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台梭利教育十分重视儿童“想做”以及“想完成”这样的自主性。他们并不是拼命完成被布置的任务,而是从自主选择出发,自然而然地沉浸其中。儿童在这段专注的时间里,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
亚马逊的创始人——杰夫·贝索斯是蒙台梭利小学的毕业生。他说自己埋头工作的时候完全注意不到其他的事情。贝索斯的班主任说,由于贝索斯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以至于换座位时,都是将他连同椅子一起挪动。
显然,这是一种“由强烈的内在动机驱使,全神贯注地解决问题”的状态。在心理学领域,这种状态被称为“心流体验”。
正如“狗急跳墙、人急悬梁”所说的一样,人在全神贯注时,可以发挥出平时所看不到的强大力量。当生命受到威胁,或是具备特定条件时,我们的身体里就会爆发出不可思议的力量,进而创造奇迹。这种力量潜藏在我们的身体之中,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却极少能达到如此高度专注的状态。
然而, 即使不在紧急情况之下,只要我们平时能将全部的精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这种专注力便会成为非常重要的技能。 那些在儿童时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剪布、缝补、排列小石子等“工作”中的儿童,长大后在学习、运动、经商等需要高度专注的领域,往往能够做到心无旁骛。而他们在各个领域都能脱颖而出的秘诀,或许正是源于这种从小就培养出的专注力。
反之,如果家长和老师强迫儿童去学习或者参加兴趣班,由于这并不是他们自愿参加的,以至于他们难以发现其中的乐趣,也就无法集中注意力,最终只会白白浪费宝贵的成长机会。
实际上,接受过蒙台梭利教育的儿童会在之后的日子里发挥出令他们父母惊讶的自律性和专注力,并茁壮成长。在日本蒙台梭利教育第一人——相良敦子女士的著作《接受蒙台梭利教育的儿童们:幼儿的经验与大脑》中,总结了接受过蒙台梭利教育的儿童所发生的变化。例如,从这些儿童的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以下特点。
自主地进行学习或者运动。 即使父母没有要求他们去做,他们也倾向于自己主动去参与某项活动。当因社团活动或其他活动过于繁忙而没有充足的学习时间时,他们会发挥自己的专注力,以求在学业与课外活动之间取得平衡。
自己制定目标、自己制订计划并执行。 他们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制定升学或者找工作的目标,收集相关信息。如果实力和目标有差距,就制订计划去弥补不足,并脚踏实地地去努力。
不受环境影响。 他们能够坚持自己的想法,不会被环境所左右。
沉着冷静、逻辑性强。 他们不会感情用事,总能保持冷静,倾向于进行逻辑思考。同时,他们富有创造力,不仅能够自己创造新事物,还会为解决问题坚持不懈地探索创新之道。
这不正是我们所说的“别人家的孩子”吗?而这些特点也是 金字塔尖1%的成功者们所共同具备的素养 。对于凭借自己的创意获得成功的企业家、打破传统观念的艺术家、需要不断努力的职业运动员来说,这些素养是迈向成功所不可或缺的因素。
在社会上生存,需要逻辑能力、创新能力、数学能力等各种各样的专业能力。然而, 在所有的能力中,如果问我最为核心的能力组合是什么,我会笃定地回答是自律与专注。 对于每个人来说,这两种能力都是打开成功之门的关键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