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3 期刊分类体系新建构

确立了期刊分类理论方法的新思路,借鉴已有期刊分类研究和应用成果,我们可以尝试建设一套信息数字技术加持下的分类多维、精准细分、查询便捷、应用性强的期刊分类体系和对应的动态数据库。

2.3.1 按期刊功能定位进行分类

依据期刊的办刊宗旨描述和编辑出版理念,可将期刊的功能定位分为两级:第一级类目为“党政类”“新闻类”“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类”“自然科学学术类”“技术应用类”“行业指导类”“教辅类”“生活休闲类”“文化艺术类”“知识普及类”“文摘类”“年鉴类”及“其他类”计13个类目;第二级、三级类目为第一级类目的细分。具体为:

党政类——指由中国共产党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主办,以党的建设、思想理论宣传、政策或工作指导等为内容的刊物,下分“党的机关刊物类(党刊)”“政府机关刊物类”“党史党建类”“政府公报类”“其他类”5个二级类目。

新闻类——指刊发反映国内和国际政治、财经、文化、社会等新闻性及评论性文章的期刊,下分“时政新闻类”“财经新闻类”“法制新闻类”“社会新闻类”“对外交流类(含外宣)”及“综合类”6个二级类目。

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类——指刊发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成果的期刊,下分“综合类”“专业类”2个二级类目,其中“综合类”二级类目又下分“大学学报类”“党校、行政学院学报类”“社科院(联)综合性期刊类”和“其他类”4个三级类目;“专业类”二级类目又下分“大学学报类”“社科院(联)专业性期刊类”和“其他类”3个三级类目。

自然科学学术类——指刊发自然科学学术研究成果的期刊,亦下分“综合类”“专业类”2个二级类目,其中“综合类”二级类目又下分“大学学报类”“其他类”2个三级类目;“专业类”二级类目又下分“大学学报类”和“其他类”2个三级类目。

技术应用类——指以新的技术、工艺、设计、设备、材料为主要内容,反映专业领域或行业科技应用水平的期刊。下分“工业类”“工程类”“农林牧渔类”“医疗医药类”“其他类”5个二级目。

行业指导类——指面向本行业领域读者,以刊登行业发展动态和指导行业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期刊,下分“财经金融类”“农业农村类”“工商贸易类”“教育科研类”“文化出版类”“体育旅游类”“社会团体类”“公用事业类”及“其他类”9个二级类目。

教辅类——指以中小学学校师生为主要读者对象,用来指导帮助师生从事各科课程教学和学习的刊物。下分“小学类”“中学类”“其他类”3个二级类目,其中“中学类”二级类目下分“初中类”“高中类”及“不限”3个三级类目。

生活休闲类——指面向社会大众读者,以生活服务、日常消费及娱乐休闲为主要内容的期刊。下分“居家消费类”“休闲游玩类”“影视音乐类”“体育健身类”“医疗保健类”“素质培养类”“时尚服装类”及“其他类”8个二级类目。

文化艺术类——指面向社会大众读者,以大众文化消费为主要内容的期刊。下分“文学作品类”“艺术作品类”及“大众文化类”3个二级类目。

知识普及类——指专门普及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社科知识的期刊,下分“自然科学知识普及类”“人文社科知识普及类”和“综合类”3个二级类目。

文摘类——指对原始文献再次编辑加工形成的题录、文摘、索引等内容的期刊,下分“学术类”“大众类”2个二级类目。

年鉴类——指汇辑一年内的重要时事、文献和统计资料,按年度连续出版的期刊。

其他类——指除上述类别之外的期刊。

2.3.2 按期刊的读者定位进行分类

按期刊的主要读者人群对期刊进行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类。

(1)按读者领域,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可分为:

机关及事业单位人员:指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地方各级党组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民政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国家行政机关,各民主党派,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群众自治组织和其他社团组织及其工作机构和事业单位中工作的人员。

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指从事生产、运输中的设备操作人员及相关人员。

农民:指从事农业、林业、畜牧业及渔业生产、管理、产品初加工的人员。

军人:指在国家军事领域工作的人员。

教学科研人员:指从事教育教学及科学研究的人员。

专业技术人员: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

商业及服务业人员:指从事商业、餐饮、旅游、娱乐等领域工作的人员。

学生:指正在学校或其他学习场所受教育的人。此项又下分二级类目:“小学”“中学”“大学”“成人”“其他”。其中二级类目“中学”下设“初中”“高中”“不限”3个三级类目。

宗教人士。

其他。

(2)按读者年龄层次,可分为:

婴幼儿:指0岁至3岁年龄段人群。

学龄前儿童:指4岁至6岁年龄段人群。

青少年:指7岁至17岁年龄段人群。

中青年:指18岁至60岁年龄段人群。

老年:指61岁以上年龄段人群。

不限。

(3)按读者性别,可分为:

女性;男性;不限。

2.3.3 按期刊的内容定位进行分类

参考《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学科分类与代码》(GB/T 13745-2009)、《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等标准,按学科知识体系进行一、二级分类,见表2-2。为了保持与有关标准的衔接,分类类目的排列顺序参照了上述标准的次序。

表2-2 学科分类体系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2.3.4 按期刊的管理维度分类

根据期刊管理含义的各个要件,除了规定项如主管单位类型、主办单位类型、出版单位性质、出版周期等可以作为分类维度外,社会各方面赋予的要素,如国家级的期刊奖,行业或学(协)会的优秀期刊,各种资金资助期刊,评价机构选出的核心期刊、来源期刊、重要转载来源期刊等也可进行特定分类,见表2-3。

表2-3 期刊的管理维度分类体系

续表

续表

以上关于期刊分类方法及分类体系的思考,虽然在理论研究、逻辑架构、实践导向等诸多方面有所创新,但是期刊具有的多元属性和动态变化特点,导致无论从期刊的本体维度(功能定位、内容定位和读者定位)分类,还是从期刊的管理维度(文种、刊期、主办单位类型、出版单位类型等)分类,抑或是复合多元分类,都可能存在诸如类别设置的合理性、类别层级的逻辑性、每种期刊各维度分类标签之间的自洽性等问题。从分类规律看,分类越细,这些问题越突出。因此,构建一套满足覆盖全面、分类科学、层级简明、使用便捷的期刊分类标准体系,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

为了推动期刊分类更加符合日新月异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未来的研究,可以借鉴以上期刊分类理论方法,深入细化分类方案。例如,可按照期刊所刊登论文内容相近学科领域的聚类情况对分类予以补充修正,或建立共被引率矩阵、依据布拉德福定律对分类结果进行校验,或利用大数据技术,从知识点分布、学者研究领域、期刊刊登论文偏好、同类文献引用率等方面,计算出某类期刊的聚类情况等。 G+g5IUforsQb79jkT3cbkdInPqvi3t4bFeJeD6esafd4HFcUXOdZTxV+m5bH6kk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