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斯巴达克:“整个古代史中最辉煌的人物”

战争是军人的试金石,为谁而战又是军人道德的试金石,凡是为大多数人的利益而战且战绩赫赫的人,都会在人类历史上金光灿灿。

斯巴达克

公元前73年,在意大利中心地带爆发了以奴隶为主,并且有贫苦自由民参加的起义。这是罗马历史上出现的最大的一次奴隶起义。起义的领袖就是这位斯巴达克,他领导的奴隶大起义,极大地震撼了古罗马奴隶主的统治。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评价斯巴达克是“一位伟大的统帅,具有高尚的品格,为古代无产阶级的真正代表”,“是整个古代史中最辉煌的人物”。列宁称赞他是“大约两千年前最大一次奴隶起义的一位杰出的英雄”。斯巴达克原是位于希腊北方的色雷斯人。色雷斯地处巴尔干半岛、爱琴海和黑海之间。罗马人一直把色雷斯人称为“蛮族”。在斯巴达克身上集中体现了色雷斯部落人民酷爱自由、独立、勇敢、顽强的特点。他智慧过人,足智多谋,组织指挥能力超群。在一次反对罗马入侵的战役中,斯巴达克被罗马人俘虏,罗马人见他气度不凡,力大无穷,就把他送往意大利卡普阿城的角斗场训练学校当角斗士。斯巴达克不堪忍受这种惨无人道的角斗士生活,于公元前73年,在卡普亚角斗学校秘密组织受过训练的200多个角斗士准备起义。后因起义计划被一个叛徒出卖,斯巴达克只好带领78个角斗士提前行动,他们用菜刀、木棒、铁叉作武器,杀死了看管他们的奴隶主和卫兵,冲出学校。当他们路过另一个角斗学校时,那里正在运送几车角斗武器,他们缴获了这些武器,并用这些武器武装了自己,然后向南奔往维苏威山(当时的维苏威还是一座活火山,斯巴达克起义150年后它才第一次喷火),建立了起义营地,斯巴达克被推选为起义军的领袖。斯巴达克组织和指挥起义军在山上进行紧张的军事训练,不间断地袭击小股罗马军队,夺取奴隶主庄园的武器、粮食。在斗争中,起义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很快就达到了1万人。

公元前71年,斯巴达克移军南下意大利,由于事前应允把起义军运过墨西拿海峡的海盗背信弃义,使斯巴达克的计划无法实现,只好率兵北上。同年冬,就在斯巴达克准备北上的时候,被罗马军队堵住,使起义军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斯巴达克冷静地分析了当时的战情,认为此时正值隆冬,起义军粮草不足,既不宜打持久战,也不宜猛打硬拼。为了尽快冲出封锁线,斯巴达克立即改变作战方案,采取了反常的军事行动。他利用大雪纷飞的夜晚,命令士兵在靠近敌军的地方,燃起夜火,吹起笛子,敲响皮鼓,跳起各部落的舞蹈。按照当地古老的风俗习惯,奴隶们在死前都要进行一次营火晚会。因此,迷惑了敌人,使敌军官兵误认为斯巴达克及其所属官兵正在准备自杀,因而放松了对其行动的警惕。斯巴达克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带领起义军身披白色羊皮,在雪中前进,接着,他们用携带的木料、冻土等,在敌人不备的地方填平壕沟,冲出封锁线,又奇迹般地出现在意大利平原上。

在斯巴达克领导起义之初,罗马正在西边的西班牙和东边的小亚细亚持续地进行扩张战争,对意大利本土上的奴隶起义只能进行小规模的讨伐。凭借斯巴达克的机智与勇敢及指挥若定,起义军屡屡击溃了前来镇压的罗马军队,甚至连敌人的司令官也被生擒活捉,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至公元前72年,斯巴达克率领的起义军已扩大到10余万人,声势浩大,威风大震,很快占据了意大利南部的大部地区。

斯巴达克所领导的奴隶起义军对罗马统治者的威胁越来越大,罗马统治集团如坐针毡,惊恐不安,执政者下定决心,派两个军团前去镇压。面对强大的敌人军队,起义军内部人心惶惶,众说不一。斯巴达克审时度势,根据敌人的兵力部署情况,敏锐地认识到敌人前后夹击之势的战略意图,从军事利弊上进行了精心的分析。他认为,敌军前后夹击,对起义军十分不利,但敌军轻兵冒进,兵力分散,又为起义军创造了有利条件。如果以集中对分散,就会变不利为有利,一口一口地吃掉敌军。在斯巴达克的巧妙指挥下,起义军不仅没有被镇压,反而在胜利中再一次得到壮大,发展到12万人。当起义军进军到达意大利北部摩提那城时,山南敌军首领贾息斯率领一万多装备精良的部队前来狙击,被强大的起义军一击即溃。斯巴达克并没有满足于一城一域的战绩,也没有占城为王的举动,而是出人意料地放弃原来的计划,带领12万起义军挥戈南下。斯巴达克的这一举动使罗马帝国立即处于紧急状态,迅速派遣新任执政官克拉苏统率4万精兵前去征伐。克拉苏为了防止起义军袭击罗马城,将几个军团部署在罗马城外东面的皮塞嫩边境上,依靠有利地形,准备在那里与起义军决战。然而,斯巴达克却机智地避开了罗马城,率军继续南下。克拉苏发现自己扑了个空,急命副将穆米乌斯引兵追击。斯巴达克见穆米乌斯孤军深入,求功心切,遂抓住他的这一弱点,杀了一个回马枪,大败穆米乌斯。为了摆脱克拉苏军的继续追击,斯巴达克命令起义军把一批辎重和物资扔在大路上做诱饵,乘罗马士兵抢夺物品之时,突然率军反击,一举将敌歼灭。斯巴达克的足智多谋和用兵如神,让时人折服,为后人称颂。

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起义军处于困境,在与罗马军队的决战中,斯巴达克身先士卒,勇猛杀敌,不幸被敌人的镖枪刺中,只好下马步行与敌搏斗。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屈下一支膝,举盾向前,还击来攻之敌,直到与敌同归于尽”。 +y5If8002/OLKoqYXYu24tWaK8sW/KUob2n5DwPfaHFIrGnnHbd7DnUhpoLp6F+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