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字中,一是一横“一”,二是两横“二”,三是三横“三”。貌似从“四”字开始,汉字就不是这样的规律了。“四”的甲骨文字形是
,横置四枚算筹形,造字本义是数目四。
后来,因横数太多不好看,便借用同音的“四”代替“
”,金文写作
,或者
,像是两条鼻涕从鼻孔流下的形状。篆文写作
,就更加形象了。再后来,人们给“四”加“水”,另造“泗”字来表示鼻涕。
“五”的甲骨文字形写作
,
表示物体的交叉、交汇,
表示在天地之间。造字本义是数目五。
“五”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很多古代文化常识都和“五”有关。我们通常说的五行是金、木、水、火、土,五味是酸、甜、苦、辣、咸,五色是青、赤、黄、白、黑,五脏是心、肝、脾、肺、肾,五音是宫、商、角、徵、羽。
“六”的甲骨文写作
,字形像是结构简易的茅草房,造字本义指草舍。后来,这个含义被人们写作“庐”。
有个人养了很多猴子,大家都叫他狙公。狙,古书上的一种猴子。
狙公很懂得猴子的心理,猴子也能够听懂他的话,他们相处得很融洽。有一年闹饥荒,狙公不得不缩减给猴子的食粮,但他怕猴子们不高兴,就先和猴子们商量:“从明天开始,我每天早上给你们三颗橡子,晚上再给你们四颗,好吗?”
猴子们听说食粮减少,都龇牙咧嘴,非常生气。狙公马上改口:“那我每天早上给你们四颗,晚上再给你们三颗,够吃了吧!”早上从三颗变成了四颗,猴子们以为食粮增加了,都高兴起来,不再闹了。
这个寓言故事记载在《庄子》一书中。后来,人们把这个故事总结为成语“朝三暮四”,用来讽刺那些反复无常的人,或者心性不定,经常改变想法的人。
文房四宝指笔、墨、纸、砚,这个称呼是从南北朝时期开始的。
笔 指毛笔,最早的毛笔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湖南省出土了春秋时期的毛笔,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笔。
墨 在汉代人工制墨发明之前,人们一般使用的是天然墨或者半天然墨。
纸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砚 指砚台,发墨之石。有各种材质,最常见的是石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