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记叙文,离不开刻画人物,要想把人物写活,写得有血有肉,离不开描写。曾有人就叙述和描写的作用打了一个比方:如果把一篇文章比作用珍珠、宝石制成的一串闪闪发光的项链,那么穿起珍珠、宝石的链子就是叙述,而一颗颗珍珠、宝石就是一处处形象生动的描写。
要想写好记叙文,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尤为重要。那么,怎样写活人物呢?
描写人物肖像,易犯两种错误。一是从头到脚细细描写,面面俱到,显得单调刻板、浅薄平庸,甚至有形无神。二是千人一面,什么“圆圆的脸蛋,水汪汪的眼睛,乌黑的头发”等,不管男女老少都一样。人物就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根本看不出人物的个性特征。
写肖像,可以抓住性别、年龄、职业、身份、经历等,表现人物的特征。鲁迅笔下的杨二嫂: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由这些外貌特征可以看出她尖酸刻薄的性格。
描写人物肖像,要抓住给人印象最深的特征,突出重点。描写人物的重头戏是学会“画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这个窗户,可以窥视人物内心的种种变化,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画眼睛,就是要把人物眼睛中最传神的特点表现出来,使人物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怎样才能“画”好人物的眼睛呢?
一是要让人物的眼睛反映人物的经历、遭遇、处境和人物的内心变化。鲁迅详写祥林嫂的眼睛、眼光、眼神,表现了祥林嫂的不幸遭遇和性格的变化。
二是要让人物的眼睛反映出人物的年龄、性格和不同的情绪。人物的年龄、性格、情绪不同,他们的眼神和目光也会不同。比如孩子的眼睛可以是“明澄得像水晶一样”,而老人的眼睛则或是饱经沧桑,或是沉静、平和、慈祥,或是睿智、深邃。刚强自信的人会拥有熠熠生辉的双眸,而脆弱自卑的人的眼神总是躲躲闪闪、游离不定。眼睛可写满渴望、写满期待,如希望工程的代表宣传画——魏明娟的大眼睛;眼睛可写满兴奋、写满激动,如成功者噙着泪花的眼睛;眼睛也可写满颓丧、写满绝望,如吸毒者无神的眼睛;眼睛可写满忧郁、写满感伤……
动作是人物的无声语言,是内在情绪的外化。一个人的行为、动作,往往是他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的最真实的外化。看一个人,不仅要听他怎么说,更要看他如何做,正所谓“听其言,观其行”。因此,动作描写是直接刻画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精神面貌,把人物写“活”的重要手段。
怎么刻画人物动作?
一是要选择关键性的动作来写。一个人做事的时候,会有许多动作。但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这些动作一个不少地都写出来,而要选择那些关键性的、最有意义的动作来写。
二是要把动作写准确。同一个动作可以用很多动词来表示,但只有那些有特色,最能反映人物气质的动词,才能把人写“活”。《修鞋的女人》一文中写“顾客往往从头到尾把鞋子看了一遍,用手去拉扯了一番,才把它穿在脚上,顺便蹬一蹬地,再欣赏了一会儿才收回眼睛,然后付了钱满意地走了”,这里用一连串的动词写出了顾客对所修鞋子的满意,也从侧面表现了修鞋女人技艺的高超。
人物的年龄、性别、性格、经历、职业、文化程度、思想觉悟等不同,其语言风格也一定是不相同的。不看写作对象,想当然地用描写知识分子的语言描写体力劳动者,是不符合人物身份的,一定要避免。“什么样的藤结什么样的瓜,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借用这句俗话来说明语言和个性之间的关系,是比较贴切的。好的人物语言描写,能让我们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比如,一句话可以尽显老师爱生如子,对孩子产生终身的影响,《你并不是个坏孩子》一文中老师的那句“你并不是个坏孩子”就有着这种神奇的效果,这句话也成了贯穿全文的线索。
