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闹洞房是好事,可闹过分了就是素质问题。虽说这只是个坟墓,但好歹也是“婚墓”,待久了总归不合适。我们爬出洞,找了块平整的地方——月饼拿军刀撬着石匣,我捡了些枯树枝生火,还架上野营壶烧水。水烧到六分热时,我撒进六十四粒糯米,烧开后趁热喝了几口;稍凉一些,又用糯米水洗手、擦眼皮和耳垂,驱驱下地沾的阴气。这招是在山东解决“冥鱼”事件时,跟村里老人学的。

“能利索点不?”我添了把柴火,有些不耐烦,“你丫玩雕刻呢?都大半个小时了,还没打开。”

月饼也窝着火,把石匣丢给我:“You can,you up!”

石匣浑然一体,匣身被月饼刮出了好几道极深的印痕,却没有任何缝隙。我掂了掂分量,比正常重量轻不少,明显有中空的夹层:“看着不像是有机关的样子。”

“你要是能打开,吃米线我请。”月饼喝着糯米水,“味道不错,下次记得加糖,再煮个蛋——我爱吃溏心的。”

“你当这是来野炊啊?最多十分钟,打不开我就……我就砸开它!”

我嘴硬不服输,可心里也没什么办法。手忙脚乱折腾了半天,出了一身汗,心里火烧火燎的。额头上掉了滴汗,落在石匣上——我随手一擦,手感很奇怪:石匣摸起来干松松的,没有丝毫潮湿感。我还注意到,匣面的颜色由白转黑,几秒钟后又变回了白色。

“米线你请定了!”我想通了其中的关键,举着石匣得意地说,“还记得晴雨石吗?”

月饼眉毛一扬,用糯米水浇着石匣:“晴雨石遇水则开。其实我早就想到了,就是为了试试你的聪明才智。”

我伸了个懒腰:“晴雨石那事儿,一想起来,我整个人都不好了。”

贵州姑鲁寨尧人山麓有一处壁陡的山崖,叫“产蛋岩”。崖壁上长着近百枚直径一尺多长的“石蛋”,每隔三十年就会自动掉落一个,堪称世界奇观。我们在那里遭遇的诡异经历,足够写一本探险小说了——要不是月饼勘透了晴雨石的奥秘,带我们逃出来,我们早就憋死在山体暗洞里了。

石匣的左右两侧裂开了,月饼拿出两卷帛书,看了几眼:“既然你这么聪明,我再考考你——你猜洞里的那个古代帅哥是谁?”

我正抽烟养神,哪有心思猜这个,随口应付:“潘安、宋玉、杨过、楚留香、南晓楼,都有可能。”

月饼展开其中一卷帛书,念道:“入阵曲。”我差点把烟头吸进嗓子,一把抢过帛书——封面写着三个隶书大字:“入阵曲”。

我翻着帛书,除了“入阵曲”三个字,满是乱七八糟的符号,根本看不懂。

月饼又展开另一卷帛书——红色的蝇头小字娟秀端正,看着很舒服。我们用了一个小时,才读完了帛书记载的内容。

“下山吧。”月饼卷起帛书放进石匣,整理着背包,“真正的历史,往往让人难以接受。”

夕阳余晖斜挂在远山绿树上,归鸟入林,薄雾淡淡升起,晚霞像红绸般轻轻缠绕着山峦——这触手可及的美景,渐渐在我眼前幻化成千年前金戈铁马的乱世烽烟。

以下是我根据帛书记载整理的内容—— eGX2r0Mjyi7IjslBNNH8clKUn/cFJNWCl228pZ/ehrN/8XRxFIwcL+Kz/NPkcPB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