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潘岳
才貌双全的艰难奋斗者

名人档案

姓 名:潘岳

出 生 地:中牟

时 代:西晋

称 号:四大美男之首

身 份:黄门侍郎

同时代名人:石崇、陆机、贾谧

特 长:写文章

基本概况

潘岳(247—300),西晋文学家。字安仁,又名潘安。仪容美丽,位居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首。潘安之名始于杜甫诗“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

潘岳出身于儒学世家,少年时就显现出博学、聪敏、善辩的特点,人们都称他为奇童。二十余岁入仕,与好友石崇、贾谧等人经常活跃在金谷园里,为“贾谧二十四友”(“金谷二十四友”)之首。虽然文采斐然,所写的《藉田赋》闻名天下,却命途多舛,迟迟不能实现志向,最终惨遭诛灭三族。潘岳一生,貌美,才高,情重,却难逃政拙宿命。

唐朝初年,大才子王勃在一场聚会上写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绝唱,文章结尾又来一句“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邀约众人写作。这里的潘江可不是江河的名字,而是指才华如江的美男潘岳。在座的官员顿时无语,心中暗想,你这样的锦绣文章一出手,谁还敢接着写,天底下又有几个人能与潘岳这样的才子相比呢!

花样美男

中国历史上不仅有四大美女,还有四大美男,他们分别是潘安、兰陵王高长恭、宋玉和卫玠,而潘安则是公认的华夏第一美男子。南北朝诗人徐陵曾作诗夸赞潘安的美貌:“绿柳三春暗,红尘百戏多。东门向金马,南陌接铜驼。华轩翼葆吹,飞盖响鸣珂。潘郎车欲满,无奈掷花何。”

出门一趟,车上就堆满了妇人投掷的鲜花。只从这首诗来看,我们就能知道这位美男子有多么炙手可热。但他具体美成什么样子呢?史书上对潘安外貌的记载有三个字——美、姿、仪,美就是长得漂亮,姿指身姿仪态,仪就是有风度有气质。放在现在,就是说这个人颜值高、身材好、气质佳。这样看,潘安,妥妥的偶像一枚。

潘安的美,是从小美到大的。少年时的潘安随父亲一起搬到洛阳定居,他时常带着牛皮弹弓,乘车出门打鸟游乐。城中的妇人整日伺机而动,遇到潘安出来玩,就手拉手把他围起来,好好欣赏。有些妇人情难自禁,就将美味的水果往他车上丢,期望能引起他的注意。待到潘安突出重围的时候,车上已经装满了水果。虽然在古代没有娱乐圈一说,但潘安受到的这种待遇可丝毫不比现在的演员差,成语“掷果盈车”也由此而来。

成年后的潘安不仅没有长残,反而多了一抹岁月赋予的潇洒,势头更盛,也因此招到不少人嫉妒,包括当时的才子山涛 、王济 等人。他们曾被潘安公开讽刺过,早就和潘安结下了仇。于是,他们诬告潘安有欺君之罪,想除掉他。一日,山涛对皇帝说:“陛下,这个潘安整天敷粉化妆,打造自己美男子的人设,但他其实一直都在欺骗您!臣有一妙计,可以揭开他的真面目。”皇帝虽然也很欣赏潘安的容貌,但不能容忍有人欺骗自己,当即准了山涛的计谋:让潘安穿貂觐见。要知道,当时可是烈日炎炎的夏天呀。

第二天,直到日上中天,汗流浃背的潘安才被宣进殿。可尽管潘安一脸狼狈,美貌依旧不减,反倒因为闷热,衬得他肤如凝脂、面若桃花。皇帝愉悦地称赞潘安是名副其实、空前绝世的美男子!

潘安凭美貌被捧成了当时的名流,但他可不是个一无是处的偶像,而是能力卓绝的实力派。他被派到河阳县(今河南孟州)当县令(相当于现在的县委书记兼县长)。在任期间,他多方考察,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搞起瓜果种植业,种得最多的就是桃树。一到暮春时节,落英缤纷,煞是好看,一下子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潘安也因为在河阳的突出政绩,得到“河阳一县花”的美名,成了我国最早的“花样男子”。他还让那些因为口角之争来打官司的人抬着水桶去浇花,让他们在劳作过程中培养“革命友谊”,最终握手言和,这种新颖的调解方式被称为“浇花息讼”。

