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裘氏妇科

一、流派渊源

裘氏妇科学术流派发源于浙江杭州,由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突出贡献专家裘笑梅创立。裘笑梅医术精湛,屡起沉疴,被誉为“华夏奇指,人间观音”,尤重视教育,无私培育后人,至今裘氏妇科已传承三代,桃李满天下,声望享誉全国。

1.裘笑梅(1912—2001) 浙江杭州人,自幼聪慧好学,18岁时随杭城智果寺名僧医清华学医。寒窗三载,随师五年,尽得其传。经部、省、市考核,成为杭州市第一位领有中医证书及开业执照的女中医师。行医于武林钱塘,为群众治病,最初内、妇、儿科皆治,之后专擅妇科,深得病家信赖,声名鹊起。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响应政府号召,1951年作为杭城名医与史沛棠、叶熙春等名医同时应聘进入杭州市中医门诊部。1956年进入浙江省中医院,历任妇科主任、院委会委员等职。同年加入中国农工民主党,任第八、九届农工民主党浙江省委常委。1985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浙江省人大代表、杭州市政协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顾问。1984年任浙江省中医药学会顾问及杭州不孕不育专科医院、杭州天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澳医保灵药业有限公司、胡庆余堂制药厂等单位的技术顾问。1991年9月被确定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992年被国务院嘉奖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裘笑梅一生精研医术,编著《裘笑梅妇科临床经验选》《裘氏妇科临证医案精粹》《叶熙春医案》等学术专著多部,发表论文40多篇,自创新方40余首,与药厂合作研制“妇乐冲剂”“妇宁胶囊”“妇益冲剂”“保灵孕宝口服液”等,至今仍造福广大患者。

2.盛玉凤(1939年生) 裘氏妇科第二代,主任中医师,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1965年浙江中医学院毕业后至浙江省中医院工作,1976年起师从裘笑梅,经5年口传心授,精心培育,深得其传。1996年被评为浙江省名中医,2002年被评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擅长治疗妇科疑难杂症,临证灵活机变,颇具独到经验。在参悟裘笑梅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又受历代名家影响,创新发扬,协助裘笑梅整理编写《裘笑梅妇科临床经验选》,于1986年获浙江省高校科技成果奖一等奖。著有《痛经》、“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盛玉凤》,合著《实用中医妇科手册》等。

3.王金生(1940年生) 裘笑梅儿子。主任中医师,杭州市名中医,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委员,杭州市中医药协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曾任浙江杭州不孕不育专科医院业务副院长。自小师从母亲抄方跟诊,耳濡目染,深谙医理药理,临床注重中西结合,不拘一格,内外兼治,大胆创新。自创新方“舒通灌肠液”治疗输卵管阻塞、盆腔炎症,“促卵丹”促卵泡发育、调节内分泌,“泌乳停”治疗高催乳素血症,“抑抗灵”治疗抗精子抗体阳性等免疫性不孕等。发表论文30篇,其中7篇论文分别获省级、市级优秀论文奖,参编《裘笑梅妇科临床经验选》《杏林精要——杭州名中医学术经验集》《中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集》《中华医学文论》《名医名方》《长寿的秘诀与途径》等著作。

4.张萍青(1950年生) 主任中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裘笑梅第一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毕业于浙江中医学院,忠于中医理论之精华,得益于裘氏妇科之真谛,与其自身的实践与经验结合形成独特的治疗方法,善于运用中医中药治疗常见病、多发病,更擅于中西医并举治疗妇科疑难杂症,如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不育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肌瘤、围绝经期综合征等疾病。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编写《中医妇科名家经验心悟》《中医妇科学》《中医妇科临床手册》《实习生临床手册》等著作。

5.王幸儿(1955年生) 副主任中医师,毕业于浙江中医学院,为裘笑梅第二批国家级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从师8年期间潜心钻研裘氏理论,与自身临床经验融会贯通,擅长治疗妇科经、带、胎、产、杂病,并将独到见解和发展创新运用于医、教、研工作,曾执教于香港大学,深得病家与学生的赞誉。

