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七、智勇双全斗恶匪

口述人:李振甲

个人简介:李振甲,1937年出生,大营镇玉陈村人。

采访:刘瑞朝 代丽

摄影记者:马绍坤

【1】奉调来大营开展剿匪工作

新中国成立前的大营区,位于尉氏县西部沙区的尉氏、中牟、洧川三县的交界处,是豫东匪首曹十一的祖籍地。土匪们勾结官府和土豪,兵匪一家,民无宁日。

刘邓大军挺进中原后,在1948年曾进行过一次剿匪战。虽然当时消灭了大部分反动势力,可是长期盘踞大营的匪首黄老三,因为外逃,没有被缉拿归案。大军南下后,黄老三卷土重来。共产党为巩固解放战争的胜利成果,决定开展剿匪反霸工作。

1948年8月,焦裕禄来大营区做副区长,领导和负责剿匪工作。根据当时县委进一步发动群众、加速瓦解分化敌人队伍、严惩匪首黄老三的指示精神,开展剿匪反霸斗争。

焦裕禄遵循县委指示精神,结合大营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发动群众和对敌斗争工作同时展开的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案。

发动群众工作,焦区长采取了“以点带面,层层扩展,面面俱到,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全民参与”的做法。他深入群众,走访调研,在群众中发现苦大仇深和深受土匪祸害的人家,将其培养为积极分子和骨干力量,又以自己的血泪家史激发他们的斗志。在这之后,焦区长依靠这股力量,全面开展对敌斗争工作。他们的日常工作包括排查敌情、收集和传递信息、监视敌人、揭发敌人的罪行等。

对敌斗争工作,焦区长遵循了“挽救多数,孤立少数,严惩首恶,予以分化瓦解”的原则,采取了“全民参与、利用矛盾、步步深入、各个击破”的具体措施;在发动群众的同时,由群众与可挽救的对象及其家属交朋友,为他们摆事实、讲政策、指出路。同时,焦裕禄还向全社会发布公开信,促使这类人自首、缴械,揭发同伙的罪行,戴罪立功,以激化敌人之间的矛盾。

【2】焦裕禄智剿土匪

焦裕禄在大营区开展剿匪反霸工作,并不是和土匪恶霸们硬碰硬,而是在充分发动群众的基础上,很有谋略、很有计划地去一步步分化瓦解土匪的势力,从而达到孤立匪首黄老三的目的。

焦裕禄在群众中广泛宣传党的“坦白从宽、抗拒从严、首恶必办、协同不问”政策,在强大的宣传攻势下,有很多小土匪主动选择弃暗投明。焦区长不但不让带走他们,还很好地安抚他们,让他们在家里恢复生产。

那时候,我本家的一个大爷(当地对大伯的称呼)是村里的农会会长,他也是我们村的第一任农会会长。他平时和焦裕禄共事,两个人接触得也比较多。焦裕禄搞剿匪反霸工作,靠的是智谋。他来到大营区后,很快就摸清了土匪恶霸的情况,和梁家村一个小名叫作“镰把儿”的人拜了把子。“镰把儿”是外号,大名叫作梁长运,他曾经给黄老三扛过枪。在区政府召开的潜逃地主、反革命和土匪的家属会上,“镰把儿”现身说法,让更多土匪主动投了案。他还把土匪恶霸的名单交给了焦裕禄,焦裕禄就按照名单上的名字捉拿土匪。“镰把儿”因为立了大功,后来就免于被人民政府枪毙。

我大爷曾告诉我,焦裕禄每开完一次会,布置完下一步的任务,就要立即转移到另外一个地方。有时候就连他这个农会会长,也不知道焦裕禄他们转移到什么地方去了。这也能看出来焦区长行事缜密,为了提防坏人告密、土匪搞破坏,就隐藏自己的行踪,让土匪们无从着手,无法得逞。

