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术是战斗的艺术,战略是战争的艺术”。一位战略家,不仅要具备取胜于战斗的勇气与机智,而且要有取胜于战争的雄才大略。马尔伯勒(也有人把他译为马尔巴勒)是近代战争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常胜将军”。在欧洲著名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他指挥的4场大会战、4次遭遇战和26次围城战,战无不捷,被称为“18世纪西方第一个战略家”。
马尔伯勒
马尔伯勒出生在英格兰德文郡阿什一贵族家庭。13岁入教会圣保罗学校读了两年多书,并刻苦练习剑术,养成了勇武性格和强健体魄。他的发迹史并不光彩。当时正是斯图亚特封建王朝复辟时代,他通过钻营开始发迹。他利用姐姐当上了英国国王查理二世之弟约克郡公爵夫人的荣誉女侍的关系,当上了公爵的男随从。然后借依权势,于1667年取得皇家禁卫军军官身份。到英国海外殖民据点北非丹吉尔港驻军任职3年。1670年回到宫廷后,他与国王的一个情妇克利兰公爵夫人坠入情网,通过她得到了一份5千英镑的年俸。1672~1674年,英国与荷兰争夺北欧海上霸权,马尔伯勒站在法国一边参加对荷作战。尼姆根城一仗,马尔伯勒的才干和勇气脱颖而出。法军元帅杜伦尼曾预言:“这个英国小伙子将来必有出息。”1673年,马尔伯勒率领一支小部队进行了一次奇袭,从荷军重围中救出法军的一位显贵将领,法王路易十四亲自致谢。1678年他与公爵次女安娜公主的贴身公侍莎拉结婚。不久被擢升为上校,于1682年被封为勋爵。
此时,英国国内政治斗争围绕着王位继承人问题重新趋于激烈化。代表贵族利益的托利党支持法定继承人约克公爵,代表工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辉格党则支持国王的私生子蒙默斯公爵,马尔伯勒站在约克公爵一边,约克公爵继位(称詹姆士二世)后,马尔伯勒因支持其即位有功遂被晋封为男爵,获少将军衔。后来,马尔伯勒发现约克大势不妙,就趁1678年出使荷兰之机向威廉表示效忠。1688年,马尔伯勒及国会里的一些反叛分子与威廉里迎外合,发动了史称“光荣革命”的政变。詹姆士临战提升马尔伯勒为中将,并指派心目中的“亲信”马尔伯勒率兵迎战。殊不知,马尔伯勒本来就是这次政变的组织者之一,詹姆士被轻而易举地赶下了台,威廉登上王位,因马尔伯勒的政变之功,被封为伯爵并作为威廉的私人顾问。然而,马尔伯勒的品性已被威廉看透,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其投入牢中,他险些丧命。
1702年,安娜公主成为英国女王。为从法国手中夺取欧洲霸权和海外殖民地,决定联合奥、荷两国对法宣战。马尔伯勒因其公认的军事才略而被任命为英军总司令和军械总督并出任英荷联军统帅,率领4万英军来到了欧洲大陆。这时,他面临的对手是名将如云、长期以来无敌于全欧的法兰西“常胜军”。马尔伯勒率军进入北欧弗兰德战场,计划首先与荷军并力击垮北线法军。这位推崇历代军事改革家,主张以进攻战略代替规避战略、机动战代替要塞战、火力代替撞击力的联军统帅,作战口号非常简略:一是“进攻”,二是“不要侥幸”,三是“战法不能抄袭前人”,在头两年的北线战局中,他巧妙运用机动战法,五次诱敌落入圈套,但每次都因为荷兰人协同不力而功败垂成。为了扭转久拖不决的战争,马尔伯勒于1704年5月20日率军从北欧贝德堡出发,挥师南下多瑙河流域,以便与当时欧洲另一名将尤金亲王所统率的奥军汇合,首先击垮法国盟友巴伐利亚,把法军主力引到中欧进行决战。这是一次极其大胆而又艰难的远征,沿途布有法巴两国的重兵。他一路声东击西,进军方面飘忽迷离,使敌方屡屡追扑一空。进到莱茵河中流的科布伦茨时,他摆出一副向西进入法国的姿态;当法军受骗后,他又突然南下曼海姆。这时,人们以为英军下一步会移兵莱茵河上游。不料他却折向东南,消失在内卡河谷地,接着神出鬼没地出现在多瑙河上游地区。至此,英军猛然加快行军速度,抢在法军赶到之前攻克了水路要冲佛耳特,顺流而下插入巴伐利亚境内,完成了与奥军的会师。历时6个星期的长途跋涉,每个宿营地他都派人事先做好准备,部队一到,马上就能架起帐篷开饭,然后休息,从而使全军始终保持了充盈的战斗力。这次战略机动,其胆略之大,运筹之妙,后勤保障安排之周到,后来一直被视为“西方战争艺术史上的一篇杰作”。
1704年7月3日,英巴两军在希仑堡举行会战。马尔伯勒首先佯装宿营避战,然后趁敌不备,利用山丘隐蔽接近敌人,集中大部炮兵猛击敌人自认为最牢固的一侧,一个半小时歼敌万余人。8月13日,英巴双方又举行著名的布伦海姆决战,面对优势敌军,马尔伯勒首先施诈,使对方误以为英军已撤退,随即突然兵临敌营,迫使法巴联军仓促布阵,兵力被尼贝尔河隔成两截。激战中,马尔伯勒与尤金配合默契:首先以连续冲击诱敌主力转移到左翼尼贝尔河西岸;接着,马尔伯勒率领英军在河东岸给敌中央部位以致命的一击。在两军厮杀之际,他勒住马缰,在一张酒店账单背面匆匆写给妻子一封便信:“请报告女王,陆军已获得一个光荣的胜利。”会战结束时,法巴联军损失达3.8万多人,敌将塔拉尔德被生俘。这一仗的胜利,按欧洲史学家的说法,“改变了欧洲的政治轴线”。胜利消息传到英国,诗人们竞相赋诗赞颂,国会赠给马尔伯勒一座庄园。后来,马尔伯勒又连续取得了拉米莱斯、奥地那德、马尔普拉奎特等战役的胜利,使英国迅速发展成为殖民势力遍布全球的“日不落帝国”。
马尔伯勒“发迹”道路上布满了阴谋,马尔伯勒的战略才能却被时人和后人佩服。对于马尔伯勒一生百战而不曾败北的秘诀,他的一位上校副官是这样概括的:“他没有哪一仗的计划是抄袭别人的。”马尔伯勒堪称18世纪西方第一个战略家,他以其杰出的战略眼光和战略胆识写下了他的军旅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