6.吴燕平(1964年生) 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浙江省中医院裘氏妇科工作室首任负责人。1986年毕业于浙江中医学院,于浙江省中医院妇科工作至今。兼任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委员。1997—2000年成为裘笑梅学术经验继承人,谨遵导师教诲“用药如用兵”,临证时“既要知其常,又要明其变”,活用经方的同时,衷中参西,以先进的西医学诊查技术为依托,通过望、闻、问、切,辨证论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将导师的独到见解和创新治疗运用于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中,获得确切的疗效,充分展示中医药治疗慢性病、疑难杂症的独特之处和优势所在。尤其擅长治疗月经不调、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性疾病、不孕症、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ABO血型不合之滑胎、胎动不安、绝经前后诸证等;并长于中医养生调摄,防病治病。系统总结和整理裘笑梅的学术经验,先后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十五”国家重点图书《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裘笑梅》《妇科病调养》,参编教材《中医妇科学·案例版》;主持和参与多项省部级及厅局级课题研究,获中华医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浙江省中医院裘笑梅中医妇科发展基金奖。

7.张婷(1973年生) 裘氏妇科第三代,副主任中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医学博士,裘氏妇科工作室现任负责人。1994—2000年曾跟随裘笑梅抄方坐诊,熟读中医经典,并得裘笑梅亲自教导,获益良多。2000—2003年师从著名妇科专家何嘉琳,后又跟随张萍青学习。兼任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名老中医经验与学术流派传承分会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分会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睡眠分会常委,中国性学会中西医结合生殖医学分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妇科专业委员会理事。在临床工作中秉承裘氏妇科学术思想,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中西互证,深有体悟。擅长治疗妇科各类疑难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异常子宫出血、盆腔炎性疾病、卵巢功能早衰、围绝经期综合征、不孕症、痤疮等,坚持临床、教学、科研结合,深受患者及学生喜爱。2014年至奥地利维也纳大学附属医院进修妇科内分泌疾病及腔镜手术。主编《浙江中医临床名家·裘笑梅》,副主编《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裘笑梅》,参编著作多部。

二、学术思想

裘氏妇科的学术思想,主要渊源于《黄帝内经·素问》,裘笑梅从《黄帝内经》《难经》《金匮要略》《伤寒论》等入门,循序渐进,博览名家著作,深刻吸取精髓,如《金匮要略》之妇人病三篇、巢氏《诸病源候论》、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妇人方治六卷、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薛立斋《薛氏医案》、傅青主《傅氏女科》、叶天士《叶天士女科全书》等。裘笑梅精读仲景原文及李杲、朱丹溪、刘完素、唐容川、陈修园诸家和近代名医著作,推究疾病之表里虚实、脉理之浮沉迟数、药性之寒热温平,精益求精。她一生孜孜以求,持之以恒,深思力索于四诊八纲、三部九候之中,融会剖析于五脏六腑、十二经络之间,勇于临床探索,善于独立思考,不拘一家一派之学说,虚心请益,兼取众长。其学术精华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重视调理脾胃,补养生化之源 裘笑梅在治疗如月经过多、月经先期、闭经、带下、先兆流产等辨证属脾胃失常的妇科疾病时,着重调养脾胃,并常与疏肝健脾、补脾养心、补脾益肾等其他治疗方法结合应用,兼顾全身,体现了中医注重整体的特点。遣方用药独具匠心,疗效卓著。对于危重患者,强调重视保护和扶持胃气。在应用滋阴养血方药时,适当佐以理气或助消化的药物,亦要防止寒凉太过,克伐胃气。对于慢性病的治疗,更须重视脾胃,因为久病多虚,通过调理脾胃,调动了机体内在的能动性,常可改善体质,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同时又为其他治疗方法的应用创造有利条件,促使疾病向好的方向转化。同样,对于疾病的恢复期,调理脾胃亦为重要的治疗方法,常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2.倡导治肝六法,充沛血海盈满 “肝为女子先天”,肝与妇女的生理、病理关系极为密切。由于肝藏血,全身各部化生的血液,除营养周身外,皆藏于肝,其余部分下注冲脉(血海);从经络循行来看,冲脉起于会阴,挟脐上行,而足厥阴经亦环阴器,行抵少腹,故与冲脉相连,肝血充足则血海满盈,月经能以时下。又因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肝气舒畅,血脉流通,则经血按期来潮。若肝的上述生理功能失常,在妇女可引起经、孕、产、育方面的多种病变。裘笑梅结合多年临床实践,总结出治肝六法:舒肝法、泻肝法、镇肝法、养肝法、滋肝法、温肝法。此外,尚有缓肝、搜肝、破肝等法。各法之间密切相关,如养肝与滋肝、滋肝与镇肝、舒肝与泻肝、温肝与舒肝等。她善于灵活配合,并潜心摸索,自创蒺麦散、牡蛎龙齿汤、生地龙牡汤等经验方,至今仍在临床广泛应用,造福了无数患者。

