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叙文是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情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形式,叙事自然是记叙文的一个要素。打个比方说,文章如果是一个血肉丰满的人,那么,叙事就是使其挺拔自然、动静有致的筋骨。
叙事最基本的要求是:交代清楚,有条理,详略得当。所谓“交代清楚”,就是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写明白,包括事情的缘起、经过、高潮和结局,都要交代清楚;所谓“有条理”,指叙事清晰明白,事件完整连贯,有逻辑性,开头、发展、结尾等一目了然,有必要的过渡和前后照应等;所谓“详略”,指如何使用和剪裁用来叙事的素材,写作时,围绕文章中心,当详则“详”,当略则“略”,反之,则可大胆地“简”和“略”。
当然,叙事还有较高的要求,即叙事要讲究波澜,有张有弛,有疏有密,有离有合,有断有续等。
文章讲究章法,叙事至关重要。了解文章的特点和要求,并在写作中努力实践,恰当叙事,让叙事为表达中心服务,就能写好记叙文。
所有的经历都可以成为财富。生活中,我们会经历很多的事情,有的刻骨铭心,有的如过眼云烟。较多地出现在作文中的是感人的、快乐的、悲伤的、难忘的事,而糗事很少出现在作文中。其实,有一点点自黑的勇气,有一点点乐观的精神,写一写糗事会令人忍俊不禁,也可以使文章出彩。
如何写好糗事呢?
首先,选择典型事件。那些让我们回想起来至今仍记忆犹新,并感到不好意思的事情,或者被亲人们津津乐道地用来打趣我们的事情,都可以成为写作素材。但要注意的是,我们要根据题意,从中选择最典型、最能反映糗态的事例进行详细的叙述和描写,这样才能让读者产生共鸣。
其次,写好铺垫。之所以会发生糗事,往往是因为疏忽大意、自以为是等。所以写出糗事的前因,还原当时的场景,才会使糗事的发生变得合理且可笑。
最后,运用多种描写方式再现当时的糗态。当时有多抓狂,事后就有多难忘。或者说,事后最难忘的可能就是当时崩溃的心理、羞赧的神态、手足无措的动作等。因此,生动的描写必不可少。
写一件自己亲身经历的糗事,题目自拟,要体现出趣味性,不少于600字。
(题目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题好一半文,给记叙文拟个新颖的标题,能让人眼前一亮。)
一个平平常常的周五下午,校园广播传来杨校长的声音:“同学们,赶紧去操场上排练!”我心头一紧:我的稿子是不是忘带了?学校一年一度的艺术节马上就要举行,我们班的诗朗诵《青春万岁》可谓万众瞩目,我可不能在关键时刻掉链子。我急忙挪开凳子,蹲下来翻找书包,恨不得把头伸进桌斗里。(“蹲下来翻找书包,恨不得把头伸进桌斗里”,动作描写很传神,作者投入地找稿子,别人看不见他也就在所难免,这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
看到同学们一个个拿着稿子兴高采烈地跑出教室,我心急如焚。可那稿子好像故意跟我作对,不知藏在了哪里,我把角角落落翻了个底朝天,还是没见到它的踪影,它无声无息地消失了。
心乱如麻的我蹲在角落里翻找着,突然,门口传来杨校长的声音:“门也不锁,怎么就跑了?”一听这句话,我心里更着急了。我也不知道自己当时是怎么想的,以为杨校长的意思是让我快点出去。可那该死的稿子还迟迟不现身,我不能空着手出去啊。忽然,耳边传来“哐”的一声,不好,教室门关上了,紧接着,“咔嗒”一声,难道门被锁上了?我整个人呆住了!
