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坐着,躺着,各有千秋

甲骨文中,有很多关于坐着和躺着的字形。

“坐”的甲骨文写作 ,像是一个人 跪坐在垫子或者席子 上,造字本义是跪坐。古代没有凳子,人们都是盘腿跪坐在席子上,成语“席地而坐”因此而来。

,这个跪坐在地上的人形是“令”的甲骨文,用突出的头部强调恭顺,造字本义是发号施令。发号施令时所用的箭叫“令箭”,也叫“令旗”。人们用“拿着鸡毛当令箭”来比喻小题大做或是假传命令。

“巴”的甲骨文 强调了一个有着长长手臂的人,表示善于攀爬的长臂人。造字本义指远古时代生活在丛林中,手大臂长、善于攀爬的山民。当代考古学家在陕西商南县发现金丝峡谷的木崖村依旧生活着长臂山民。

再来看甲骨文 ,是一个蹲跪着的人 擎着火炬 ,这个字是“光”,造字本义是光亮,明亮。天上的“日、月、星”被称作三光。

,两个人相向而坐,张着嘴巴,中间还放着食物,这便是“乡”的甲骨文,造字本义是一起吃饭。篆文 误将两个 (人)写成两个 (邑)。简化后,只保留了字形的一部分,写作“乡”。现在,“乡”大多指家乡。

一个人坐累了,会想要躺下来休息,这便是 ,“因”的甲骨文,字形像一个人 躺卧在席垫 上。造字本义是坐垫、车垫,这个含义后来写作“茵”。“因”引申为原因。

“病”的甲骨文写作 ,字形表示一个人 躺在床上 大汗淋漓 。是不是很像我们发烧生病的样子?篆文 变形较大,加入 表示读音。简化后,把 写成疒,便有了今天的字形“病”。

今天,我们总是把“疾病”放在一起使用。但是在古代,“疾”和“病”是不一样的。“疾”的程度较轻,“病”的程度较重。

成语故事

如坐春风

北宋年间,程颢和弟弟程颐都是有名的大学问家,同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被称为“二程”。

有一次,程颢在汝州讲学,很多人慕名而来。朱光庭也来了。朱光庭是当世神童,十岁就能吟诗写文章,名气很大。程颢在这里讲了一个多月,朱光庭就听了一个多月,听得如痴如醉,直到程颢结束讲学,他才回家。

回家后,朱光庭逢人就夸奖程颢讲学的精妙:“我就像是在春风中坐了一个月呀!”

成语“如坐春风”便出自这个故事,意思是像坐在春风中一样,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 v9sf8WEGlIWqnOQ6NFmbeAyNGKHXlXe5vvA1bZ96WXODAqF1TFpMDGqZYdZQy0D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