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6 数据通信的标准化组织

数据通信产业有两个非常知名的标准化组织—IETF和IEEE。IETF发布了一系列征求意见稿(Request for Comments,RFC),主要覆盖数据通信的控制平面和转发平面,定义IP、MPLS等各种协议和特性,是网络工程师和开发者开展工作的重要参考资料。IEEE802委员会制定的802标准族主要覆盖数据通信的物理平面,定义数据通信的物理接口标准,例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5标准、Wi-Fi 6标准、GE接口标准、10GE接口标准等。这两个标准化组织和数据通信设备的关系如图1-19所示。

图1-19 标准化组织IETF和IEEE与数据通信设备的关系

数据通信产业在设备级和更上层的网络级没有标准定义,需要厂家用IETF RFC定义的各种技术进行组合,实现相应的设备功能和网络功能。由于企业的网络技术方案需要面对大量不同的行业,并进行一定的场景化适配,而解决同一个问题往往会有多种方法,不同厂家对于同一个协议的实现可以不一样,因此经常会形成多套事实标准。

1.IETF RFC

数据通信产业最主要的标准化组织之一是IETF,该组织创始于1986年,主要负责互联网相关技术规范的研发和制定。几乎超过80%的互联网技术标准都是由IETF制定的,包括TCP/IP、IPv6、路由协议、文件传送协议(File Transfer Protocol,FTP)等。IETF的使命是通过发布高质量的技术文档影响人们设计、运行、使用和管理互联网的方式,使互联网更好地运作。IETF遵守如下原则。

● 过程开放:任何感兴趣的人都可以参与IETF的工作,了解决策过程,对某个问题表达意见。IETF也尽可能让文件、电子邮件讨论组、参与者名单和会议记录在互联网上公开。

● 技术主导:IETF发布的文档基于对于技术的理解。IETF倾听来自技术人员的意见,文档具有可以直接进行工程实施的质量。

● 志愿者为核心:人们加入IETF的目的是他们想要提供帮助,以实现IETF“让互联网更好地运行”的使命。

● 只相信大致共识和可以运行的代码:IETF在制定标准时,是根据且仅根据IETF参与者的大致共识,以及可以运行的代码来决定。这也是IETF名言“我们不相信国王,我们不相信总统,我们不相信选举,我们相信的是大致共识和可以运行的代码(We reject:kings,presidents and voting.We believe in:rough consensus and running code)”的由来。

● 权责一致:当IETF获得某个协议所有权时,也对该协议的方方面面负责。

IETF完全是自下而上的结构,参加者多数是工作在第一线、有丰富的网络设备研发或网络运维管理经验的工程师。因此,IETF的文档较少官僚气息和空话,强调的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IETF不把自己输出的技术方案文档称为标准,而是以“RFC”的形式发表。Engineering是每篇RFC的主题。每篇RFC都聚焦一个技术点,解决一个小问题,因此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IETF的工作组会议和邮件讨论组可能是世界上最具学术氛围和民主氛围的团体之一,他们每天都进行技术讨论。RFC的产生需要经历图1-20所示的3个阶段。首先在已有的工作组内提交个人文稿(Individual Draft),也被称为Internet Draft。任何人均可以提交个人文稿,而且任何人都可以对文稿进行评价,哪怕文稿的提出人是权威人士。个人文稿提交后需要经过多次讨论、沟通,最终被工作组接纳,形成工作组文稿(WG Draft)。工作组对工作组文稿进行多次讨论、修改,达成共识后发起工作组Last Call(将最终草案提交给全体成员进行评论,通常持续两周时间),并提交给因特网工程指导组(Internet Engineering Steering Group,IESG)。IESG评估并发起IETF范围内的Last Call,达成共识后由RFC Editor负责编辑、出版,最终发布成为正式的RFC。

图1-20 IETF RFC形成的3个阶段

2.IEEE 802委员会

IEEE 802标准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彼时计算机网络正处于起步阶段,不同厂商开发的网络设备和协议五花八门,彼此不兼容,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不便。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确保不同设备之间可以顺利通信,IEEE决定成立一个专门的委员会来制定统一的标准。

1980年2月,IEEE 802委员会正式成立,初衷是为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和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制定标准,以便不同厂商的设备能够在同一个网络中无缝协作。该委员会由一群计算机科学家和工程师组成,他们意识到只有统一标准,才能推动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普及。之后他们制定的一系列标准被称为IEEE 802标准族。

IEEE 802标准族中最著名的当数IEEE 802.3,即以太网标准。该标准于1983年正式发布,规定了以太网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使得以太网成为全球应用最广泛的局域网技术。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对无线网络的需求日益增长。1997年,IEEE发布了第一个无线局域网(WLAN)标准,即IEEE 802.11,这一标准为无线设备的通信奠定了理论基础。随着技术的进步,IEEE 802.11标准不断演变,如今的Wi-Fi 7(802.11be)能够支持高达23 Gbit/s传输速率(最初仅支持2 Mbit/s传输速率)。

随后,IEEE 802标准族不断扩展,以应对不同的网络需求。除了以太网和无线局域网的标准,IEEE 802委员会还制定了多种标准,以下列举部分常用标准。

● IEEE 802.15:针对个人区域网络(Personal Area Network,PAN),包括蓝牙技术。

● IEEE 802.16:用于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World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提供广域覆盖。

● IEEE 802.17:定义了弹性分组环(Resilient Packet Ring,RPR),用于光纤环网。

● IEEE 802.19:负责无线共存的频谱管理。

从1980年至今,IEEE 802标准族在推动全球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每隔几年,IEEE 802委员会都会根据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对现有标准进行修订和更新,以确保它们能够满足最新的应用场景。例如,随着物联网的发展,IEEE 802委员会不断调整标准,以支持更多的设备互联和更复杂的网络环境。

IEEE 802标准族不仅解决了早期网络设备不兼容的问题,还通过不断创新和优化,提升了网络的性能和可靠性。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IEEE 802标准族将继续演进,保持其在网络通信领域的核心地位。 wiH7L+X4CALt37JBs0pkgbY1lMf1MN4nf41Dy6Ikh1mPNqw3KWFJAcpt51APF9m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