几秒之后,外面响起“嗒嗒”的脚步声,我回过神来,急忙站起身,以闪电般的速度飞奔到门口,发现门真的锁上了。我立刻大声叫道:“杨校长!杨校长!”可是无论我喊得多大声,都无济于事,那匆匆的脚步声渐行渐远,渐渐消失。(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真实再现发现自己被锁在教室的那一刻的慌乱不安。)
我的下一个反应就是去看后门是否锁了。我快步来到后门,轻轻一拉,居然拉开一条缝隙,顿时,我心中一喜,希望喷涌而出。可是,巨大的风声和金属碰撞声瞬间打碎了我所有的希望,我的心情一落千丈。
完了吗?完了吗?!我不断在心中问自己。我在班中狂奔,审视每个人的课桌上有没有钥匙,可一切都是徒劳。我在班中徘徊着,思考着,所有的脑细胞都在此时发力,试图找到逃出“囚牢”的办法。
突然,一个念头蹦出来——撬锁!不行,不行!怎么能撬锁呢?可我有更好的选择吗?干脆明天买一把新锁换上,当务之急是出去排练。说干就干!我把自己的钥匙环拉直,做成铁棍儿,轻插进锁眼,转动,再转动……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出了一头汗,可依然打不开那把结实的锁!一种绝望之情涌上心头……(拉后门、找钥匙、撬锁……一系列疯狂的举动,只是为了冲出教室,参加排练,然而,一切都是徒劳。故事一波三折,细节描写扣人心弦,让读者的心跟着作者一起紧张。)
自己打开锁是没希望了,此时我只能依靠外面的人来“解救”我。我走到窗前,打开窗户朝外看,大概是因为操场上的老杜穿的衣服十分显眼,我下意识地喊:“老杜!老杜!老杜!”我几乎是扯着嗓子用尽气力大声呼喊的,可是,外面的风呼呼直刮,操场上还有阵阵欢笑声,老杜根本听不到我的呼喊!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我独自坐在寂寥的教室中,心想:吕蕌彤,你难道就没有发现我不在队伍中吗?何鑫宇,你出教室的时候还和我说话,难道不知道我没下去排练吗?……渐渐地,我感到一种悲伤,我的存在感就这么低吗?!活生生的一个人消失在队伍里,居然没有一个人发现。教室里的我,开灯又关灯,关灯又开灯,希望有人可以发现我,然而……(作者打开窗户,大声地呼唤同学,把灯开了又关,在心里埋怨好友,这些动作、心理的刻画生动传神。)
最后,我放弃了一切的挣扎。我独自一人,坐在寂静的教室,把头埋在胳膊弯里。世界如此安静,静得我能清晰地听见自己狂乱的心跳声。(作者的心在安静的世界里狂乱地跳动,照应题目,结构完整。)
同学们回班的脚步声渐渐响起,回荡在楼道中,我知道,门打开的一瞬间,他们看到教室里的我,肯定会哈哈大笑。想到接下来我将面对的嘲笑,我把头埋得更低了……
透过文字,我们仿佛能看到小作者疯狂“自救”的举动及一脸绝望的表情。然而,同情小作者之余,我们还是会忍俊不禁,因为这确实是一篇妙趣横生的小文。一个平常的下午,小作者因一个小小的失误错过了一次平常的排练,独自一人在教室熬过一段时间。世界一片安静,小作者的内心却山呼海啸;寂寞的天地里,一个人手忙脚乱。拉后门、找钥匙、撬锁……一系列疯狂的举动,只是为了冲出教室参加排练,然而,一切都是徒劳。文中的细节描写扣人心弦,让读者的心跟着小作者一起起伏,简直像在坐过山车。后来,小作者打开窗户大声地呼唤同学,无果,随后又在心里埋怨好友……这些动作、心理的刻画生动传神。文章虽写的是一出“悲剧”,但哀而不伤,甚至让目睹“悲剧”上演的人忍不住笑出声来。夸张的手法,诙谐的语言,让文章处处闪着灵光。更可贵的是该文很真实,小作者只是记录日常生活中的一次“悲惨”经历,却成就了一篇令人拍案叫绝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