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正式施行,标志着爱国主义教育步入了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的法治领域。本法旨在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为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供法治保障,凝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爱国主义精神有着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它是一个民族最珍贵的精神财富。它熔铸于传统文化的基因里,烙印在中华民族的灵魂中,彰显高尚的道德理想与人文情怀,代表着个人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
爱国主义精神体现在对祖国的关注和热爱上。我们应该时刻关注国家的发展和进步,积极参与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无论是在经济、科技、文化还是在其他领域,我们都应该努力做出自己的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同时,爱国主义精神也体现在对祖国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上。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应该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无论是在家庭、学校还是在社会中,我们都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以实际行动践行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具有时代性和道德性。爱国主义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文化背景下会有不同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爱国主义精神是一种道德情感和行为准则,它体现了个人对祖国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基本特点,而践行爱国主义精神正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高中生要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内涵,增强对祖国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以“爱国”为主题的作文,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立意。历史与文化传承:探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强调对祖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思考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如何将个人的理想、追求与国家的繁荣发展相结合。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深入挖掘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内涵,探讨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弘扬和传承这些精神。国家的发展与责任:从国家的发展和青年的责任角度出发,思考如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爱国情感的培养:思考如何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国家认同感。国际视野与民族自豪感:在全球视野下审视中国的发展,展现对祖国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批判性思维与理性爱国:反思盲目的爱国主义,倡导理性、客观、全面的爱国观念。
我们应该深入学习和领会爱国主义精神,积极参与到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精准押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为国之道,在于利众。利众之本,必学德能。
——朱熹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一个人只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有一颗爱国之心,就什么事情都能解决了。
——冰心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这是一道材料类作文题,材料由三句话组成。审题立意的关键在于理解这三句话的内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第一句话,指出“为国”“利众”“德能”之间的关系,指出了国家发展与群众、品德之间的重要关系。要治理好国家,需要有为人民大众谋福利的胸怀和极高的道德修养。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第二句话,表现了个人为国家和民族而奋斗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广大青年要博览群书,全面发展,努力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为富国强民而不懈努力。这句话强调个人以为祖国发展而努力奋斗为目标。第三句话,直接指出爱国主义精神的功用,指出爱国主义精神在个体生命中的积极影响,在生命旅途中,只要树立爱国主义的信念,一切艰难困苦就都可迎刃而解。总结这三句话,可以得出,个人要具有爱国主义情怀,树立爱国之志、崇高的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爱国主义精神能给人带来巨大的精神力量,让人战胜困难。写作时,可以挖掘这些材料的内涵。文体更适合选择写议论文。
可参考以下立意角度:
