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弓”的甲骨文写作
,像是弓的形状,有弓背
和弓弦
。有的甲骨文
省略了弓弦。造字本义指弓箭。“弓”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弓”的字多与“弓箭”有关。
在冷兵器时代,弓箭被称作“兵器之首”,在战场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相传,发明弓箭的人叫挥,他是黄帝的孙子,少昊的儿子。挥也因此被黄帝封为弓正官,并赐“张”姓。挥不仅是弓箭的始祖,也是张姓的得姓始祖。
“张”的金文写作
,左边是
(弓);右边是
(长),既表示读音,也表示距离。造字本义是绷紧或拉紧弓弦。
与“张”相对应的是“弛”。“弛”的篆文写作
,左边是“弓”,右边的“也”表示读音。造字本义指放松弓弦。
词语“张弛”的意思就是一松一紧,由此衍生出很多成语,如“一张一弛”“张弛有度”。
“引”的甲骨文写作
,字形是一把弓箭的形状,背后突出的一笔,表示拉开弓箭。篆文
把弓背后的一画拉长,变成“
”,便有了今天的字形。造字本义是拉开弓箭,引申为牵引、拉,如“穿针引线”。
“弯”的篆文写作
,上面表示读音,下面是弓的形状。造字本义是把弓拉开,准备射箭。这个含义在古诗中很常见,如“弯弓落飞鸟,少也向幽州”。如今,“弯”引申为弯曲,如“弯腰”。
成语故事
抛砖引玉
唐朝诗人赵嘏曾经写过一句诗:“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这句诗广为流传,被世人所赞誉。赵嘏也因为这句诗而得了一个“赵倚楼”的称号。
大诗人常建很钦佩赵嘏的才华,一直想得到赵嘏的诗作,向他学习,但总是没有机会。
一次,常建打听到赵嘏要到苏州灵岩寺拜佛,便早早地赶到灵岩寺,在墙壁上醒目的地方题了两句诗。常建心想,赵嘏看到这首不完整的诗作后,一定会补全的。
这天,赵嘏果然来到灵岩寺。拜佛后,他在灵岩寺内游玩,在一面墙壁前,看到了常建留下的诗句。他端详片刻,心想:诗写得不错,为什么只写了两句呢?一定是作诗之人只想起了前两句,不知道后面该怎么写了。
想到这儿,赵嘏兴致勃发,提起笔来,补了两句,使其成为一首完整的七言绝句。
傍晚,常建又来到这里,看到赵嘏补写的两句诗,一字一字地琢磨,认为这两句诗无论是意境,还是炼字,都比自己写的要高明很多。
常建兴致勃勃地把这个故事讲给朋友们听。朋友们听了,说他用了“抛砖引玉”之法,用两句不太高明的诗,换来了两句非常精彩的诗。
这个故事记载在《景德传灯录》中。成语“抛砖引玉”便由此而来。意思是:抛出砖去,引回玉来。“砖”和“玉”都是比喻的说法。后来,“抛砖引玉”用于自谦,比喻自己先发表粗浅的文字、不成熟的意见,以引出别人的佳作或者高见。
药引子
中医上有一些药物,可以起到增强疗效、解毒或者保护肠胃的功能,这类药被称作“引药归经”,俗称“药引子”。
一张处方中,需不需要药引子,需要什么药引子,由医生根据病情而定。常见的药引子有黄酒、酸枣仁等,古时候居然还有窗户纸、老鼠屎、擦过汗的手帕等,真是千奇百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