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侯伯禽宅曲阜,徐、夷并兴,东郊不开。作《费誓》。 (1)
公曰:“嗟!人无哗 (2) ,听命。徂兹淮夷、徐戎并兴,善敹乃甲胄,敿乃干,无敢不吊!备乃弓矢,锻乃戈矛,砺乃锋刃,无敢不善! (3) 今惟淫舍牿牛马,杜乃擭,敜乃阱,无敢伤牿。牿之伤,汝则有常刑! (4) 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祗复之,我商赉汝。 (5) 乃越逐不复,汝则有常刑!无敢寇攘,逾垣墙,窃马牛,诱臣妾,汝则有常刑! (6)
甲戌,我惟征徐戎。峙乃糗粮,无敢不逮;汝则有大刑! (7) 鲁人三郊三遂,峙乃桢干。 (8) 甲戌,我惟筑,无敢不供;汝则有无余刑,非杀。 (9) 鲁人三郊三遂,峙乃刍茭,无敢不多;汝则有大刑! (10) ”
(1)“鲁侯伯禽宅曲阜”句:伯禽,周公姬旦的长子。宅,居。曲阜,鲁国国都。徐、夷并兴:徐,指徐戎,古代徐州一带的戎人。夷,指淮夷,古代淮河下游的夷人。并,一起,意思是起来作乱。东郊不开:孔颖达《疏》云:“戎、夷在鲁之东,诸侯之制于郊有门,恐其侵逼鲁境,故东郊之门不开。”这里指鲁国的东郊不安宁。
(2)人无哗:人,郑玄云:“人谓军之士人众及费地之民。”无,同勿。哗,喧哗。
(3)徂兹:徂(cú),往。兹,此。善敹乃甲胄:善,好。敹(liáo),缝缀,今方言中仍把缝衣服的破绽处叫敹。乃:你的,你们的。甲,军衣。胄,头盔。干,盾牌。吊:善。锻:锻冶,制造。砺:磨利。
(4)今惟淫舍牿牛马:淫,大。舍,放,《说文》:“牿,牛马牢也。”牿(gù),关牛马的圈栏,牛马牢也。淫舍牿牛马,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云:“军行以牛载辎重,马驽兵车,常驾不舍,力不能任,故放置之。”
杜乃擭:杜,闭塞。擭(huò),装有机关的捕兽器,意抓取。
敜乃阱:敜(niè),填塞,封闭。阱,陷阱。伤牿:指伤牛马。汝则有常刑:你们就要受到惩罚。
(5)风:意为牛马发情互相引诱。一说,风是放逸、走失的意思。
臣妾逋逃:臣妾,指奴仆。妾,女奴。据古书记载,古时有妇女从军。逋,逃亡。
勿敢越逐:越逐,离开车队去追逐。不准这样做,这是为了严肃军纪,不使军队陷于紊乱。祗复之:祗,敬。复,还。指还给原主。我商赉汝:商,赏,于省吾说:“金文赏每作商。”赉,赐。
(6)寇攘:寇,抢劫。攘,偷窃。郑玄云:“因其来而敢之曰攘。”以下警告也都是宣布纪律,指不要骚扰百姓。
(7)峙乃糗粮:峙,准备,具备。糗(qiǔ),炒熟的米、麦等谷物,饭或面食粘连成块状或糊状。糗粮,干粮。逮:及。大刑:死刑。
(8)三郊三遂:城外近处曰郊,远处曰遂。三,指城外采邑等次。古时征兵先征城近郊,再征远郊,仍不足,则举国征兵。三郊三遂,意指大量征兵。
桢干:筑墙用的木板,桢用在墙的两端,干用在墙的两旁。
(9)余:孙诒让云:“余舍二字得相通借。舍,释也。”
汝则有无余刑,非杀,意思是说你们将终生受到惩罚,只是不杀头。
(10)刍茭(chú jiāo):可喂牛马的干草。多:《史记·鲁周公世家》作“及”。“不及”与上文“不逮”同义。
本篇选自《尚书》。费(bì),地名,在今山东省费县西北。《费誓》的写作年代有很大争议,一般认为是周公旦的儿子鲁侯伯禽率领军队征伐徐戎、淮夷,在费地发布的誓师词。
伯禽是西周初年人,姬姓,字伯禽,亦称禽父。周公旦长子,周代鲁国的第一任国君。武王去世后,发生武庚、管蔡之乱,连带东方诸国也起兵,周公东征后,平定了叛乱,统一了国家。成王七年,为控制东征后新占领的东部地区,成王将原本封在河南鲁山的周公迁封到山东曲阜,建立鲁国,统治原商奄之民和从殷都迁来的殷民,担负稳定东部地区局势、充当周朝政权藩屏的任务。
周公旦画像
伯禽就封时,周公语重心长地告诫他说:“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今王的叔父,我在天下也算是不轻不贱的人。然而我洗一次澡要三次握着湿头发出来,吃一顿饭要三次吐掉嘴中的食物,以接待贤士的来访。即使是这样,我还怕失掉天下的贤人。你到鲁国去,千万不可因为自己是国君而骄傲待人。”伯禽临行时又问周公:“请问如何治鲁?采用什么方法有效?”周公回答说:“务在利民而不要以利民者自居。”伯禽牢记周公的教导,来到鲁国后努力发展生产,教育人民遵守礼仪规范,寻访天下贤士,把鲁国治理得井井有条,随之带去的有“殷民六族”,控制了旧奄国土地及人民,国号、氏号为鲁,目的是为了“生以养周公,死以周公主”,用来褒奖周公。
可是,在伯禽建立鲁国的初期,东方局势仍然不稳。虽然周公东征践奄、迁蒲姑,攻灭了东夷最大的两个国家,但还有许多少数民族的夷人、戎人,怀着狭隘的民族偏见,对新建立的周朝政权怀有敌意,特别是把周朝在东方建立的诸侯国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千方百计想把它搞垮。有一年,鲁国南部的淮夷、徐戎两个少数民族集团,同时发生叛乱。他们把攻击的矛头直指新建的鲁国。鲁国军队在伯禽的率领下,在全体将士努力奋战以及齐军的支援下,击退了淮夷、徐戎的来犯,平定了少数民族的叛乱,保卫了鲁国的安全。此役以后,鲁国国力日盛。确实起到了“大启尔宇,为周室辅”的作用,使“淮夷来同,莫不率从”。
据《诗经·鲁颂·必宫》记载,鲁国后来的疆域扩展到“徐宅”和“海邦”,北有如“泰山岩岩”直达泰山脚下,东面“奄有龟蒙”,包括龟、蒙诸山,西抵阳谷一带,南向“保有凫绎”,连着凫山和绎山,成为周王朝控制东方的一个重要封国,对中国的传统礼乐文明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伯禽分封到鲁国后,牢记周公的教育和嘱托,出色地完成了担负周室藩屏的任务,在政治上、军事上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伯禽在鲁国苦心经营了三年,才去西周的都城镐京(今西安附近)向周公汇报国政。周公问道:“为什么报政这么晚呢?”伯禽回答说:“我改造了当地的风俗,变革了当地的礼仪。寻常百姓父母死后也要服丧三年,所以到这时候才来报政。”
伯禽坚持以周礼治国,在位46年,鲁国的政治经济都出现了新局面,成为周王朝控制东方的一个重要邦国,并享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其爵位为诸侯最高等级公,诸侯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