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7.安家落户

欢欢、喜喜一进家门,就欢唱起来。

杨桂花激动了很久,心情才缓缓平静下来。她把喜喜放到亮亮的手掌上,说:“它们该吃点东西了。”

说罢,她转身到堂屋里端出一小碟黑芝麻和一小碟小米,俯身往地上一摆,欢欢、喜喜“噌”地跳下来,嘴巴啄个不停。眨眼工夫,吃个精光。

亮亮笑着说:“以前没见过它们吃这么快这么多,肯定是好几天都没咋吃东西了。”

杨桂花抿嘴一笑,想说它们以前吃好东西多了,总爱挑三拣四的,身在福中不知福,偏要飞出去找罪受,找苦吃。这下好了,知道在哪儿生活幸福。但话到嘴边,又咽进肚里,只怕它们听出话意不高兴,再飞走可咋办?

欢欢、喜喜伸着脖子饮了一会儿水,歪着脑袋,像从前一样,嘴巴左一蹭,右一蹭,擦得干干净净的。

之后,欢欢、喜喜飞落到他们的肩上,吻他们的脖子,吻他们的脸庞……真是一腔相思情,尽在热吻中。

“哎哟——”

亮亮惊叫一声,说:“妈,欢欢屙屎屙到我脖子里了!”

“哎呀,真是个不长记性的东西。总是想在哪儿屙就在哪儿屙,咋说都记不住。”杨桂花忙从衣兜里掏出纸巾,边擦边说,“快把它放下来。”

“妈,它们吃饱了,喝足了,赶快把它们装进笼子里,别让它们再飞跑了。”亮亮不放心地说。

说来也怪,话音刚落,欢欢在地上叼起一根细线,喜喜在地上叼起一根干草,双双飞到院子里的冬青树上。

“啊!!!”

杨桂花和亮亮不由得吃了一惊,心“咚咚咚”地跳着,立时紧张不安起来。

亮亮忙叫道:“欢欢、喜喜快下来啊,快下来啊!”

杨桂花用温和恳切的口气说:“欢欢、喜喜,上树干吗呢?快下来吧!”

欢欢、喜喜不作声。

不一会儿,它们飞落到瓦房上,欢欢叼了一截旧麻绳,喜喜叼了一根干柴棒,又一起飞到了冬青树上。

奇怪,它俩到底唱的是哪出戏?

杨桂花不声不响地走到树下,仰头仔细观望,只见欢欢、喜喜一个用嘴在两个树杈之间缠线,一个用嘴摆放干草和小木棒。

杨桂花恍然大悟,舒了一口气,笑道,“原来它们在树上建新房呢!”

亮亮听罢,仰头望了望,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他长出了一口气,迷惑不解道:“鸟笼不是它们的房子吗?为什么还要再建新房?”

杨桂花含笑解释道:“欢欢、喜喜将来要生儿育女啊,鸟笼满足不了它们的要求。它们住在树上,能呼吸新鲜空气,沐浴明媚阳光,自由地飞翔,和大自然融为一体,这是鸟们的天性,也是鸟们独有的生活特性。它们永远和人类一道,共同守护地球这个家园。”

亮亮点了点头,关心地问:“它们住在树上会飞走吗?”

“不会的!”杨桂花肯定地回答,“以后它们就要在这棵树上安居乐业了。即使飞出去了,也会很快回来的。”

“啊,太棒了!”亮亮欢呼着蹦起来。

说话间,欢欢、喜喜一直在不停地来来往往地叼运着“建筑材料”。

“欢欢、喜喜,下来歇会儿吧!”可任凭亮亮喊破嗓子,欢欢、喜喜仍不理不睬地忙碌着……

早饭后,亮亮高高兴兴地背着书包上学去了。

杨桂花站在院子里,目光追逐着欢欢、喜喜来来往往,忘却了疲劳,忘却了烦恼,心里生出一种说不出的高兴。

过了一会儿,欢欢、喜喜飞落到地上,吃了一些食,饮了一些清水之后,飞落到她的左右手心上,嬉戏着,欢唱着……

又过了一会儿,它们又飞到瓦房上面叼干草、细木棍儿什么的。

中午放学后,亮亮在校园里给同学们发布新闻:“今天早晨,我的好朋友欢欢、喜喜,又飞回来了!”

“真的吗?”小胖用质疑的目光望着他,“不会又是骗人的吧?”

“骗你是小狗!”亮亮斩钉截铁道。

“哦,太好啦!”晨晨欢喜道,“早就想一睹它们的风采了。”

“好什么呀好?”小胖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走,这会儿咱们过去瞅瞅,看是真还是假!”

“走,过去看看。”同学们齐声道。

当下,亮亮领着十几个同学一路小跑,向自己家奔去。走到院子门口时,欢欢、喜喜扑棱着从树上飞落到亮亮的肩上,用嘴吻他的脸。

同学们见此情景,开心地笑了。

“嗬!真好玩。过来也亲亲我吧!”小胖伸手要抱欢欢,不料被它扭头啄了一下,“哎哟,这小东西还咬人呢!”

晨晨笑着,伸手抱住了喜喜,也被它啄了一下,忙缩回手,揉了揉,说:“这家伙,真厉害!”

同学们一个个试着抱欢欢、喜喜,无一不被它们啄。

亮亮笑着说:“头回生,二回熟,三回是朋友,以后见面多了,它们就不啄了。”

小胖嘿嘿笑着,用手捏了捏欢欢的嘴,说:“像骨头一样硬,难怪啄一下像针扎一样疼。”

欢欢瞪他一眼,扑棱飞到冬青树上,喜喜也跟着飞上了树。

同学们下意识地仰起头,目不转睛地望着冬青树。

这时,杨桂花从堂屋里走出来,喜气洋洋地说:“同学们,都进屋里坐吧!”

同学们异口同声道:“不了,我们看一会儿就走了。”

杨桂花微笑着点了点头。

“杨老师!”晨晨说,“欢欢、喜喜真逗啊,您给我们讲讲它们吧!”

“好!”杨桂花笑吟吟地向同学们介绍了白头翁的生活习性、栖息环境、保护级别等。

最后,杨桂花深情地说:“白头翁双宿双栖,好不恩爱。中国传统文化里的‘白头偕老’一词,就是从这里来的。宋徽宗曾作画《腊梅山禽图》,画的是一对白头翁在梅枝上相互依偎,并附诗赞道:山禽矜逸态,梅粉弄清柔,已有丹青约,千秋指白头。”

“啪啪啪……”同学们听罢,情不自禁地热烈鼓起掌来。 Xo9Ma7hBpyqZN3YiijJXOixiZNblm4TiPghaJNAaCpeidCmlO6V36AMFT/VS8WO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