修身立德是前提,当代青年应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进而达到丹心报国的目的。写作时,先阐明当代青年如何修身立德,再指出丹心报国的具体做法。也可以结合当下时代背景,反思盲目爱国行为,倡导理性、客观、全面的爱国观念。
树立爱国之志,从如何落实到实践中展开说理。可以细数各行各业为祖国做出贡献的杰出代表,体现爱国要落实到实践中。从行业翘楚到当代青年,明确青年的担当与使命。
爱国是件很宏大高远的事,怎样落实到生活实践中?生活中哪些行为是爱国,哪些不是爱国?可以选取日常生活中一些人的爱国举措,进行剖析对比。从这个角度剖析说理,角度虽小,却能将爱国之理分析得具体深刻。
将爱国与强国的关系分析透彻,二者相互依存,有了爱国的精神信仰,强国的目标才能实现;而强国目标的落实,正是源于践行爱国的精神信仰,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从读书、立命、强国三个角度,逐层递进,展开说理。从材料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深化读书的内涵。“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明理,而后为民立命,造福人民,最后建设祖国,助力强国梦,三者环环相扣,步步深入,让说理言之有物。
立意角度 修身立德,丹心报国
红色是血脉里永不褪色的赤诚,红色是蓝天下迎风飞扬的旗帜,红色是照耀汗青的精忠,红色是祖国母亲的颜色。青年当以赤诚之心筑起坚实的堡垒。
“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修身是治天下的前提。修身可端正自己的品行,锤炼意志,磨炼人格。纵观历史上的伟人,周恩来的修身要则,朱德的勤俭格言,无不是修身正己的行为,他们将品格刻入骨髓。前承先贤伟范,后开余辈高风。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我们今天的行动,是中国美好未来的先声。”青年的模样便是国家的模样,正如朱熹所言:“利众之本,必学德能。”我们要修炼个人品格,提升自己的能力,学习先贤身上的德能,向伟人借力,乘风上青云。以德能利众,修身正己以自强。
修身正己是一切行动的前提。少年当立志为国家,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们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无限的奉献。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志,从中可见其拳拳爱国之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不仅是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升华,也是对时代精神的体现和拓展,是激励青少年拼搏奋进的强大动力。我们亦要以赤诚之心来爱国,正视国家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做到安不忘忧,盛必虑衰,从周恩来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个人力量。
丹心映国永不变,赤诚热血壮山河。处在三观极易动摇的青少年时期,我们深知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拒绝不良文化的污染,树立爱国情怀。不盲目崇洋媚外,应支持国货品牌。有些不良商家打着“进口”的幌子,盲目抬高海外品牌的信誉,打压国货品牌。我们应当擦亮双眼,用智慧去明辨,切莫盲目跟风,更应以丹心映国,慧眼识珠,识破不轨之心,树立爱国精神,以赤诚热血壮我民族!
四十余年筚路蓝缕,七十五载长歌未央。从风雨飘摇的觉醒年代到如今的新征程,灿烂光辉的背后,一代代仁人志士以拳拳爱国心呕心沥血,不断奋斗。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亦将牢记使命,弘扬爱国之志,身体力行书写爱国新篇章!
习作从修身立德到立志报国展开说理,从正反面辩证分析立志为国不仅要提升自身知识水平,还要慧眼明辨,不崇洋媚外。修身立德是前提,立志报国是目的。行文紧扣新时代青年的身份,体现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说理层次清晰,有思辨性。
立意角度 心系祖国,躬自实践
回望历史的漫漫硝烟,一览今朝的奇迹蓬勃。在中国的沃土上,奇迹无时无刻不在发生。那么,为什么奇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呢?
“一个人只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有一颗爱国之心,就什么事情都能解决了。”冰心先生一语点醒梦中人。丹心从来系国家。
中国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正是因为有无数的青年胸怀爱国之心,不计生死,前赴后继。试看当年,不满19岁的陶伟参加抗美援朝,在对敌空战中,近距离击落敌机,创造“空中拼刺刀”的战例,激励着一代代空军官兵搏击空天,守卫长空;且看今朝,刘宸怀一腔热血,“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主动请缨,前去戍边,燃烧丹心,照耀中华。
我辈青年更应以丹心报国,扛起新时代的使命担当。青春不以山海为远,志愿只向国家未来。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服务人民、奉献祖国是我们的人生方向。
中国之所以拥有今天的模样,离不开企业的爱国情怀。“滔天巨浪方显英雄本色,艰难困苦铸造诺亚方舟。”华为作为中国科技的中坚力量,无时无刻不牢记科技强国的使命。从技术被封锁到5G领跑全球,华为拼搏了近30年,最终创造了奇迹。无独有偶,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挎着小绿包,骑着小绿车,翻山越岭,只为传达远方的信息,他们就是中国邮政。只要人民需要,他们永远准时送达。传邮万里,初心如磐,他们永远做人民幸福生活的缔造者。殷殷之情俱系华夏,寸寸丹心皆为家国。
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对时代进步有着深切的体会。我们目睹了港珠澳大桥的顺利通车,通过“中国天眼”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太空美景;我们见证了现实版的“嫦娥奔月”“夸父逐日”,并且在太空中有了自己的天宫。一个又一个奇迹的背后,正是无数胸怀丹心、志于报国的科研工作者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努力付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中国青年”是我们共同的名字!