3.探究“先天之本”,推崇从肾论治 妇女的经、孕、产、育,皆与肾关系密切。肾藏精,为先天之本,冲任两脉隶属于肝、肾,冲为血海,任主胞胎,肾在妇女的生理、病理上有特殊的意义,妇科病的治疗也往往从肾论治。裘笑梅尤善于治疗不孕症、胎萎不长、习惯性流产、闭经等,自拟桂仙汤、裘氏异功保胎散临床应用多年,治疗了无数疑难杂症,可谓裘氏“从肾论治”的代表方。

4.归纳妇科血症,把握治疗关键 血证的范围较广,凡是血液不循常道而溢于脉外的出血性疾患都属之。妇科血证一般包括月经过多、崩漏、经行吐衄、经前便血以及恶露不绝等。此外,也包括瘀血证如痛经、闭经、产后血晕等。裘笑梅钻研历代医家关于血证的论述,将瘀血证的主要治法归纳为和气行血法、活血化瘀法、破血攻坚法三类,并指出和气行血法适用于瘀血轻证,或血虚瘀血,或其他病证兼有血瘀者,临床上常用于瘀阻而引起的痛经,经行涩少,或产后恶露不净诸症,常用方如佛手散、泽兰汤;活血化瘀法既能疏通血脉,又能消散瘀结,故适用于瘀血证较重、疼痛较剧者,临床多用于瘀结较甚的痛经、闭经、崩漏、产后恶露不下、产后血晕等,常用方有桃红四物汤、失笑散、震灵丹之类;破血攻坚法方药大多系虫类搜剔药,或为攻下逐瘀药,或为破气攻坚药,作用较为峻烈,有的具有毒性,一般适用于瘀血证较重,或瘀积较深,久痛入络,如癥积、干血痨等,临床应用时,当权衡标本缓急,可与其他活血化瘀药配合使用,或攻补兼施,亦可采用丸剂,以缓其性。瘀血证由于病位、病性、病期有差异,所以病情亦有轻重之不同,治疗当权衡标本缓急,因证而异。临床应用又可与行气法、补气法、补血法、温经法、软坚散结法、清热法、止血法、化湿法、利水法等综合应用。根据瘀血的兼症,分别施以相应的治疗方法。

此外,裘笑梅在综合前人经验和自身临床体会的基础上,归纳出妇科血证的六条治法:补气摄血法、清热凉血法、养血止血法、调气止血法、祛瘀止血法、温经止血法。实际应用时由于妇科血证的病因病机错综复杂,所以上述几种治法,往往相互配合应用,如补气与养血、滋阴与清热、止血与祛瘀等,不可截然分割。

三、膏方特色

裘氏膏方源于裘笑梅,顺应时代要求不断改进,至今经三代而日臻完善。早年裘笑梅用药精专,立起沉疴,对于一些慢性病而家境富裕患者,以膏滋药改进体质,去丝拔茧,以收全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膏方的需求范围也逐步扩大,裘氏二代、三代传人不再局限既往窠臼,膏方不仅只针对虚证,对虚实夹杂、虚少实多者都可应用,因而用药更趋灵活多变,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注重脏腑、气血、经络的联系及虚实寒热之兼顾,实证以消癥散积,虚证以补益扶正,补虚而不滋腻,攻实而不伤正。

1.秉常达变,病证合参 裘氏妇科临证注重“从肝、脾、肾立论,在动态中辨证”。裘笑梅探索妇科疾病机制,除奇经八脉之外,尤致力于研究妇女生理病理与肝、肾、脾三脏的关系,强调从肝、脾、肾立论,以进一步揭示机体内部的病理实质。她临诊时力求在动态中辨证施治,审因求本。开草药时如此,开膏方时亦如此,此乃“秉常”。但膏方又与寻常所开草药不同,因膏方所服周期较长,既需祛病,又需扶正,即注重体质寒热虚实之调摄,增强抗病能力,又需侧重患者本身的疾病,此乃“达变”。根据妇女一生中所处不同时期的生理特点,结合病、证,遣方用药时既注重辨证,又需对患者的疾病有全面的认知,即所谓“病证合参”。

