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阳气论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阳气代表光明、温暖、向上、升腾,犹如太阳之光给人带来温暖。若人体阳气不能正常运行,则犹如太阳在自然界失去运行规律,人的生命和机体功能就会受到影响。通过激发和扶助人体阳气,可以达到强身健体、治疗疾病的目的。

(一)扶阳固本

“阳强则寿,阳衰则夭”,阳气是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原动力,是人体生长、发育、衰老和死亡的决定因素,是人体之本源,故扶阳可以提高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外治法中扶阳固本之法较多,如扶阳罐、督脉灸、三伏贴等。扶阳罐通过温补阳气,起到扶阳固本的作用。督脉灸将辛温之生姜与灸法结合温煦督脉,激发和补充人体阳气。三伏贴源于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可鼓舞正气,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从而振奋阳气,防御外邪。

(二)扶阳祛邪

《素问·刺法论》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评热病论》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即为阳气,正气充足,纵有邪气侵扰,也不能伤人致病,阳气强则可祛邪外出,扶阳可以达到祛邪的作用。温针灸将针刺和艾灸结合,发挥针与灸的双重功效,既能够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又能够温阳散寒、扶正祛邪。中药直肠滴入和足浴疗法运用温阳散寒、活血化瘀的中药保留灌肠和浴足,使中药直达病所,又可以温通经络、调和气血,达到扶阳祛邪的作用。

(三)平衡阴阳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人体阴阳协调,互根互用,脏腑功能才能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故善补者,或补阴,或补阳,或阳中求阴,或阴中求阳,重在阴阳平衡。阴虚者可于脾肾经行砭石刮痧,以生血滋阴;阳弱者于人体督脉施温针灸,可温经扶阳。平衡火罐以阴阳学说为基础,运用多种拔罐手法作用于人体,能够温经通络、调和脏腑、平衡阴阳。 reWiPy/msShFRBVDlFBMXRupIAMHsuIZG8tQpvMIemy5BIAYpFxPS4qee+uxGgT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