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2 研究问题与目标

外销画的创新以及新材料、新技术的使用,大多在18世纪晚期才初见端倪。这种绘画形式的建构,主要源于中国本土画家为满足西方趣味和适应不断拓展的市场需求而做出的选择。本研究围绕19世纪外销油画所使用的材料、技术和方法等相关问题展开讨论。由于这个时期的中国外销画所使用的材料与技术彰显了中国早期油画的基本特征,因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将外销画所使用的原材料和技术置于中国早期油画制作的历史背景中加以分析,研究目标在于探究保护实践中与之相关的外销画材料与技术。

本书第1章,介绍外销画发展的历史背景。1.1节,梳理外销画发展的基本脉络。1.2节,聚焦于广州的绘画材料贸易,调查与绘画材料有关的中国海外贸易(China's foreign trade)的背景信息(该章节部分内容已在 Studies in Conservation 期刊发表,2024年,第69卷,第4期)。另外,根据本项研究的时代背景,概述欧美贸易商与广州十三行之间的关系。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如果没有科学分析,我们对用于外销画的材料就一无所知。但对这一时期中国对外贸易档案的调查将为我们提供重要线索,以便获取有关绘画材料的一些商业数据。1.3节,介绍有关外销画材料与技法的文献资料,整理中国清代画论、画谱及其他资料中有关外销画材料的史料信息。

本书第2章,通过绘画材料分析,总结检测结果。2.1节,绘画作品与分析样本,介绍用于本研究所选取的绘画样本及颜料样品。2.2节,色料与相关材料,调查结果涉及不同种类的材料,包括色素,以及结合媒介和支撑物等,用于解析有关外销画所用材料的信息(该章节部分内容已在 Journal of the Institute of Conservation 期刊发表,2018年,第41卷,第3期)。在本章中,绘画材料的分析方法是,将现代分析仪器获取的材料信息与文献资料中的信息进行比较,从而构建外销画材料的完整知识体系。

本书第3章,拓展绘画材料与技术的视野,分析19世纪中国外销画中所使用的材料与技术。掌握绘画材料与技术是油画保护的基础。此项基础研究不仅有助于辨别先前干预或介入,而且能够进一步了解材料的劣化机理及其病害种类。因此,这也构成了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聚焦外销油画制作过程中的关键步骤。3.1节,“画家作坊的底子及其绘画”(该章节内容已在 Studies in Conservation 期刊发表,2023年,第68卷,第6期);3.2节,“绘画技术与实践”,这部分信息不单单是综合分析的结果,也是基于研究结果与具体案例(画作)的比较分析,其中包括颜料碎片(paint fragments)和画布(painting canvas)的分析。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和扫描电镜能谱的检测分析,进一步探讨画家所使用的材料与制作技术。

本书第4章,保护与修复的途径:案例研究,通过个案研究探讨外销油画的保护与修复方法。4.1节,概述关于修复前的分析方法。4.2节,问题与解决方案,通过调查外销画案例的保存状况,分析该画作所使用的材料,聚焦保护的主要问题。4.3节,干预措施,详解案例的保护方案及其实施计划。在画作(案例)的保护措施及处理过程中,提供了不同阶段的“非常规”方法及相关建议。此外,在各个实施阶段中,处理结果与保护方案中的每一步操作程序都予以评估。

最后,本案强调跨学科研究方法的构建对于文化遗产保护与评估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干预前的准备阶段尤为重要。基于不同检测技术与方法,系统分析晚清画家黄达生所使用的绘画材料与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画家采用不同种类的现代合成色料(不同种类的进口色料),并将这些色料以不同的组合方式进行调配,形成复杂的调色板体系。更重要的是,通过解读外销油画材料与技术的信息,掌握色层结构关系(绘画材料的使用方法)以及先前干预及变化,这对于理解中国早期油画的形成以及其保护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 phf+7G567Oip09sNeem7GtPtw6fYCzdx92mNbCuJlXHz0LVSWwvxjNDDRP2cEwg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