“新故相推舒画卷,丹青妙手向翠峰。”中国青年生逢盛世,重任在身。一片丹心系国家,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中国还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呢?
习作紧扣材料立意,由心怀爱国情,努力奋斗实现报国志的角度展开说理。从青年个体到中国企业,再到吾辈青年,细数一群怀丹心、拥报国之志的青年人,用实践书写中国奇迹的事迹,体现爱国主义精神薪火相传,当代青年勇担使命与责任,一片丹心系国家的精神风貌。
立意角度 明爱国行为,应理智爱国
时代千变万化,唯有国人的一腔爱国热情不会改变。前有钱学森舍高薪毅然回国建大业,如今,吾辈青年也当以赤诚报中华。
何谓以赤诚报中华?上刀山下火海?非也,我们尽自己所能报效国家即可。周恩来曾在少年时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大志向,这对于少年时的他来说,便是力所能及的事了。而我们能够把当下自己所处这个阶段的事情做好,便是以赤诚报中华。冰心曾说:“一个人只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有一颗爱国之心,就什么事情都能解决了。”这便是说,一个人只要内心装有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以赤诚报中华,要以德能立己身。朱熹曾言:“为国之道,在于利众。利众之本,必学德能。”以赤诚报中华不是空口白话,而是以学识充实己身,理智爱国。曾经有一段时间,一些人掀起了“爱国”热潮,看见街上外国品牌的汽车就合力砸烂它们。而这不仅损害了车主的利益,更是披着“爱国”的华丽外衣的犯罪行为。爱国,并不是披着“爱国”的外衣做违法犯罪的行径!修养自己的德与能,在国际交往中展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才是真正的爱国。
以赤诚报中华,须付诸行动,方能马到成功。古人云:“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沉寂多年的国货品牌再次登上头条,却不仅仅是因为产品质量好,而是因为企业背后的爱国行为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英雄”钢笔打破了国外公司垄断的技术壁垒,让中国开始有了自己的钢笔。曾经打出经典广告“牙好,胃口就好,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的六必治牙膏,其前身“同昌行”在九一八事变后资助了辽西7 000多元的物资。尽管和平年代已经逐渐淡去一些企业家的痕迹,但他们在当时那个年代所展现出的赤诚报国之心,是岁月无法抹去的。所以,如今“国潮”再次席卷而来,无疑为国货带来了一个崛起发展的机会。事实证明,以赤诚报国,前路将会一马平川。
以赤诚报中华,吾辈必竭尽所能。每个人都在以不同的方式报答祖国的哺育之恩。企业家在国家有难时提供经济支援,国家的背后永远有人民的支持。战士们在边防不畏严寒酷暑,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保家卫国。每个人都在以不同的身份回报祖国,不啻微芒,终会造炬成阳。
吾辈当以赤诚报中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作围绕“以赤诚报中华”的观点,从尽己所能、以德能立身到付诸行动三个角度阐述具体措施,说理条理清晰。同时,指出不要盲目爱国,爱国需要理智,应立足国际视野,展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剖析深入,思想深刻。
立意角度 爱国是精神信仰,强国是终极目标
“每个人都做好一件事,拼起来就是伟大祖国。”华为总裁任正非如是说。每一个中华热血儿女,每一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奋斗者,无不深爱着脚下的这片土地。每个中国人都要为国绽放,怀爱国之心,走强国之道。
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都在用爱国之心逐强国之梦。看往昔,陆游怀揣拳拳报国之心,铁马冰河入梦来,壮心未与年俱老;岳飞精忠报国,三十功名尘与土,只为收复故土,统一祖国;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志在收拾旧河山,满腔赤诚。看而今,人文素质教育先行者杨叔子院士,国家缺什么就学什么;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志;张伯苓幼子张锡祜血洒长空,以身殉国。他们并非仅存在于电影中的超级英雄,他们以一颗炙热的爱国心,怀报效祖国之志,走强国之道。
