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自身免疫性胃炎的日本诊断标准

虽然自身免疫性胃炎的名称早在 1969 年即被提出,但长期以来,缺乏明确的诊断标准,主要根据内镜检查、病理组织、自身抗体、高胃泌素血症和低蛋白酶原血症等血清学结果综合判断。2023 年日本消化器内镜学会(JGES)“A型胃炎诊断标准构建研究组”发布了日本自身免疫性胃炎诊断标准 [1] 。其诊断标准要求如下:

确诊条件:(A)内镜和/或组织学表现,均符合自身免疫性胃炎要求;(B)胃自身抗体阳性[抗壁细胞抗体(PCA)和/或抗内因子抗体(IFA)]。同时满足条件(A)和(B)则确诊自身免疫性胃炎。早期阶段可仅满足组织学表现和胃自身抗体阳性。仅满足条件(A)或早期阶段仅满足组织学表现为疑诊自身免疫性胃炎。诊断标准对内镜下表现定义如下。主要表现(进展期):以胃体、胃底为主的重度黏膜萎缩(均一的黏膜血管透见);次要表现:胃体、胃底可见稠厚的固着黏液、残余的泌酸黏膜和增生性息肉。胃窦并非总是正常色调,斑状发红、条索状发红和轮廓征可供参考。在诊断时,主要表现是必需的。组织学表现则分为三个阶段:早期,进展活动期,进展终末期。抗壁细胞抗体在正常值上限 10 倍及以上为阳性。考虑到假阳性,这一标准未来可能有变化。

根据上述诊断标准,确诊自身免疫性胃炎需要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内镜和/或组织学表现为胃体、胃底为主的黏膜萎缩;抗壁细胞抗体(PCA)和/或抗内因子抗体(IFA)阳性。疑似病例则只需满足内镜和/或组织学表现为胃体、胃底为主的黏膜萎缩即可。血清胃泌素(gastrin)和胃蛋白酶原(PG)水平可用于诊断自身免疫性胃炎,但未被纳入该诊断标准,因为发布该标准团队认为二者不是特异性发现。虽然自身免疫性胃炎的临床数据还比较缺乏,上述标准还定义了早期自身免疫性胃炎的诊断标准,即组织学证实存在自身免疫性胃炎和胃自身抗体阳性。早期疑似自身免疫性胃炎则是内镜下没有萎缩的表现,只有早期的组织学表现,且缺乏胃自身抗体。 UDNHrBfdEUd/ZvDm/l3Pyq/hbAsxBpng2UHXQ1EWg9+Z/qpcwputEIzhUsFqlhI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