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7 自尊与他尊

有些人生活得非常累,经常拿别人的长处与自己的短处作比较,完全活在别人的嘴巴里,根据别人的反应来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没有活出自我,没有真正关注自己的需要。长此以往,这些人就变成了“讨好者”,不去倾听内心的声音,不会自我评价和内省,这是典型的“他尊”行为。拥有“他尊”行为的孩子未来的人生注定是灰暗的,是人云亦云的,是没有底气的,想要改变现状,家长要刻意培养孩子的自尊心。

自尊是尊重自己,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容许别人歧视、侮辱,即自我肯定,自我认可,并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感到自己值得被别人尊重,而不是依赖于别人的赞扬或评价,能够接受个人的不足,是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自尊来自自我价值感,自我价值感是指个体看重自己,觉得自己的才能和人格受到社会的重视,在团体中享有一定的地位和声誉,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并不依赖于别人的赞扬或评价。当一个人拥有自我价值感时,会坚信自己是值得被爱的,内心会充满力量,对未来会充满期待,对人生会拥有极高的热情,自尊水平往往较高。一个拥有高自尊的孩子,对自己的评价也会很高,能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自律性会更强,自然能管好自己。反之,如果一个人自尊水平低,就会觉得自己是没用的,从而失去目标和动力,为了寻找安全感、归属感,很容易加入“小团伙”。

自尊不能由他人给予,是孩子从解决问题中获得的,是在不断提升自我能力中获得的。父母应注重对孩子自尊的培养。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尊呢?

一、安全感是培养自尊的底线。让孩子每天都能感觉到父母无条件的爱,孩子才能拥有安全感和价值感,感觉到自己值得被爱,从而拥有自尊。

二、倾听是培养自尊的前提。家长应耐心倾听孩子,倾听能让孩子感受到被爱和被尊重,从而与孩子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家长倾听孩子,孩子才能感受到被尊重。

三、和谐的亲子关系是培养自尊的关键。家长要做孩子的好伙伴,在与孩子玩耍时,要做到与孩子共情、轮流谈话、充分交流,鼓励孩子自我创造,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家长应在游戏中享受亲子乐趣,让孩子感觉到对他无条件的爱。

四、责任是培养自尊的抓手。鼓励孩子承担相应的家庭责任,孩子就会慢慢变得自理、自立、自强,觉得自己能干,从而受到鼓励;给孩子选择的自由,自己的事自己做主;经常对孩子说“如果你想的话”“如果你希望”“你来决定这件事”“这真的取决于你自己”“这完全是你的选择”“我尊重你的决定”……

五、鼓励是培养孩子自尊的加油站。家长要认可孩子取得的每一次成功,鼓励孩子的做事过程,忽略孩子做事的结果;家长要接受孩子的过失,帮助孩子正确地看待错误,鼓励孩子把错误当作成长的垫脚石。

家长能给孩子的唯一行囊就是自驱力。 9sKnmtIaygHuqi4AUPOPy1Qj8T6Qf1U2PnkeVHqbBuKcGbmUZPj/ghWZlcQrU4M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