才华如江

潘岳能在“中华美男子”的榜单上霸榜,可不只因为长得好看。美是一种综合元素的评价,潘岳的美更离不开才情的熏染。

潘岳12岁时就因受到杨肇 (当时为司马昭大将军府参军)的赏识而出名,杨肇还把长女杨容姬嫁给他为妻。这分明是杨肇的押宝之举,他认为潘岳今后必定会大有作为。

后来,才情满满的潘岳确实没有辜负众人期待,被举荐为秀才,成为朝廷的新晋年轻官员,还正好赶上了一波政治福利。在古代,为鼓励百姓好好种田,晋武帝司马炎遵循旧制,参加“藉田”活动。虽然“藉田”只是作秀式地挥两下锄头,但毕竟“作秀”的人是皇帝,随行的官员便使出浑身解数,挥洒笔墨,纷纷拍起“马屁”。这下子,潘岳可找到发挥空间了,提笔写下了一篇《藉田赋》,先叙事,后议论,依次排开,有节奏,有韵律,夸耀又不失真实,把晋武帝藉田场面的庄严大气渲染得淋漓尽致,算得上第一梯队文章。

其实,潘岳不仅赋写得好,写诗也是一把好手。潘岳与杨容姬成亲后,俩人共同生活二十多年,夫妻情深,十分恩爱。可惜杨容姬不幸早亡,潘岳对她念念不忘,决心不再娶妻,并作了三首有名的《悼亡诗》来怀念妻子。这一写,便开创了悼亡诗的先河。

悼亡诗(节选)

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春风缘隙来,晨霤承檐滴。

寝息何时忘,沉忧日盈积。

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此诗是潘岳一年服丧期将满时所作,情深意切,溢于言表。我们甚至能想象到,潘岳在丧期内,对任何事情都毫无兴趣的凄惨模样。妻子的香气还残留在衣服上,用过的器具还挂在墙壁上,这怎么能让人不时时刻刻陷入思念之中呢?后世同样情感细腻的李商隐品味到诗中的意蕴,说:“只有安仁能作诔,何曾宋玉 解招魂。”南北朝钟嵘 的《诗品》一书将潘岳的诗作列为上品;刘勰 的《文心雕龙》评“魏晋之赋首”共八家,潘岳也列在其中,可见潘岳的文学地位有多高。潘岳和陆机是魏晋时期才华一流的文学家,他们的才华,一个如江水滔滔不尽,一个如海水辽阔广博,被合称为“潘江陆海”。

命途多舛

潘岳因过于出众遭嫉妒被贬十年,好不容易在河阳县做出了一些政绩,但还是没有如愿得到晋升,反而被调到太尉府当保镖。此时的潘岳已经32岁了,远大的志向依然没有实现,长出白发来。

这一年,他似乎对仕途感到倦怠,写了一篇格调清新、意境深远的《秋兴赋》,表达出和庄子一样“逍遥乎山川之阿,放旷乎人间之世”的超凡愿望。

然而,“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是当时的政治规则。潘岳虽然出身官宦世家,但并不是豪门望族。他明白自己最出众的容貌对他改变现状毫无用处,要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最简单有效的方式就是“抱大腿”。

他选中的第一条大腿是手握实权的晋惠帝的外公——太傅杨骏,费尽心思做了太傅主簿。然而当时杨骏和皇后贾南风都想通过控制皇帝把持朝政,正斗得你死我活,不巧,杨骏在这场争斗中惨败,被害夷三族,潘岳作为幕僚也在被诛之列。幸亏当时他公事在外,又有楚王的心腹、他的好友公孙弘替他求情,才保住一命,被调到长安做县令。不巧的是,潘岳的母亲在此时生病了,潘岳是个大孝子,毅然辞官回家照顾母亲。家中贫穷,他就耕田种菜卖菜,再买回母亲爱吃的食物。他还喂了一群羊,每天挤羊奶给母亲喝。在他的精心护理下,母亲渐渐痊愈。而后,他返回京城,再次踏上寻梦之旅。临走时,潘母劝他不要趋炎附势,否则终会害己。然而,蹉跎了半生的潘岳已经听不进这样的良言,虽然口头受教,实际上却没有接受母亲的劝诫。

这一次,潘岳和好友石崇 选择去抱皇后贾南风的外甥贾谧的大腿。贾谧是个有权有势的文人,很欣赏潘岳的才华。于是,潘岳凭着才能,当了最有力的“枪手”,给贾谧写了很多在朝中发言的稿子。

