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2 期刊属性解析

1.2.1 期刊定义研究之缺如

期刊的概念、定义是研究期刊问题的逻辑起点。所谓概念、定义,是指人类在认识、改造世界过程中,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对于某种事物共同的本质特征或其内涵、外延进行的归纳、抽象和总结。

在英文中,与期刊或杂志有关的词汇magazine、journal、periodical、serial,它们的含义并不一致。在中文中,既有研究对期刊作出过几十种定义,表述也不相同。例如,《辞海》中将期刊定义为“定期或不定期的连续出版物”;于鸣镝采用列举定义法、属差定义法、发生定义法、目的定义法这四种方法,从不同角度为期刊作了定义 。在有关正式文件里,像《期刊出版管理规定》中将期刊定义为“有固定名称,用卷、期或者年、季、月顺序编号,按照一定周期出版的成册连续出版物”;《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中将科技期刊定义为“具有固定刊名、刊期、年卷或年月顺序编号、印刷成册、以报道科学技术为主要内容的连续出版物”。

对一种事物定义的共识性大小、准确性与否反映着人们对该事物认知的程度。若一种事物形成了边界清晰、表述准确、普遍认同的定义,就标志着人们对该事物认知的成熟。从人们对期刊的诸多定义研究中可以看出,对期刊的多数规定性要素,如定期或不定期、连续或不连续、书报刊是否同源等都曾经或现在还存在争论,如叶继元就曾指出,对期刊下定义“只能从出版形式上找特殊性”,以往定义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从出版形式上抓住期刊的特殊属性 。对这些研究,这里不多作赘述。

总括起来看,对期刊定义及其研究还主要集中在对期刊外在形式上的界定,基本不涉及期刊内涵本质方面,说明对期刊的内涵本质规定性进行揭示、抽象、概括还有很大空间。应该说,从期刊的出版形式特征进行定义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基本能够回答“什么是期刊”的问题,也即从期刊的外部特征或外部特殊属性上回答了期刊与其他出版物的不同,但却没有解决“是什么样”的问题,也即还没有从期刊的内在特殊属性上做出恰当的概括,从而揭示期刊的内涵本质。比如,在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电子期刊或网络期刊大量出现,因介质的变化,期刊外在形态乃至内涵延展都呈现了新特征,如何界定这类“期刊”呢?可见,期刊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且不断演变发展的一种知识信息载体,其内涵、外延的复杂性、丰富性远远超出图书、报纸等载体形式。所以,姚远、陈浩元很早就曾提出要用“泛期刊学” 概念来系统论证期刊这一社会现象。

总之,目前所有主要从外在形式上对期刊所做的定义研究,还没有深刻揭示出期刊这种出版物形态的内涵本质,尤其是在期刊的多重面相及其复杂交叉的属性特征方面,还未发现有较深入的理论研究成果。

1.2.2 期刊的多重属性

事物往往具有多重本质特征,构成事物本质的诸多要素往往会形成多重结构。期刊构成的各种要素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其特殊属性,呈现了丰富多彩的期刊样态、复杂多重的期刊图像。因此,分析归类这些要素,可以发现期刊是由多种内在、外在要素构成的立体有机体。

从哲学概念角度,可以把期刊属性分为内在属性和外在属性。期刊的内在属性是期刊的本体属性,是指由期刊的出版宗旨、出版内容及其服务的读者对象等所构成的本质规定性;期刊的外在属性是由期刊形式规定要素构成的特征总和。下面分别对期刊内在属性和外在属性的有关研究成果进行分析。

关于期刊外在属性的研究成果或规定最为丰富,主流观点集中在我国正式文件的有关表述中:

《期刊出版管理规定》第三十一条规定:期刊须在封底或版权页上刊载以下版本记录:期刊名称、主管单位、主办单位、出版单位、印刷单位、发行单位、出版日期、总编辑(主编)姓名、发行范围、定价、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广告经营许可证号等。第三十二条规定期刊须在封面的明显位置刊载期刊名称和年、月、期、卷等顺序编号,不得以总期号代替年、月、期号。

《期刊出版形式规范》中规定了11个方面: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广告经营、期刊条码、期刊名称、期刊主要责任单位(主管单位、主办单位、出版单位)规定、期刊印刷发行单位、期刊总编辑(主编)、期刊出版标识、期刊版权页和期刊标识性文字。

《报纸期刊质量管理规定》也对期刊出版形式做了与上述基本相同的规定,而且对期刊的这些法定形式要素,从界定、构成、印制位置、字体字号、显示度等,以及具体审批流程、禁止性事项等都做了明确详细规定。其中,除了一部分出版物通用的规定要素,如出版单位、印刷单位、发行单位、出版日期、定价等,其他都是针对期刊的特定项。

以上这些对期刊形式作出的法定确认项,可以归类为期刊的外在属性或管理属性。

如前所述,关于期刊内涵本质研究的成果鲜见,那么进一步开展深度研究的思路在哪里呢?根据期刊要素构成所展现的特殊属性,这里初步提出如下观点,即期刊的内在属性基本可分为功能属性、内容属性和读者属性三个基本向度。

期刊的功能属性是期刊创办和发展过程中,对期刊的办刊宗旨、主要领域、内容表达、形态特征等综合确定的类别属性。如“学术研究”“技术应用”“时政理论或新闻”“行业指导”“教育教辅”“娱乐休闲”“生活服务”“文化艺术”“对外交流”“科普”“文摘”等。

期刊的内容属性是指期刊登载的内容所反映的知识信息体系,也是期刊最本质的内涵属性。其中,每种期刊又有各自领域内更为特殊的内涵,如学术与大众、自科理工与人文社科等。

期刊的读者属性是期刊作为文化产品生产目的的内在规定,也是期刊存在的社会价值属性。如定位于男女老幼、工农军商学等不同读者。

无论是期刊的外在属性还是内在属性,其诸多规定要素尽管逻辑层级不一、一般性与特殊性混杂,但都集合于期刊一身,构建了期刊这个特定出版物的立体交叉影像。认识这一现象和本质,对期刊分类及其发展、管理与评价具有重要价值。 tuY3g/InzwkJBcGjZXcl2jkkDJ2qpbEfj53SBVoyBGPCY2k3J0+Wl8qK1oete6n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