对人物思想性格的塑造离不开对其内心世界的描写。可以直接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写人物怎么想;也可以间接地借助人物的外在表现,如语言、动作、肖像等,来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一般用第一人称写文章时,较多直接进行心理描写,但要注意不能只说一些浮泛的空话,诸如“我感到很高兴”“我感到很懊悔”“我感到很温暖”之类,而要把内心深处的感受倾诉出来。
相对于其他几种人物描写手法,心理描写的难度较大。写自己的心理容易,写他人的心理难,通常我们可以采用这样的形式:可以直接写“他想”“他自言自语地说”“他默默地告诉自己”“他在心中发誓”等,也可以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心理状态,反映人物内心隐藏的微妙情感。
神态描写与外貌描写是有区别的,神态描写是对人的面部表情进行刻画,可以折射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反映人物的品质,凸显人物的个性。神态描写不必太多,恰当的、精细的神态描写能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使文章生动形象,能给人真实感。
塑造人物离不开描写,灵活运用多种描写手法,能让人物立体起来、鲜活起来,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以《我的________》或《我班的________》为题,写一篇以记人为主的文章,补充的内容可以是老师、同学或亲人等自己熟悉的人。不少于600字。
“精品老班”是我们对她的昵称。我们对她还有一个雅称——“东方老师”,当然通常我们就是这么叫她的。老班刚三十出头,长着一张娃娃脸,常常扎个马尾辫,混到学生之中很难被发现,用她的话说那叫极容易深入学生内部,因此,一些调皮的学生捣乱时,常常被她抓个现行。老班虽个头不高,但“凡是浓缩的都是精品”啊!老班用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了这个真理。这也是我们称她为“精品老班”的原因。(写人的作文,外貌描写要抓住其给人印象最深的特征,突出人物特点。这里的外貌描写抓住了老师“浓缩”的特点,开篇点题,解释了称呼她为“精品老班”的原因。)
“精品老班”有一个法宝——幽默,尤其在你犯错的时候,被老班幽上一默,那滋味真是酸酸甜甜,让人印象深刻。记得有一次上课,老班抽同学背诵她刚刚讲过的雪莱的两句诗,而此时我的目光正被窗外的一只麻雀牢牢地吸引。同桌用胳膊肘使劲儿碰碰我,我抬头一看,老班正微笑着示意我站起来背诵。我支支吾吾地背道:“春天到了,冬天还会远吗?”同学们一下子哄笑起来,“精品老班”也在笑,可我觉得她的笑里暗藏杀机。果然老班开口了:“唉!看来你是个悲观主义者!当你凝视窗外,无限春光映入眼帘,你却在伤心欲绝地想冬天不远了。为了让你乐观起来,下课后到我办公室,咱们聊聊吧!”(对老班的语言描写生动传神,体现了老班幽默的特点。)我当时懊悔极了,要知道接受“话聊”(即与老班谈话)是需要勇气的,因为老班的“铁齿铜牙”具有极强的杀伤力。“话聊”,就是“精品老班”对付学生的神器之一。
“精品老班”对我们要求极为严格,别说课堂上,就是课间打闹被老班发现也不得了。那天,有一群“倒霉蛋”撞到了“枪口”上。校园中有一棵臭椿树,树上挂着一个牌子,介绍臭椿的有关知识。我班五个路过树下的男生被牌子吸引,决定冒险爬到树上看一看。当他们围着那棵臭椿争先恐后、上蹿下跳时,我们亲爱的“精品老班”正站在教室门前微笑。那几个小子抬头一看,傻了,一个个灰溜溜地跑到教室门口站在老班面前。(对这几个“倒霉蛋”的动作描写很生动,侧面表现了老班要求严格。)老班说:“你们几个刚才和臭椿亲密接触,感受如何?这样吧,每人写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与大家分享。另外,文章必须有个有趣的题目!”再看那几个家伙,刚才爬树的那股劲头早没了,一个个俨然成了霜打的茄子。还别说,老班这方法真灵,果然激发了那几个小子的创作灵感,你看他们的作文题目多有特色:《我和臭椿有个约会》《我行我树》《臭椿真臭》《都是臭椿惹的祸》《臭椿,想说爱你不容易》。这就是老班的第二个神器——赏你写个几百字。如果你有足够的进取精神,在“精品老班”的指导下,你的写作水平一定会大幅度提高。
