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公文的生命力

(代第四版自序)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精解与范例》自2012年首版以来,数次修订,坚持公文理论与公文实践相统一,展现出坚韧强大的生命力。

作为国家治理利益工具,公文之要,唯在得人适志。公文如人,秉其心志,也为人创造、传播、执行和服务,自有其全生命周期。公文全生命周期,是指由公文创造、公文传播、公文执行、公文服务的全过程、各环节构建的公文历史。公文的生命力是由公文创造力、公文传播力、公文执行力、公文服务力构建而成的公文历史的合力。

公文的生命力植根于人民。人民是公文生命力的源泉,人民赋予公文生命力。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公文才能永葆生命力。公文脱离人民,势必丧失其生命力。

公文的生命力源于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领导一切,其中一种非常重要而又基本的方式是:党团结带领人民将公文打造成为国家治理利益工具,并运用公文治国理政。党的领导赋予公文思想的、政治的、组织的力量,本质上代表了人民的力量。

公文的生命力在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守正创新。公文解放思想,须把握好政治立场坚定性和科学探索创新性的有机统一。公文实事求是,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来研究和解决问题。公文与时俱进,须立足中国实际和时代发展来进行理论创造和实践创新。公文求真务实,须聚焦党之所求、国之所需、民之所盼,忠诚、干净、担当,力戒空谈,崇尚实干。公文守正创新,须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本立道生,正道直行,将法治、德治、自治、民主治与科学治熔于一炉全面创新。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有公文的自觉。公文姓“公”不姓“私”。如果不能将公文打造成为国家治理利益的科学工具,不能运用公文工具治好国、理好政,而是让公文高高在上、自以为是、假公济私、私相授受,必然将党、人民、国家和民族置于极其危险的境地,削弱甚至丧失公文的生命力。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精解与范例》(第四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文学。明确了“对公文与人民利益关系的考察”这一新时代公文领域的永恒主题,深化了“公文是国家治理利益工具”这一新时代公文领域的总论点,提出了“研究公文就是研究运用公文治国理政”这一新时代公文领域的正确方向和中心任务,开辟了“运用公文治国理政就是将公文放到开放的国家治理场景中,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整体系统协同地进行公文业务、数据和技术的融合创新”这一新时代公文领域的先进技术路径。由此,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文学成为一门反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命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应用的科学。

新时代公文全生命周期的耕耘与收获成色如何,就让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去吧。 XHdRwNgKYFZh+umtkIQX8ksrNf6elWSYJQAqPf05zMo3YqLCned1Xe8F0S8TtpC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