爱国之心是走强国之道的精神动力。没有信仰的人如同行尸走肉,只会被时代淘汰。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中国人,在追寻强国之道的路上,明确心中的信念是重中之重。而那信念,正是埋藏在心底的、自古以来中华儿女都有的爱国之心。正如冰心先生说的那样:“一个人只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有一颗爱国之心,就什么事情都能解决了。”怀爱国之心,方能在强国之途中一帆风顺。
走强国之道才能将爱国之心落到实处。要想走好强国之道,必修德能,将自身的德能提高方能利众,所以德能为利众之本,利众则是爱国之心的体现。如果你只有一腔热血,却不行动,那么爱国之心只是空谈。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爱国梦,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强国路。在风云变幻的时代,要抓住变中不变,实现强国梦。
当代青年生于太平盛世,变化的是时代风貌,始终如一的是激荡在心中的爱国情。我们应在比拼赶超中提升自我,从跟跑、并跑到最后实现领跑。我们也应该“站在天安门上看问题”,做到心怀天下;“在田间地头找感觉”,做到心系百姓,不断学习强国之道,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不如意时,善给人生“打补丁”,面对荆棘,挺起脊梁走下去。
让我们怀爱国之心,走强国之道,为了心中的信念,也为脚下这片深爱的土地!
习作从爱国与强国的关系展开说理,指出爱国之心是强国之道的精神动力,走强国之道才能将爱国之心落到实处,将爱国与强国的关系剖析得具体而深刻,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
立意角度 饱读诗书,为民立命,心系祖国
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要不负韶华,发奋读书;敢于为民立命,造福桑梓;在盛世之中,永追随红旗前进。
拂去旧时代的尘埃,向新时代挺进。“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祖国的发展与吾辈青年的奋斗密不可分,我们需要心怀诗书,心系群众,心念祖国,在这繁华盛世中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腹有诗书,追随红旗,为中华之富强而读书!
遥想当年,少年时的周恩来曾宣告自己的梦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曾鼓舞多少仁人志士投入读书中,在书的海洋里去寻找救国的道路。如今的中国,目标是富强,是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或许这条道路很艰难,但我们要有鲁迅弃医从文的毅力;或许这条道路很崎岖,但我们要有程开甲报国何止一甲子的勇气。“腹有诗书气自华”,有了知识,才会有建设富强祖国的力量。
为民立命,追随红旗,为人民幸福而奋斗!
德为治国之本,而为民服务是德治的体现。无论是在抗战时期,还是在新中国新时代,以人民群众的安全与幸福为首要任务,一直是我们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的底线。共产党员将人民看作自己的生命。我们有“人民的好公仆”孔繁森同志,有好书记焦裕禄,有心如一团火的张秉贵同志……他们始终关心民生,为民造福,是我们的榜样。
以书蕴养浩然正气,以造福人民为己任,追随红旗,立马昆仑!
面对这百年难得的繁华盛世,吾辈青年不应以所谓的“佛系”去掩盖自己的懒惰,我们应该行动起来,抓住机会,奋力拼搏,勇攀高峰。在学习时,不忘社会实践,敢于为祖国奉献青春。不论何时,始终要有拳拳爱国之心,在党的领导下一同建设祖国。
冰心先生曾说:“一个人只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有一颗爱国之心,就什么事情都能解决了。”是的,我们应始终怀有爱国之心,发奋读书,为人民服务,在阳光之下追随红旗奔跑。让我们携手,用爱国热情,用浩然正气,一同建设强大的祖国!
习作从读书正己、立德为民、立志为国切入,逐层深入,展开说理,条分缕析,思想深刻。以追随红旗为目标,点明爱国信仰,说理大气,切中现实,全篇充满了浩然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