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过这些手工作业,儿童究竟会收获什么呢?我认为,他们主要会收获三样东西。
第一,获得大脑发育所需的刺激。 众所周知,四肢和指尖的精细动作与脑神经的发育密切相关。在哈佛大学教授阿尔瓦罗·帕斯夸尔–利昂(Alvaro Pascual-Leone)开展的一项实验中,被试先学习简单的钢琴曲,并进行了一整周的扎实练习,随后,帕斯夸尔–利昂教授对他们的大脑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与指尖相关联的大脑区域显著增大 。
特别是在幼儿期这个阶段,让孩子们多使用五种感觉器官来活动身体,能够促进他们大脑的发育。而这也是玩具反斗城(全球最大的玩具及婴幼儿用品零售商)摆放着大量需要用到手指的益智玩具的原因。
蒙台梭利教育法尤其提倡儿童开展需要用到手指的工作。但是,这些工作并不是像弹奏钢琴这样高级别的工作,而是折、贴、剪、缝等相对基础的工作。
在尝试充分理解三维空间的过程中,将指尖活动与多个动作相结合的体验,能为大脑带来电视和网络等二维空间的学习无法给予的刺激。
如今,越来越多的家庭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们配备了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虽然让孩子在这些电子设备上看视频、玩益智小游戏等并非坏事,但是,仅凭在平面空间中单纯的手部动作(滑动或缩放等),是无法向至关重要的幼年期的大脑提供足够的刺激的。
平时喜欢玩平板电脑的孩子,在想要挪动真正的积木时,竟下意识地像滑动平板电脑屏幕那样,在积木前滑动手指。听到这样的事,实在让人哭笑不得。由此可见,在现实中学习复杂的手部动作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通过工作获得逻辑思维。 时至今日,仍有部分商业人士认为逻辑思维是一种特别的技术或能力,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逻辑思维的基础是按照一定的秩序来整理事物,即使面对复杂的问题也能进行分解并找出原因的能力。是一种通过对繁杂、碎片化的信息进行取舍和归纳,把问题简单化的能力。这种能力并不是成年后才能获得的特殊的思考技巧,而是孩子通过游戏就能够掌握的能力。
在蒙台梭利教育中,孩子们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工作”,逐步培养逻辑思维和数学意识。例如,他们会细致地将物体按大小和种类分类,专注收集同类物品,还会通过比较物体的大小、长度,把不同物品组合成新的整体。这些活动不仅富有教育意义,还 涵盖了“分解”“分类”“比较”“整合”等关键的逻辑思维要素, 为孩子们的数学思维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获得自律和专注的能力。 这正是本书的主题,我认为这也是将蒙台梭利教育的效果发挥到最大化的关键所在。
如前所述,蒙台梭利教育给予儿童的成长机会,体现在三个递进环节:首先鼓励儿童自主选择想做的“工作”,其次引导他们沉浸在这份“工作”中,最后支持他们把“工作”做到自己感到满意为止。这也是 自主选择、专注投入、坚持到底的 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培养的“自律”和“专注”的能力,与日后的成功密切相关。
无论未来选择什么样的道路,这些儿童比竞争对手更容易获得成功的秘诀,恰恰就在于这项能力。
那么自律和专注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让我们来看一看蒙台梭利教育所带来的影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