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肥胖症重在预防,而预防肥胖应包括以下几点。
1.提高认识。充分认识肥胖对人体的危害,了解各年龄阶段易发胖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2.合理饮食。饮食尽量做到定时定量,少吃甜食,多吃素食,少吃零食。
3.坚持运动。平时要加强体育锻炼,多运动,以增加热量消耗,运动与节制饮食相配合是防治肥胖的最好方法。经常参加慢跑、爬山、打拳等活动,既能增强体质,使体形健美,又能预防肥胖。
4.生活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很有必要,每餐不宜吃太饱,合理安排和调整好自己的睡眠时间。
5.心情舒畅。良好的情绪能使体内各系统的生理功能保持正常运行,对预防肥胖能起到一定作用。
除了控制饮食,肥胖人群还需增加运动量,以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
(一)限时饮食
研究显示,限时饮食干预是一种安全、有效且可替代的肥胖管理方案。简单地说就是只在每天8:00~16:00进食,其余时间不进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其实只要将晚餐时间提前一些就行,较好遵守。
(二)控制饮食
要调整膳食结构,控制总能量及脂肪供能比,控制盐和含糖饮料的摄入。建议能量摄入每天减少300~500千卡,严格控制油和脂肪摄入,适量控制精白米面和肉类的摄入,保证蔬菜、水果和牛奶摄入充足。减重速度以每月2~4千克为宜。
1.控制肉食摄入量
肉食的摄入总量通常一天不该超过125克。猪肉的热量很高,应尽量不吃,可以用去皮鸡肉、兔肉、鱼虾等代替猪肉,这些肉类的脂肪含量都比猪肉低。
2.减少谷物的摄入
谷物是中国人吃的热含量最大的一类食物,故减肥者要减少谷物的摄入量。比如,一天吃6碗(约300克)米饭才感到饱,减肥时就应该减少到一天吃3~5碗。
糙米、荞麦、燕麦、玉米、全麦粉、小米、小豆、绿豆等粗杂粮,在谷物类食物中至少应占一半的比例。还可用土豆、红薯等薯类食物代替一部分的米面主食。4份土豆或红薯具有的热量大致相当于1份谷物。
3.多吃蔬菜
蔬菜不仅饱腹感强,还能提供身体需要的矿物质与维生素。一天摄入蔬菜的量最好达到500克以上,能生吃的尽量生吃。萝卜、芹菜、菠菜、胡萝卜、蘑菇、海带、黄瓜、竹笋应是胖人首选和常吃的蔬菜品种。
4.少摄入油脂
油脂每天的食用量最好不超过15克。油条、炸茄盒、炸藕盒、炸元宵、炸糕、炸春卷等油炸食品的热含量可能超过食物本身热含量的一倍,甚至数倍。花卷、油炒饭、酥饼、千层饼等含油多的主食,热含量也大,应尽可能少吃或不吃。
(三)运动
除了在饮食结构、进食时间上下功夫,运动同样是必不可少的。运动不仅能让人减肥,而且能够提高人的免疫力。对于肥胖人群来说,选择合适的运动种类和强度非常重要。建议超重或肥胖的人每天累计达到60~9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每周5~7天;抗阻肌肉力量锻炼隔天进行,每次10~20分钟。运动要量力而行。可选择快走、慢跑、游泳、骑车、球类等运动。运动量的增加要循序渐进。
(四)补充益生菌
有研究发现,益生菌干预后的受试者表现出了体重或脂肪量的减少。一些特定的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菌株表现出良好的抗肥胖特性。
(五)保持心理健康
保持心理健康,能增强自信,缓解压力与抑郁、焦虑情绪,可提高减重效果和生活质量。
消瘦人群应适当增加能量的摄入,重视谷物的摄入,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定时定量进餐,适当加餐,适量活动,调整身体机能,监测体重,逐渐将体重增至正常范围。
(一)适当增加能量的摄入
增加能量的摄入量才能增加体重,因此消瘦人群要适量增加主食、肉类和油的摄入量,简单地说就是增加食物的量。食欲不佳者可以从每顿饭多吃“一两口”做起,日积月累,逐步增加食量。注意要在平衡膳食的基础上适当增加食量,尤其是高能量的食物。
(二)重视谷物的摄入,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
消瘦人群要坚持以谷物为主,谷薯类食物所提供的能量应占膳食总能量的一半以上。一日三餐都要摄入充足的谷类食物,每天不低于250克。在谷薯类食物充足的前提下,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如鱼、禽、蛋和瘦肉,优质蛋白每天的总摄入量不低于120克;奶制品要达到每天300克;大豆及豆制品每日摄入量不低于15克。
(三)定时定量进餐,鼓励加餐
健康的饮食方式有助于营养均衡。三餐按时吃,进餐时间适宜,早餐所用时间以15~20分钟为宜,午餐、晚餐以30分钟左右为宜。三餐的能量占比分别是20%~35%、30%~40%、30%~40%,切忌暴饮暴食。良好的就餐环境,不仅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还可愉悦身心。另外,零食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素,注意适量食用。
(四)适量活动,调整身体机能
消瘦人群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强度,坚持每天运动,可以从低运动量开始,逐步达到充足的身体活动量,如充分利用下课期间、放学后的时间进行锻炼。将身体活动融入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尽量减少久坐的时间。要根据天气和身体情况调整当天的运动量,补充水和盐,注意运动安全等。
(五)监测体重,逐渐增至健康体重
体重的变化能反映出长时间或短时间内营养状况的变化,推荐1周至少监测1次体重,如果长时间体重没有增长,说明进食量还不够,应该适当调整进食量,要根据体重的变化及时调整食量和能量的摄入。条件允许的话可定期测量身体成分,了解身体肌肉量和脂肪量的变化。男性体脂维持在15%~20%为宜,女性体脂维持在25%~30%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