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刻画人物时,除了对人物进行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外,还可以通过刻画他人来衬托人物的形象,通过环境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心情等。不仅要刻画人物的外表,更要表现其内在品质,让人物立体地呈现出来,彰显其精神品质。
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是他思想性格的具体表现。抓住行动描写,注意细节刻画,能够达到形神兼备的佳境。如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写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充分表现了鲁迅先生的精神气质。写鲁迅先生笑声明朗,实则是写其性格开朗;写鲁迅先生走路轻捷,实则是写其做事干练……写人物切忌空洞地用一些形容词贴标签,不要总是写“他是一个诚实的人”“他是一个道德不好的人”“他是一个热心的人”之类的话,要让人物通过自己的言行来表现其特点。
写人物可以直接写他的言行举止,如果直接描写人物效果不佳,也可以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清朝刘熙载的一句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
人物的言谈举止、神情、心境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中,才具有表现个性的意义。
景物描写有时可以渲染一种特定的氛围,烘托人物的情绪、心境,表现人物的心理。人物所处的环境,包括室内外的装饰、布置等,也许能够展示一个人的身份、气质、个性等,因此要注意通过景物描写来展示人物性格。
请以《这样的人让我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她是一缕阳光,温暖着我的心房;她是一泓清泉,流淌在我的心底;她是一颗北极星,照亮我前行的方向……(题记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她对“我”的影响,开篇的语言充满诗意,洋溢着温暖。)
——题记
磁场相似的人是相互吸引的,一见到她,我便有一种亲切感。我对她可谓一见钟情。她就是我的语文老师——余老师,一个“不一般”的老师,一个值得敬佩的人。
军训时,别的老师坐在办公室优哉游哉,她却毅然决然地跑到操场陪伴我们。烈日当空,她在我们中间来回穿梭,宛如一条灵活的小鱼儿。她拿着手机拍照,帮我们记录军训的点点滴滴,我们班每一个同学都出现在她的镜头里。当我坚持不住时,看见她那被汗水濡湿的后背,便又有了力量;当我想要懈怠时,她一个严肃坚毅的眼神,便让我立刻站得笔挺。(适当的景物描写,烘托出她坚毅、敬业的形象。)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是她,教会我不怕困难,坚持不懈。
她,立于三尺讲台上,抑扬顿挫地朗读着课文,我被深深地吸引。那些文字仿佛活了一样,跳进我的脑海里。突然,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出现了——有同学在窃窃私语,她严厉的目光扫过他们的脸,以示警告,他们却像没看见一般,继续小声说话。余老师的脸顿时由晴空万里变成乌云密布。看着余老师如同“川剧变脸”式的变化,我不禁替那几位说话的同学捏了把汗。
“×××,你起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余老师严厉的声音响起。“我……呃……”那个同学支支吾吾半天没说出一句话。余老师又把另外几个说话的同学叫起来,他们都回答不出。余老师说:“你们先坐下听讲,今天每人写一篇文章,不少于500字,题目就叫《我对语文爱得深沉》或者《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那几个家伙听后立刻蔫头耷脑的,再不敢捣乱了。(对她的语言描写,表现出她的认真负责。)
认真是最大的负责。是她,教会我认真聆听、守纪自律。
作文一直是我挥之不去的噩梦,我讨厌写作文,也害怕写作文,每次写作文都像挤牙膏。军训时,我班每天雷打不动的一项作业就是写日记。一开始,同学们哭爹喊娘,觉得步入初中的自己简直生无可恋。余老师对我们的日记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真实。她说,写日记就是说话,说自己想说的话,不准说瞎话去骗人,说真话,写真事。因为心里没有什么负担,所以同学们都放开了写,不久,很多同学就爱上了这项作业。不知不觉中,写作文也变成了我的乐趣所在。
作文课更是我们最爱的课,教室变成了欢乐的海洋,同学们时而屏气凝神,时而开怀大笑。在笑声中,我们收获了余老师传授的丰富知识,也真的对语文爱得深沉。(描写同学们的表现,侧面烘托出她的教学艺术之高超。)
余老师,一个平凡的人,却又是一个不一般的人。从晨光熹微到暮色四合,她始终陪伴着学生成长;面对小树一样疯长的学生,她坚决地剪掉多余的枝丫;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她坚守着一份“真”。这样的人,让我怎能不敬佩?(篇末总结全文,强调她教书育人的最大特点。以反问句收尾,表达出强烈的情感。)
文章写的是一位平凡却又不一般的老师,表达了自己对老师的敬佩之情。一个个小标题使文章条理清晰,结构紧凑。每部分有妙语作结,扣题紧,点题到位,结尾总结全文,结构严谨。文章从三个方面选材:军训时深情陪伴,课堂上严格要求,写作时激发兴趣追求本真。这个老师对学生有生活上的关心,又有学习上的关注,更有做人方面润物无声的引导。虽然选择的是平常琐事,运用的是朴实的语言,但字里行间却流淌着对老师的敬佩与爱戴。“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此文最打动我们的,恐怕还是自然流淌的真情。这样的老师在学生的求学生涯中并不少见,因此,关注生活,捡拾美好而又温暖的碎片,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这样的好文章并不难。
时光流转,黄沙满天,掩不住悠久的历史,尘封不了千载的记忆。有这样一群人,热爱国家,大义凛然,他们让我钦佩,让我仰慕。
茫茫的大漠上,狂暴的风咆哮着,她——昭君弹响一支琵琶曲,那曲声永恒地回荡在天地之间,如泣如诉,如怨如慕……她海棠般娇俏的面容,她菊花般傲然的风骨,她柳絮般飘飞的思念,她桃花般惹人怜爱的泪痕,都留在了这片大漠上。
是什么使世人记住了一个小小的宫女?是什么让她接受维护民族之间友好关系这项艰巨的任务?不错,是那份爱国情怀。遥想出塞的昭君,仰慕之情油然而生。
落日残红,汨罗江边,但见一人,衣衫飘飘,长发冉冉……那个人正是他——屈原。他深情地望了望祖国的大好河山,感慨道:“举世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此时,国家的衰亡、佞臣的奸诈、百姓的疾苦,都化作他眼角的一滴泪,他纵身投进滚滚的江水。
没有项羽的骁勇善战,没有陶潜的超然物外,他就是他,独一无二的那个屈大夫;那个满腹经纶,满腔爱国情怀,却无法施展抱负的屈大夫;那个愤然投江,不为人杰宁为鬼雄的屈大夫。这样的屈大夫,怎不令世人仰慕?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寥寥几笔,勾勒出她——木兰的自信与豪气。她替父从军,征战沙场,立下了一段千古佳话。她怀着一颗孝心和满腔报国之志奋勇杀敌,立下了赫赫战功,留下了累累伤痕。
木兰,她的勇敢,她的坚毅,还有她的爱国心、报国志,无不让我仰慕。
王昭君、屈原、花木兰……历史的长河中星光点点,他们是最璀璨的星。他们的爱国热情在历史画卷上烙下了永恒的印记,也留给我一声惊叹:这样的人永远让我仰慕!
如果说作文题目是道菜,考生就是厨师,阅卷老师就是顾客。顾客就是上帝。想让上帝给你好评,你的菜就必须在选材、立意、语言等各方面力求与众不同,打造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必须有自己的“招牌菜”。小作者为我们呈上的这道菜,彩线串珠,思路开阔,结构严谨,文采飞扬,是一道难得的色香味俱全的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