潘岳和贾谧身边的文人们常常在石崇的大别墅“金谷园”中聚会,他们吹笛抚琴、饮酒赋诗,个个潇洒惬意,被称为“金谷二十四友”。石崇还将聚会上众人所作的诗赋收录在一起,命名为《金谷集》。金谷园雅集是真正由文人自发组织而无政治因素在内的文人活动,后代的王羲之 效仿他们,举办过兰亭雅集,并诞生了千古名篇《兰亭集序》。

后来,贾谧帮助潘岳做了黄门侍郎,这样一来,潘岳与贾氏集团捆绑的程度也越来越深了。潘岳的前途也完全取决于贾皇后的势力发展。后来,在贾谧的指使下,潘岳趁太子醉酒,拿了一段祝祷文字让太子抄写,骗取太子手迹。而后,潘岳循着字迹修改,撰写了一篇太子图谋篡位的书文。

在贾皇后团体的操作下,太子被废,太子的生母被杀,朝政一下被搅乱了。这时候,谁也没想到太傅赵王司马伦会突然发动政变,成功上位,贾氏集团的势力霎时间成为泡沫,潘岳的前途大梦也被迫惊醒。

政变之后,司马伦的亲信孙秀当上了宰相。孙秀曾是潘岳父亲的下属,而潘岳少年时因为看不惯孙秀的狡黠鞭打过他。如今二人再次相见,身份和地位却掉了个个儿,潘岳只能尴尬地问他是否还记得当年的事。孙秀这个人也是睚眦必报,回答他“历历在目”。这下,潘岳知道自己逃不了了。随后,孙秀罗织罪名说潘岳、石崇要和某王爷一起造反。最终,潘岳和石崇等人被诛三族。潘岳的母亲、兄弟、侄子,甚至已经出嫁的闺女,无论男女老幼全部被杀,只有几个人侥幸逃脱。

一个时代造就一个人,一个人也装点一个时代。如果在《藉田赋》献上之后得到重用而不是被“雪藏”十年,那么潘岳可能就不会得出“出身和关系大于才华”的结论,可能不会沦为权势的工具。如果潘岳在河阳县做出“河阳一县花”的政绩后受到重用,他也未必会巴结权贵。俊美少年,才华盖世,至情至孝,勤于政绩,却在当时的政治大环境下走向趋炎附势、阿谀谄媚的道路,在史书上留下“岳性轻躁,趋世利”的评价,确实让人感慨万千。但无论如何,潘岳的才情美貌在历史上独一无二。

历史典故

金谷俊游

西晋贾谧喜好文学,开阁筵宾。渤海石崇、欧阳建,中牟潘岳,吴国陆机、陆云,齐国左思,中山刘舆、刘琨等皆附会于谧,号曰“金谷二十四友”,其他人不得参与。他们经常在巨富石崇的金谷园里饮宴作诗,形成了金谷俊游的文化现象。

晋惠帝元康六年(296),征西大将军祭酒王诩要前往长安,石崇与众人在河阳县金谷别墅设宴相送,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文人聚会,是为“金谷宴集”,并作《金谷诗序》。“金谷宴集”中,“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是酒宴上罚酒的鼻祖。

关联遗产地

潘安故里园

潘安故里园位于郑州市中牟县大潘庄,是潘氏宗亲为纪念潘安、寻根拜祖而建的,园内绿草如茵,风景宜人。当然,这里最夺人眼球的当数帅气的汉白玉潘安塑像。不过这尊塑像并非潘安原型,而是人们根据想象中的美男子的模样雕刻的。潘安墓在塑像北侧,墓旁有座小土山,是潘安坟,土山上还建了纪念碑亭。

潘安故里园

中牟县还修建了潘安湖公园,公园位于中牟新老县城交会处,总占地面积1100多亩,有长安桥、码头、音乐喷泉、沙滩、停车场、二级服务区、园区管理中心等。公园以生态修复为基础,以潘安文化为底蕴,将城市景观与自然生态完美融合,是一座兼有雨污分流、防洪防汛功能的都市亲水游憩生态公园。

潘安湖公园 3G+kn9+Y2aomDkHH21DT5shyCR7tnPpwjTinmCVAl9SAxLX/CCThAbJxyxuWnfB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