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太阳走过的路

时间的产生和太阳的运行有着很大的关系。

“时”的甲骨文写作 ,上面是 (止),表示脚步的形状,下面是 (日)。字形表示太阳走过的路,也就是太阳运行。造字本义是季节、时令,引申为时间。古时候,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是两个小时。

“昨”的金文写作 ,左边是 (日),右边是 (乍),表示读音。造字本义是昨天,也就是今天的前一天。

“是”的金文写作 ,上面是太阳的形状 ,下面是 (正)。太阳代表着光明,代表着希望。造字本义是正、直,与曲相对,引申为正确。

追随着太阳一直前进便是“晋”,甲骨文写作 ,造字本义是前进。“晋”“升”这两个字常放在一起使用,它们都有提高地位、级别的意思,但还是有所区别的。“晋”是被君主或上级赏识而提级;“升”是自身向前发展而提高自己的级别。

“照”的金文写作 ,左边是手( )持火把( )的形状,右边是 (召),表示读音。篆文 强调了“日”,表示日光投射带来光明。造字本义是明亮、光明,引申为照耀或者凭证,“驾照”就是驾驶车辆的凭证。

“景”在造字之初可不是指风景,而是和太阳有关。它的篆文写作 ,造字本义是太阳的光。后来引申为阴影,指阳光照射下人或者物的影子,这个含义后来写作“影”。

周公测景台是周公旦测量日影定出二十四节气的地方,这个“景”其实指的就是影。

成语故事

杯弓蛇影

晋朝有一个叫乐广的人,在河南做官。

有一次,乐广的朋友来拜访他,他很高兴,请朋友在家里喝酒。朋友端起酒杯,正准备一饮而尽,突然看见酒杯里有一条小蛇在晃动。朋友犹豫了下,还是把酒喝了下去。喝了之后,朋友心里总觉得不舒服,回到家就生病了。

几天后,乐广听到朋友生病的消息,便去探望他。朋友看到乐广,便把酒杯中有小蛇的事情告诉了乐广。乐广听了很惊讶,他想:酒杯里绝对不会有蛇的!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于是,乐广回家后到那天喝酒的地方去察看。原来,墙上挂了一把漆了色彩的弓,弓的影子恰巧落在朋友放酒杯的地方。他猜想,杯中的蛇影就是弓影。

乐广再次请那位朋友在此地饮酒,这次,朋友又在杯中看到了小蛇。乐广哈哈大笑,指着墙上的弓,告诉他小蛇是弓的影子。朋友仔细一看,果真如此,开心地哈哈大笑,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病马上好了。

这是《晋书·乐广传》中的一个故事。后来,人们把这个故事总结为成语“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己吓自己,“影”指影子。

“半斤八两”的由来

今天,我们喜欢用“半斤八两”来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可是,半斤明明是五两,不是八两呀!

秦朝以前,各国钱币和度量衡的单位都不统一,各类交易很不方便。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下令统一度量衡,由丞相李斯负责起草文件。当时度和量的标准已经基本确定,唯独这“衡”的标准,李斯还拿不定主意,于是他就去请教秦始皇。秦始皇提笔写下“天下公平”四个大字,交给李斯。

李斯百思不得其解。为防止秦始皇怪罪,他干脆把这四个字的笔画数(共十六笔)作为标准,于是十六成了“衡”的单位。一斤等于十六两,那么半斤就是八两。

新中国成立后,十六两制在计算的时候不方便,改成了现在的一斤十两。 /sDctJSg4UwY1BHkuVMxSvpG+mKqHimneHj8jlsQrJx/RbydscsyNbK8GsaIOxT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