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贺兰山自古以来就有许多诡异传闻,位于燕子梁的死人坑,传闻尤为诡异。
燕子梁因燕雀群聚而得名——每至春夏之交,山燕南归,栖聚梁上,呢喃之声不绝于耳。传说曾有兄弟二人,从山后来到这里,见群燕纷飞、上下穿行,数量多得数不清。二人遂心生歹意,毁了燕窝,取走幼雏去贩卖。这举动惹得群燕愤怒,一齐冲向二人,啄瞎了他们的眼睛、毁了他们的容貌。兄弟俩急不择路,坠入深渊;他们的尸体连虎狼都不愿吃,腐臭冲天,群燕遂弃巢远去,再不复返。燕子梁后的深谷中,至今仍有两具白骨,人称“死人坑”。
这个传说,我和月饼之前讨论过。月饼在死人坑出现的那种奇怪状态,很有可能和死人坑的格局有关。
这事儿说起来还有些讲究。
燕子古称“紫燕”,是极具灵性的鸟类——飞入家中寓意“紫气东来”,若是在屋檐下筑巢产幼燕,更有“人丁兴旺、阖家团圆”的说法。北方也有“燕子不进恶人家”“打燕子会瞎眼睛”的俗语。
燕子梁原本应是贺兰山格局绝佳之地,坏就坏在那兄弟俩杀燕牟利,最终被群燕啄瞎眼睛、摔死在山谷。世间万物阴阳相克、相辅相生,但凡格局绝佳的地方,邻近必定有凶恶之地。古代望气士寻穴择墓,必先用法阵镇气,才能建造墓穴;否则遇到洪水、泥石流、地震、塌方等天灾,很可能导致吉凶互转。
这也是“土夫子”(盗墓者)常会遇到凶穴的原因之一。
那兄弟俩死于山谷,由传说推断,这处山谷的堪舆极为凶恶,说不定还有天然形成的“五行相克”的树石,导致尸肉极阴、怨气深重、积尸气四溢——不仅把燕群熏走,还破坏了燕子梁的格局。
常人误入这种地方,会产生幻象、心魔作祟,甚至不知自己身在何处。明明只有一条路,却走来走去始终在原地兜圈子:轻则精疲力竭晕倒,重则尸气入体、横死于此,民间称之为“鬼打脚”。
我们原本计划到了死人坑,先看明白周遭格局,摆阵法散了积尸气,再进谷搜寻任务线索。可月饼这么一说,我反倒糊涂了——难不成那兄弟俩生前也是吃货,死后成了饿死鬼?我们这是整只鸡、捎瓶酒,扔进去给他们打牙祭,等他们酒足饭饱,就放我们通行?
“我不如你那么懂格局堪舆,但在死人坑的感觉,并不像是‘鬼打脚’,反倒像是有什么东西在暗中作祟。”月饼兴奋地搓着手,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蛊术科普课。
蛊术分为病蛊、药蛊两种。病蛊以五毒为原料,放入蛊鼎中让它们相互争斗,最后活下来的那只蛊虫,会根据其特性制作成不同类型的蛊。
蛊族称蜈蚣为“迷虫子”,专门用来制作“惑蛊”——原因是蜈蚣有种特殊的腥臭气:年数少的蜈蚣,其臭气能熏眼刺鼻,驱逐天敌;年数大的蜈蚣,其臭气能麻痹神经,让人产生幻觉。
“惑蛊”的效力也由此可知:越老的蜈蚣,制成的蛊越厉害。
月饼躲在冥雪里治愈阴尸之气时,就总觉得死人坑里有某种熟悉的东西;直到看到那几条“偷鸡不成反被烤死”的蜈蚣,他才联想到“蜈蚣以昆虫、腐物为食”,而那兄弟俩的尸体“虎狼不食、腐臭冲天”——这才把其中的关键点串了起来。
我听得脑子有些发懵:“也就是说,死人坑被某一代蛊族祖宗下了蛊?”
“会说句人话吗?蛊族吃饱了撑的,跑贺兰山下什么蛊?”月饼扬扬眉毛,“死人坑里很有可能藏着一条大蜈蚣。”
我这才反应过来——按照月饼的说法,那条蜈蚣活了没一千年也有八百年,那得多大啊!
我脑补着许多关于巨型蜈蚣的恐怖电影,尤其想到蜈蚣用毒牙把人拦腰咬断的镜头,没来由地觉得腰部剧痛,舌头都打了好几个结:“月……月……公公,真要有这么条蜈蚣,咱们先出山多准备些东西,养精蓄锐再来?”
月饼狡猾地笑了:“聪明人不会犯同样的错误两次。”
我冒了一身冷汗,打定主意:那个死人坑是万万不能进去的!“第一,我智商不高;第二,犯一次错误命就没了,哪还有机会再犯第二次?”
月饼突然凑到我身前闻了闻,我闪身躲开,问道:“你干嘛?”
“味儿还在。”月饼摸了摸鼻子,从包里掏出一把香菜,“架锅、生火、烧雪、熬菜。”
我不知道月饼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心里嘀咕:难不成把香菜汤当干粮,喝饱了就是所谓的“养精蓄锐”?
“难怪要一直吃香菜,不只是为了化解阴尸之气。”月饼见我没动弹,干脆自己摸出小酒精锅忙活起来,“亏你还懂些医术——香菜性阳,蜈蚣性阴,何况香、臭两味相冲,但凡有香菜的地方,蜈蚣闻到就会立刻避让。要不我怎么能从死人坑里逃出来?早成了那条蜈蚣的口粮了。”
我还是觉得不靠谱,但想想月饼说得倒有几分道理,便上前帮忙生火支锅。
不多时,锅里的积雪融化成水,开始冒着气泡。月饼把香菜放进锅里,又摸出一个烟盒长短的竹筒,将筒里的红色粉末全倒进锅里——一锅热水顿时像重庆火锅似的,红得喜人。
月饼搅拌着满锅红汤:“今儿让你见识见识我的手段。”
一股奇香随着水蒸气扑面而来,我忍不住问:“这又是什么玩意儿?”
月饼咂咂嘴,面露惋惜:“是前段时间用上等玫瑰花瓣做的胭脂粉,本来能卖不少钱,就这么用了,还有些心疼。”
我如同五雷轰顶,顿感整个人都不好了:“你丫该不是在冥雪里埋了三天三夜,把脑子烧坏了吧?”
“知道古人入葬时,为什么要‘唇涂胭脂、金塞窍’吗?”月饼扬扬眉毛,指了指自己的嘴唇,“蜈蚣会从尸体的嘴巴钻进体内做窝,从内脏由里向外啃食。胭脂属于香料,能防蜈蚣。埃及木乃伊更是直接把内脏取出放在罐子里,再用香料塞满身体,重新缝合包裹——为的就是不让虫子入体,否则怎么能保持千年不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