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的甲骨文写作
,上面的
表示天空,下面的
表示水滴,字形表示从天空降下水滴。造字本义是下雨,动词。现在,“雨”主要作为名词使用,指从天空落下的雨滴。
“零”的篆文写作
,上面是
(雨),表示降雨;下面是
(令),表示读音。造字本义指天空中落下小雨,也是动词。
雨一直下便是“霖”,“霖”的篆文写作
。人生“四大喜事”之一就是“久旱逢甘霖”。夏天,有时候会遇到强对流天气,比如冰雹。冰雹是空气中的水汽遇冷结成的冰粒或冰块。“雹”的甲骨文写作
,上面是
(雨),下面是三个冰球的形状。
到了冬天,就该下雪了。“雪”的甲骨文写作
,上面是
(雨),表示从天空落下;下面是
(羽),指雪花的形状就像羽毛一样。金文
(䨮)将
写成
,并用
(彗,持帚扫地)代替
,表示这种结晶体是可以被清扫的。现在的字形“雪”,参考了俗体楷书的字形
。
历史故事
袁安卧雪
东汉有一个严明正直的大臣叫袁安。袁安官至三公,是三国时袁绍、袁术的先祖。
袁安年轻时,虽然读书刻苦,很有才名,但是家境贫困,生活十分清苦。有一年冬天,天气特别寒冷,洛阳下了一场暴雪,地上的积雪足有一尺多厚。有些人的房子被压塌,有些人被积雪堵在家里无法出来。
雪停后,洛阳令急忙带领衙役上街查看灾情,救助灾民。人们也都出门扫雪,找食物。洛阳令走到袁安家门口,发现他家依旧大雪封门,没有人进出的迹象。
洛阳令素来知道袁安的贤名,以为他在家冻死了,急忙命令衙役扫除积雪,破门而入。进到房内,看到袁安奄奄一息地躺在床上,想去给他倒杯热水,发现他家中竟然连柴火都没有,也没有一粒米。原来袁安已经几日没有吃东西了。
洛阳令问道:“袁先生,您家中没有粮食了,现在雪停了,您为什么不去向邻居要点儿东西吃呢?”
袁安勉强坐起来,有气无力地回答:“洛阳大雪,挨饿的人一定很多。我不想出去和大家抢食物。”
洛阳令听了很感动,带着袁安回到府衙,并向朝廷举荐袁安为孝廉。从此,袁安走上了仕途,最后成为东汉德高望重的名臣。
这个故事被人们称作“袁安卧雪”,用来形容读书人甘愿自己困守寒门而不乞求于人的气节和操守。
雪花的形状和颜色
雪花的形状千差万别,目前已知的雪花形状大约有两万多种,其中六角形的最多。其实,雪是没有颜色的,那为什么我们所看到的雪是白色的呢?因为雪花是冰的晶体,反射光线的能力非常强,所以才显示出了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