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务分析
要认知直播电商,并进行相关实践活动,需要完成以下内容的学习。
1.熟悉直播电商岗位设置与能力要求。
2.辨析直播电商产业链构成。
【知识储备】
直播电商作为一种结合直播技术与电商平台的新兴销售模式,迅速崛起并成为零售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播电商领域一般设有主播、助播、运营、场控、策划、技术支持等岗位,具体岗位职责与能力要求如表1-2所示。
表1-2 直播电商常见岗位及其职责与能力要求
(续表)
直播电商产业链主要由供应端、直播平台、多频道网络(Multi-Channel Network,MCN)机构与主播、客户端四个部分构成。
供应端是整个直播电商产业链的起点,主要负责提供产品和服务。它涵盖了品牌商、生产商、经销商等各类商家。这些供应端商家通过直播平台将自己的产品推向消费者,借助直播的形式进行产品展示和销售。
直播平台是连接供应端和客户端的桥梁,为直播带货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交易场所。直播平台一方面吸引供应端商家入驻,提供丰富的产品资源;另一方面吸引消费者,通过直播、推荐等方式引导消费者购物。典型的直播平台有淘宝直播、抖音直播等。
MCN机构是连接主播和直播平台的中介组织,为主播提供专业的培训、管理和运营支持。主播是直播电商的核心人物,通过自己的个人魅力和专业能力吸引消费者,进行产品推广和销售。
客户端即消费者端,是直播电商产业链的终端。消费者不仅是产品的购买者,也是直播的参与者和内容的传播者。通过观看直播,消费者可以获得直观的产品信息和使用体验,从而做出购买决策。此外,消费者的反馈和评价对供应端和直播平台的产品和服务改进起到重要作用。
直播电商产业链的各个构成部分相互依存,共同推动了这一新兴行业的发展。供应端提供优质产品,直播平台提供技术支持和流量,MCN机构与主播提升直播效果,消费者则是最终购买者。通过有效的协作,各方能够实现共赢,推动直播电商的持续发展。
法制小课堂
第七条 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应当落实主体责任,配备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专业人员,健全信息审核、信息安全管理、值班巡查、应急处置、技术保障等制度。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直播服务的,应当设立总编辑。
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直播内容审核平台,根据互联网直播的内容类别、用户规模等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对图文、视频、音频等直播内容加注或播报平台标识信息,对互联网新闻信息直播及其互动内容实施先审后发管理。
第八条 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应当具备与其服务相适应的技术条件,应当具备即时阻断互联网直播的技术能力,技术方案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任务实施】
本任务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借助招聘网站展开调研,探究 AI 如何重塑直播电商岗位。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1:组建调研小组。
组成4~6人的小组,明确每位成员的分工(如组长、记录员、调研员、分析员等)。
步骤2:收集传统直播岗位资料。
调研员通过广泛查阅专业教材、权威行业报告、新闻资讯及向资深行业人士请教等方式,全面收集传统直播岗位(如主播、助播、运营、场控、策划、技术支持等)的岗位架构、工作职责、能力要求等基础资料,完成表1-3的填写。
表1-3 传统直播岗位工作职责及能力要求记录表
步骤3:查找当下AI直播岗位信息。
登录智联招聘、BOSS直聘等招聘平台,通过搜索“AI直播电商主播”“AI直播运营”等关键词,如图1-1所示,搜集最新的岗位信息。在信息采集过程中,应特别关注岗位名称、岗位对AI技能的具体要求及AI工具的应用场景等关键信息,图1-2所示为某企业关于“AI直播间运营专员”的招聘信息。信息采集完成后,对数据进行系统的整理,并据此完成表1-4的填写。
图1-1 搜索“AI直播运营”相关岗位招聘信息
图1-2 某企业关于“AI直播间运营专员”的招聘信息
表1-4 当下AI直播岗位工作职责及能力要求记录表
步骤4:撰写对比结果说明。
小组成员共同研讨收集到的信息,可以从岗位名称与工作职责演变、工作能力要求差异、工作流程变革等维度进行对比,说明传统直播岗位与当下 AI 直播岗位的差异点和共同点;此外,深入分析这些变化背后的AI技术驱动因素,并对未来AI持续赋能直播岗位进行展望。完成后,撰写对比结果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