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爱的孩子:
今天爸爸要给你们谈的是,永远要做与自己能力相匹配的事情。
记得小时候爸爸学过一篇文言文《伤仲永》,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所作。文中大意是,方仲永自幼通达聪慧,比一般的孩子要优秀得多。但由于父母将年幼的他作为赚钱的工具,致使他学业荒废,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庸庸碌碌一生而无所成。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一个人的人生起点不能决定终点,即使起点再好、平台再高,如果不好好加以利用,起点反而可能成为他人生路上的羁绊。《红楼梦》中的薛蟠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人物,他是“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中的薛家后人,整日里游手好闲、花天酒地、称霸一方,为了争抢甄英莲,打死冯渊不说,还依靠家族裙带关系,逍遥法外,殊不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书中虽然没有明确交代其最终的结局,但肯定也好不到哪里去。从薛蟠后来娶了悍妇夏金桂为妻的姻缘来看,他的结局可想而知。
当今社会中也有很多人不好好利用自己既有的条件努力学习,荒废学业,最终一事无成,成为一个个现代版的“方仲永”。更为可怕的是,其中有很多人还如同薛蟠一样嚣张跋扈,惹出很多祸事来,最终受到法律的严惩。更有甚者,还害得父母受牵连。
无独有偶,最近全国各地出现了很多“学二代”神童的故事。一个小学生居然完成了原本要经过数十年高等医学教育才能完成的高难度实验,还拿了大奖。要知道,在美国高等教育中,学生淘汰率最高的学院就是医学院。学好医学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经年累月艰苦跋涉,还需要热爱医学且有很高的悟性才行。现代临床医学之父威廉·奥斯勒说过:“医学是一门不确定的科学和可能性的艺术。”不确定性与可能性的交织,就决定了学好医学的难度。在这件事中,爸爸和同事开玩笑说,看来你们医学博士也就是小学生水平而已。毋庸置疑,一个刚刚接触基础知识的小学生,不可能学懂这些“高深”的医学知识。而不可思议的是,居然是他学医的父母代替他完成了项目。最终这一“丑行”被人曝光。
孩子,这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将对一个人的成长起到非常坏的作用。一旦投机取巧成为一种习惯,这个人就会把不劳而获当成理所当然,再也不能踏踏实实沉下心来做事情,不再把好好学习当作成长的原动力,这样不仅能力得不到锻炼,不能承担重任,还会习惯于推诿塞责,久而久之就失去了人们的信任。
亲爱的孩子,你们虽然算是“学二代”,但在你们的成长过程中,爸爸妈妈绝不会帮着你们做出与你们能力不匹配的事情。在人生的每个阶段,你们做好该做的事情即可,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不要想着一口吃成个胖子,须知“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我们也不会过早地把你们暴露在聚光灯下,让你们参加那些没有意义的“童星”拉票活动,承受不该承受之重,虚荣地套上与能力不匹配的光环。因为那样做容易让你们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沾沾自喜,迷失自我而不自知,久而久之会让你们丧失奋斗的动力和勇气,朝着通往平庸的道路狂奔而去。
孩子,请记住,凡事都要靠你们自己,不要总是幻想着不劳而获,别人也不会平白无故地帮助你们,能使自己变强大的只有你们自己。就像爸爸妈妈会在学习的方法上给你们指导,会在时间管理上给你们约束,会在生活问题上给你们帮助,但永远不会在此之外给你们提供“捷径”,更不会帮你们取巧,不会让你们滋生“等、靠、要”的惰性思想。
做与自己能力相匹配的事,就是要坚信天道酬勤,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不要老想着走捷径、占便宜、弯道超车等。还是以学习为例,爸爸可以原谅你们某一次的考试成绩平平,但绝不允许你们为了取得好成绩而失去原则。不能为了获取高分作弊,因为成绩只关乎能力问题,而作弊则涉及诚信问题。诚信是立身之本,是一个关乎人生大道的重要命题。从长远看,一个人没有诚信,终将失去一切。
孩子,在人生的征途中,要做与能力相匹配的事,就是不要妄自尊大,不要骄傲自满,要谦虚谨慎、审慎低调,知道自己的知识和理性是有限的,无知是无限的,欲望也是无限的,要能克制这种无知和欲望。今后,你们对于已知的领域要尽量做好,已知的未知领域要通过好好学习来掌握,未知的未知领域要始终保持敬畏,绝不盲目涉足,更不盲目地去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
爱你们的爸爸
2020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