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胰腺炎是胰腺组织因被胰蛋白酶自身消化破坏而引起的疾病,胰腺的外分泌功能出现异常。可分为急性及慢性两种。
上文我们说到胰腺有外分泌功能,可以向消化道分泌胰液,胰液中含有各种消化酶,比如胰蛋白酶原等。在正常情况下,胰液内的胰蛋白酶原无活性,待其流入十二指肠后,受到胆汁和肠液中肠激酶的激活后变为有活性的胰蛋白酶,才具有消化分解蛋白质的作用。胰腺炎时由于某些因素提前激活了胰蛋白酶,导致其对胰腺组织发生了自身消化作用,使胰腺溶解坏死。
急性胰腺炎的常见病因有如下数种:
1. 胆道系统疾病(胆囊炎,胆石症等):使十二指肠壶腹部发生梗阻,胆汁反流进入胰管,将无活性的胰蛋白酶原激活成胰蛋白酶,再诱发一系列酶链反应,引起胰腺组织的溶解、出血、坏死。
2. 暴饮暴食和酗酒:暴饮暴食和酒精刺激会引起胃酸及十二指肠液分泌增多、进而促使胰液分泌亢进,胰管内压力增高,致使高浓度的蛋白酶排泄障碍,胰腺腺泡破裂而发病。
3. 高脂血症:脂肪栓塞胰腺血管造成局部缺血,胰液排泄困难,引起胰腺炎。
4. 其他因素:胰管解剖结构的异常,胃、胆道等腹腔手术挤压到胰腺,或造成胰胆管压力过高等。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完全可以预防和去除病因后获得治愈的疾病,而慢性胰腺炎是由于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造成胰腺慢性进行性破坏的疾病,胰腺组织会发生纤维化和导管狭窄,胰腺功能遭受永久性损伤。慢性胰腺炎主要表现为慢性腹痛及胰腺内、外分泌功能不全,它与胰腺癌的发生有关。
因此,对于反复发作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的患者来说,定期的医学检查是非常重要的,以监测胰腺癌发生的风险。如果出现异常症状,应该尽早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