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正生活在一个人人皆可创作的时代。短视频的蓬勃发展,让视觉表达深度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普通人得以通过镜头轻松记录生活、传递个人见解、释放创作潜能。然而,创作热情与技术门槛之间,始终存在着难以忽视的落差。那些鲜活的灵感、那些绝妙的创意、那些动人的故事,往往被复杂的操作界面、繁复的流程或者素材的匮乏所阻碍。剪映的出现,正在悄然弥合这道鸿沟。它极大地降低了专业视频制作的门槛,重塑了剪辑工作流程,同时通过AI赋能,为创意表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
作为一名有着十余年影视剪辑教学和实战经验的教育从业者,笔者经历了数字非线性编辑的技术变迁,对剪映带来的改变深有感触。本书凝聚了笔者对传统剪辑逻辑与新兴工具的深度思考:既要解答如何利用剪映高效、便捷地实现专业效果,更要探讨在AI时代如何守护创意的核心价值。
正是这些观察和思考,促使笔者编写了本书。笔者希望:
● 帮助 新手用户 快速掌握剪映的核心功能,跨过技术门槛,自信地开始创作之旅;
● 帮助 有一定经验的用户 理解剪映独特的设计理念和高效工作流,解锁进阶技巧,提升作品质感;
● 帮助 所有创作者 理解并善用AI等新技术,让工具真正为创意赋能,释放更大的创作潜能。
本书结构清晰,由浅入深,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旨在为不同基础的读者提供系统、实用的剪映操作指南,其主要特色体现在以下方面。
1. 四大维度,纵向进阶
本书共14章,采用循序渐进的模块化设计,旨在引导读者从基础操作走向创意实践,最终掌握AI赋能的完整工作流。
● 快速入门指南维度: 为零基础读者设计,提供剪映软件和短视频创作的概览性介绍,帮助读者建立基础认知,感受到剪辑的乐趣。
● 基础功能纵览维度: 详细拆解剪映的基础功能和操作,引导读者系统学习剪辑基础知识,完成简单视频的制作。
● 创意技法赋能维度: 梳理时下短视频流行技法,结合剪映进阶工具,帮助读者充分利用工具实现创意,为创作赋能。
● AI技术赋能维度: 借助剪映的AI功能,以及与DeepSeek、即梦等其他AI工具联动,提升创作效率,帮助读者解决如何持续高效产出优质内容的问题。
2. 横向贯通,知识拓展
为了确保学习的深度和应用的广度,大部分章节采用了“基础操作+实操案例+剪映AI工具+知识拓展”的结构设计。
● 实操案例: 书中包含大量来源于创作实践的精选案例,比如“修复废弃素材”“主播AI换脸”“口播智能剪辑”“希区柯克变焦”等,配有具体的操作指导,引导读者动手实践,确保学以致用。
● 剪映AI工具: 设置独立小节分析本章内容中可以应用的剪映内置AI工具,让读者在掌握基础剪辑操作的同时,自然理解如何用AI工具提升实际的工作效率。
● 知识拓展: 包含技巧提示、相关背景知识、常见问题解答等,拓宽读者视野。
3. 双平台覆盖,适配多元需求
本书以剪映移动版(App)的核心功能讲解为主线,确保手机用户能够快速掌握日常剪辑技巧。同时,每章特设独立小节集中剖析剪映专业版(桌面软件)在相同场景下的进阶操作与差异点。
4. AI深度整合,提升创作效率
本书不仅讲解剪映内置AI功能,更关注从素材准备、编辑制作到成品输出的各个环节中,如何有效整合剪映自身的AI功能及其他AI工具,形成高效的工作流程。
本书写作过程中,融入了笔者多年的教学及实践经验,更多的是得到了许多帮助和鼓励:感谢本书的责任编辑吴晋瑜老师和特邀策划王峰松老师,你们的支持与鼓励推动了本书的顺利付梓;感谢朱则铭、徐智帮助制作了许多优秀的案例,成为本书的一大亮点;蔡乐、罗好、王茜等对本书的插图绘制亦有贡献,特此表达衷心感谢。
由于笔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指正。
最后,衷心希望这本书能得到您的青睐,成为一本架起桥梁的书——连接创意与技术,连接过去与未来,帮助每个人在这个视觉表达的时代,更好地讲出自己的故事。
黄临川
202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