这是凌峰又要点菜。
不记下怎么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