2.把握关键,用药精专 裘笑梅在临床实践中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善于归纳总结,分析提高,把握治疗关键,再把实践上升为理论,以之指导临床,屡试不爽。裘氏强调治疗闭经,因证制宜,证治痛经,明辨虚实,证治崩漏,分清标本。她分析归纳盆腔炎性疾病的病机特点,指出需疏肝理气为先,总结产后病的治疗规律需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勿要自设窠臼。在开具膏方时,一样要本此原则,遣方用药才会有的放矢,同时不主张膏方用药面面俱到,就像开了中药铺。用药贵在精专,不仅适用于日常开方,同样是膏方所适用的原则。临证时注重药味的合理寒热搭配,阴阳的平衡消长,达到膏方虽大但精,虽全却专的不凡疗效。

3.擅用胶类,配伍有度 膏方依据患者体质及病情、经济状况的不同,巧用胶类,胶类间又讲究平衡搭配,做到量体裁衣,个性化定制。气血亏虚者阿胶养血,阴虚内热者龟甲胶滋阴潜阳,阳虚畏寒者鹿角胶温阳补肾益精,癥瘕患者加鳖甲胶养阴消癥,对实多虚少者用黄明胶,收膏调味用冰糖、黄酒,糖尿病患者用麦芽糖、木糖醇。此外,膏方药味不多,药量适中,组方用药讲究,配伍有度,既重点突出,又兼顾大局。药味既注重相须、相使增强疗效,又有相畏、相杀减轻毒副作用,改善患者服药后可能的腹胀腹泻、火热上炎等。组方特点:①以肝、脾、肾立论,不同生理时期用药侧重不同。青春期女性重在健脾益气,常用参、苓、术、草,佐以理气行滞之品,如砂仁、香附、川楝子、八月札等;育龄期女性重在疏肝养肝,常用柴胡疏肝散、一贯煎等方,辅以滋肾养阴血之品,如覆盆子、女贞子、枸杞子、续断、四物汤等,但因恐当归之燥热又配以黄芩、丹皮等养阴清热;围绝经期女性则重在温补肝肾,或补养脾肾,以桂仙汤、八珍汤等佐陈皮、青皮、郁金、蒲公英等疏肝理气,解郁清心之品。②注重调理脾胃,以防膏方之滋腻。因膏方中多参片、黄芪、山药、熟地黄、麦冬等药物,配以胶类,难免运化乏力,以致胃胀胃滞,消化吸收不佳,故常佐以砂仁、焦神曲、山楂、陈皮等醒脾行滞,调理气机。

4.融汇创新,与时俱进 裘笑梅常说,继承和发扬中医药学,要师古而不拘古,不囿于一得之见,不执于一家一言,应博采百家之长,融汇剖析,善于化裁,敢于创新。膏方也应随着时代变化而有不断变迁和创新,如一味沿袭古方,效果恐不如人意。如甘麦大枣汤乃南宋名医陈自明所创,对妇人脏躁对症施药即愈。今之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治疗中多袭用甘麦大枣汤,但由于天时地利之不同,许多病例疗效并不满意。裘笑梅在研究中医经典古籍基础上采众长,化古法,通过大量临床实践发现此类疾病阴虚肝旺为多见,应育阴平肝,潜阳安神,创拟二齿安神汤,旨在养心神,开心窍,镇惊安神,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改善机体内环境。在膏方中针对此类患者应用此方,无往而不利,疗效显著。其自创新方“裘氏异功保胎散”应用于复发性流产患者孕前的固本培元,“二藤汤”应用于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同样在膏方中也加减运用,有补、有清、有消。且注重膏方口感,常亲自参与熬膏,斟酌配方,广受患者称道。 TVGEjUZZ1hAuj0sSDmj0V31mS0VOkysy5CPgAX6rE6Q7JPSw/UiMJXa+D4L1TOK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