那时候我们这个地方很乱,土匪恶霸可谓是无恶不作。我家后面就住着一个土匪,叫李某斌,他和村里的另外一个土匪闹了矛盾。有一天晚上,那个土匪就把李某斌打死在我家门口。那天晚上,听到外面有动静,我爷爷和我叔就拿着刀站到门后面。我们很担心,全身在发抖,生怕土匪打死李某斌后,闯进我家里来。我家里养的有牛,真担心土匪进来把牛给牵走了。等了好大一会儿,外面彻底没了动静,我们就到大街上去,看到李某斌被当街打死,死得很惨,这个生前作威作福的人,有这样一个下场,也是他自作自受。那个打死他的土匪,早已不见了踪影。这是坏蛋与坏蛋之间的“狗咬狗”,一个土匪碍了另一个土匪的眼,就要想法收拾掉对方。

在我们村南地,当时有一个叫杨永赵(音)的。花生成熟时节,一天晚上他在地里看花生呢,突然就被几个坏人按着头,打死了。那个时代真是太乱了。杨永赵的媳妇可惨了,被坏人拉到南门外东边——那时的学校后面,糟蹋了她,最后还把她给害了。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焦区长带着大家伙剿匪反霸。毫不夸张地说,焦区长当时可真是提着头在做事呢!有一天晚上,有报信的人过来说,曹十一要来村里了,要来打区队。焦区长就立即带着十几个人连夜转移,保存剿匪反霸的有生力量。转移到了哪里?——就在我们村的坟里,他们在坟里躲了一晚上,你想想,那能睡得踏实?能睡得安稳?但焦区长从来没有怨言,他是真心为老百姓着想的,想着尽早把土匪恶霸消灭干净,让老百姓过上安安心心、踏踏实实的生活。

【3】校长开会,通报黄老三被抓住了

现在想起来,焦区长那时候很会用人。他平时用的那些人,像陈青山、马振营,他们都是识字的人,都是过去上过学的村里的文化人,既能够读书识字,很快地领悟党的政策,又能够将党的政策传达给下面的群众。也正是有了这样的干部队伍,剿匪反霸工作才得以顺利开展。

焦区长不仅会用人,还会推荐年轻人:让年轻人到外面进修发展,加入革命队伍。那时候,我们村年轻一点儿的,上过学的,都被焦裕禄动员起来。有的就被送到鄢陵干校参加培训了,一部分人后来就到省里工作,有的到地区工作,后来成为国家干部,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中。

我们这儿的陈连青(音)家,原来是地主。陈连青参加革命,摆脱了家庭的阶级束缚。焦裕禄就动员陈连青的兄弟,让他去参加鄢陵干校的培训。我所了解的情况是,后来陈连青和他兄弟又去当了兵,被分配到甘肃省武威市工作。

我们村至少有十来个人都被推荐去鄢陵干校了,有男的,也有女的。那时候陈留也有一个干校,培养干部的,焦裕禄也推荐了一部分年轻人去陈留干校。

我们村有两个人被焦裕禄推荐去参加革命,一个是李富山,一个是李俊德。他们都是读了几天私塾的人,也都认识字,有点儿文化。

那时候,我在大营小学上四年级,学校离玉陈村有六七里地。白天,我们就去那儿上学,到了晚上,再步行回家睡觉。有一天一大早,我们的校长把一到五年级的100多个学生全部集中到操场上,告诉我们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他说,黄老三终于被焦区长抓获了。

那时候天已经不冷了,我们身上都穿着单衣。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校长那天早上说的话,记得当时听到这个消息时激动得难以抑制的心情。

下面是校长那天早上说的话,我到现在甚至仍然能够背下来:

“报告同学们一个好消息!昨天晚上,咱尉氏县大营的黄老三,大土匪头子,被我们共产党工作人员给逮着了。咱们区长通过和他拜把子、交朋友,把他逮着了。昨天晚上,他被吊在咱学校的梧桐树上,咱大营农会会长李明,问他一句,打他一下。李明说,你还能作恶吗?你再不能作恶了吧?你作恶到头了吧?要不是共产党来,你还在作威作福呢!你罪有应得,你的花天酒地的生活到头了,人民该审判你了!……”