“精品老班”还有个更致命的武器,那就是对我们的爱,全班同学在其火力进攻之下纷纷“缴械”。每次我们进步了,她都比我们还开心,每次我们犯错了她比我们还难过。一次班会上,大家一致认为班里极让人头疼的学生阿翔进步了,老班当即决定给阿翔的家长打电话报喜。电话通了,老班和我们一起大喊:“阿翔进步了!”阿翔低着头,红着脸,竭力掩饰自己的感情,但我们知道他一定很感动,这样的事情还是第一次。这之后很长时间里阿翔再没犯过错。(这个事例比较新颖,这个温暖的故事充分体现了老班心中有爱。得到表扬的阿翔竭力掩饰自己的感情,他“低着头,红着脸”的表现,传神地表现了他的性格特点及心理。)
还有一次,“精品老班”训斥我们浪费时间、不懂事、不懂得感恩,说着说着就哭了,当然我们也都哭了。我们下定决心听从教诲,让老师每一天都开开心心的,希望我们的“精品老班”永远年轻漂亮。
对了,忘了告诉大家为什么叫她“东方老师”了,因为她叫余东芳,开学的第一天,她仔细看看我,摸摸我的脑袋说:“这不是《快乐星球》里乐乐的名字吗?”我小声说:“那你就是东方老师了!”于是,这个称号就叫开了。
这就是我们童心未泯的班主任,我们永远的“精品老班”!(首尾呼应,再次强调“精品老班”称号的由来,文章的结构比较严谨,活泼生动的语言中,真情流露。)
文章抓住“精品老班”幽默风趣、要求严格、爱生如子等特点,将几件具体事例娓娓道来,人物形象呼之欲出。中心句的运用,使得文章条理清晰。多种描写方法运用自如,凸显了人物性格。此外,文章叙述完整,生动形象,具有画面感。
他,有着一头乌黑的头发,镜片后的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黄黑相间的眼镜,显得十分斯文、帅气,他体形高大挺拔,整个人看上去十分威武,与实际年龄相比,多了几分成熟。他就像一本书,值得我细细品读。
军训是我们迈入初中校园经历的第一课,他无疑交了一张圆满的答卷。军训那几天,天气格外炎热,“秋老虎”威力无穷。我们排队来到操场,他就站在我前面,我也因此与他有了面对面的接触。
军训一开始,首先进行站军姿训练。大地被太阳炙烤得滚烫,我们站在操场上,热气透过鞋底,向上升腾,那可真是“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但大家却不敢违抗教官的命令。汗珠顺着我的脸庞一滴一滴滚落下来,滴在那火热的大地上,很快消失得无影无踪。我用余光瞟了一眼前面的他,只见汗水已经浸湿了他的衣服,但他依旧站得那么挺拔,像一棵松树一样,连眉毛也不动一下,我的心中不禁对他生出一丝敬意。
他,就是一位意志顽强的人。
军训结束后,我们要举行开学典礼,他踊跃报名,担任主持人。时间很紧迫,只见他稍有空闲便拿出稿子投入地背。那张纸皱皱巴巴的,不知他读了多少遍。他说,他以前很少主持,进入初中,他要挑战一下自己。我佩服他的同时,也暗暗地替他捏了一把汗。
典礼开始了,他从容不迫地走上主席台,落落大方地开始了典礼主持。他声音浑厚深沉,给人向上的力量;他讲得慷慨激昂,让人赞叹,我被他深深地吸引了。在大家经久不息的掌声中,我重新认识了他。
他,就是一位积极上进、勇于挑战的人。
开学不久,他因各项成绩优异、表现突出被选举为班长。班长得是老师的得力助手,在老师不在位时,履行班长的职责,管理班级秩序,带领大家学习。
一次自习课上,几位同学仰仗着与他平时关系好,认为他不会与他们“过不去”,便开始有些不服从管教,交头接耳,随意走动,扰乱自习秩序。他发现后,不但没有纵容他们,还给予了他们最严厉的惩罚。那些蠢蠢欲动者顿时偃旗息鼓。这一举动不禁让我对他肃然起敬。
他,就是一位铁面无私的人。
何其幸运,我有这样一位好同桌,这样一位好班长。你想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我的中华好同桌——刘旻昊。
文章抓住人物特点,从三个方面塑造人物形象,个性鲜明。恰当的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突出了人物特点。每部分都有一个小标题,结尾用一句话总结上文,结构严谨。这是一篇规范的写人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