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人发现7岁的牛牛平时看东西两只眼睛不同步,经过医生诊断,牛牛患了斜视,预约了在暑假做斜视手术。术前医生来问诊的时候发现牛牛不停打喷嚏、咳嗽、流鼻涕,原来牛牛不小心着凉感冒了,于是医生让他推迟手术。一个小感冒的影响这么大吗?
感冒的全称为上呼吸道感染,通常由病毒引起。在感冒期间,身体会经历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呼吸道黏膜出现炎症反应,导致充血、水肿和分泌物增多;鼻黏膜肿胀,引起鼻塞;咽喉部黏膜炎症可能导致咽痛和咳嗽;气道的敏感性增加,更容易受到刺激而发生痉挛。同时,免疫系统被激活,身体产生炎症介质来对抗病毒感染。这些炎症介质可能会影响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
麻醉主要通过药物来可逆性地抑制神经系统的功能,然而麻醉药也会对呼吸和心血管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全身麻醉时,患者的呼吸功能会受到抑制,需要依靠呼吸机来维持呼吸。而区域麻醉,如椎管内麻醉,虽然对呼吸的直接影响较小,但麻醉引起的交感神经阻滞可能导致血压下降,影响心血管系统的稳定性。
● 感冒严重程度:轻微的感冒症状,如仅有轻微的流涕、鼻塞,而无发热、咳嗽、咳痰等,麻醉风险相对较低。但如果感冒症状严重,如高热、频繁剧烈咳嗽、大量咳痰等,麻醉风险会显著增加。
● 手术紧急程度:如果手术是紧急且必需的,如挽救生命的紧急手术,即使患者感冒,也可能需要在权衡利弊后进行麻醉和手术,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来降低风险。
麻醉可能导致的并发症
● 患者基础状况:如果患者本身存在心肺等基础疾病,感冒可能会使这些疾病加重,从而进一步增加麻醉风险。
● 麻醉方式选择:不同的麻醉方式对呼吸道的影响程度不同。全身麻醉对呼吸道的管理要求较高,风险相对较大;而区域麻醉如外周神经阻滞等对呼吸道的影响相对较小,但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
如果感冒症状不严重,但手术并非紧急,一般建议延迟手术1~2周,待感冒完全恢复后再进行麻醉和手术,以降低风险。
术前,麻醉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感冒症状、发病时间、既往病史等,并进行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胸片等,以评估患者的呼吸道和心肺功能。对于感冒患者,可能会给予对症治疗,如止咳祛痰、减轻鼻黏膜充血等,以缓解症状,减少呼吸道分泌物。
如果决定在感冒期间进行麻醉,麻醉医生会在麻醉过程中更加密切地监测患者的呼吸、循环等生命体征,采取适当的通气策略,确保呼吸道通畅,并准备好应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的急救措施。
儿童的呼吸道相对狭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在感冒期间进行麻醉的风险更高。因此,对于感冒的患儿,麻醉医生通常会更加谨慎地评估麻醉的可行性,并在必要时推迟手术。
感冒时能否进行麻醉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需要综合考虑感冒的严重程度、手术的紧急性、患者的基础健康状况及麻醉方式等多种因素。麻醉医生在做出决策时会权衡利弊,以确保患者的安全。患者在术前如果患上感冒,应及时告知医生,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处理。同时,要重视预防感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状态,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