后来开批斗会的时候,大营小学组织了一些学生参加,我也是其中的一员。焦裕禄在台子上讲话,讲得可好了,感觉句句都说在了穷人的心坎里。我远远地就看到俺爷李广有,正拿着长杆烟袋打黄老三的头呢!俺爷恨死黄老三了!俺爷原来养了一头大种牛,就是那种给母牛配种的牛,他经常带着牛游乡,给别人的牛配种,人家给点料钱就行了。但黄老三看中了俺爷养的这头牛,强行把牛给拉走了,啥也没给俺爷。俺爷拿着长杆烟袋,还想去敲黄老三呢,就被两边的人给拦住了。

我还看见两个女的,大概是中年妇女吧,她们也和黄老三有着天大的仇恨,从怀里掏出剪子,要去扎黄老三的头呢!两边的保卫人员及时把她们给拦住了,焦区长也劝她们。过了一会儿,公审完了,黄老三就被枪毙在了批斗会现场。

【4】贫下中农有自己的土地了

1950年6月30日,毛泽东主席发布实施土地改革法的命令,号召团结全国人民有秩序地实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剥削制度。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一场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土地改革运动,在新解放区有领导、有步骤、分阶段地展开了。尉氏县的土改工作分三批进行,第一批便是大桥区的全部乡村和大营区的重点乡。

焦裕禄在大营区开展剿匪反霸,打土豪,斗地主,分田地,我们老百姓也翻身得到了解放。那时候,贫苦大众家里都没有土地。我们那儿属于尉氏县的沙区,高岗沙岭比较多,适合种果子树。全村种了1000多亩的果子树,都是在岗上岭上。我大爷家种的是李子树,结的果子是全村最大的,一棵李子树能打几百斤的果子。我家在沙岗上种的也是李子树,种了有五六亩,种得很稠,希望能多打点儿果子。李子树下面,每年试着犁一犁,种点儿豇豆和花生。

我们有的基本都是这种土地。那种好土地,都让地主霸占了。等岗上的果子熟了,就担着去集市上卖,有时也以物换物,换一些日用品。

我们那儿最大的恶霸地主是陈万岁。他弟兄三个,另外两个是陈万青、陈万善。你听他们的名字都很善良,实际上他们一点儿也不善良,都想长长久久地霸占村里的产业。陈万岁是掌柜的,家里有四五十口人,住在并排的3个大院子里。他要是看上哪家的地了,就摆上一桌,弄点儿小恩小惠,让户主把地转让给他。户主同意了则罢,户主若是不同意,他就会使强用狠,给很少的钱,把地给抢过来。村里的红白喜事,也都是要经他的手,离了他就没法办,办不成。他就是这么一个霸道的人。

依据中央精神,结合当时土改现状和需要,将农村阶级划分成“地主”“富农”“中农”“贫农”“工人(雇农属工人)”等。阶级成分划分不清楚,土地改革就没法推进,为此,焦裕禄做了很多工作。那时候,焦裕禄组织建立的农会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他们做了一大堆工作,不仅把五个农村的阶级都划清了,还公平地判定地主的类别,将地主分为扫地出门地主、不该扫地出门地主,从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既做到了处置那些欺压百姓的地主,又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秉性良善的地主的权利。

啥是扫地出门地主?就是作恶多端的地主。对于这些地主,不仅要枪毙,还要把他们的家产全部分掉。不该扫地出门地主,就是好地主,子女有参加革命的,就让他们还住原来的宅子,土地分给贫下中农。就连农民,也划成分,谁是富农,谁是中农,谁是贫农,谁是贫下中农;哪些农民该分土地,分多少土地,都是经过很长时间的研究才做出的慎重的决定。

这样一来,土地改革在我们村很有序地展开了,村里很多人结束了没有土地的生活,真正翻身做了主人。 xSdl87QewsNytvttNTAoyfJXKzDnBHA7vSbTmpRx/FZ2VijBlFIw7NID+2o8Ssv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