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章
历史背景

18世纪,欧洲人对异国情调商品的偏爱,使得漆器、家具、壁纸、雕刻品及象牙制品、绘画以及各种奇珍异宝的出口数量显著增加,从而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这一时期,大量精美的中国漆器、牙雕和丝绸等手工艺品源源不断地输入欧洲市场,并受到当地贵族和富商们的青睐。与此同时,随着海上贸易的快速发展,非洲象牙、南美宝石等来自其他大陆的稀有材料也成为欧洲商品市场上备受追捧的货物。这些来自亚洲和其他地区特有的工艺品及原材料,不仅丰富了欧洲社会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物品种类,而且推动了全球的商品流通与经济发展。

本章基于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中叶的海上贸易档案调查,并结合清代美术著述中的相关文献资料,开展外销画的“系统性”特征论述。此项分析对于了解外销画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探究外销油画源流都具有深远意义,对于外销画艺术的认识及评价也具有重要价值。本章首先概览外销画的发展过程,追溯其起源与演变历程。随后,通过英国东印度公司档案资料和中国广州海关的有关中国海外贸易史料分析,厘清18—19世纪广州地区艺术家绘画材料的贸易活动,从而获悉广州十三行、中国行商与洋商之间的关系。最后,梳理有代表性的清代绘画论著、技法图谱以及相关画论丛编,包括搜集与其相关的绘画材料信息,进一步探明这一时期外销画家所使用的绘画材料。 phf+7G567Oip09sNeem7GtPtw6fYCzdx92mNbCuJlXHz0LVSWwvxjNDDRP2cEwg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