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我跑到卓玛之前待的那棵树下,雪地里除了我来回走过的痕迹,就只有卓玛留下的几个脚印。白茫茫的雪地上,偶尔露出几丛杂草和成片的树木,朔风卷起雪沫,在林间盘旋打转,宛如一个个白色幽灵。

尽管贺兰山寒冷异常,我却还是出了一身汗,脑子转得生疼。从发现月饼的布条,到卓玛消失,最多不过一分钟——她究竟遇到了什么?怎么会在毫无声响的情况下,突然凭空失踪?

汗水浸透了衣服,遇冷后变得冰凉,贴在身上像裹了一层薄冰。我打了个寒战,大声喊着“卓玛”。回声在山间震荡,山顶的积雪滑落了些许,沿着山体跌跌撞撞地滚成雪球,撞到一块突兀的岩石后,崩得粉碎。

我心里忽然一动,想起了“贺兰山雪女”的传说——

雪女本是宋朝女子,与丈夫展雄辉为逃避宋辽战乱,流落至西夏,开了家面馆相依为命。西夏自李元昊建国后,就大兴儒学、提倡宋朝礼仪,可宋人的地位并不高,尤其是外来的宋人——西夏人担心他们是宋朝派来的间谍,监视得格外严密,只要一举一动稍有异样,就会立刻杀掉。

偏巧夫妻俩做的面特别好吃,西夏人本就喜食面食,也算投其所好;再加上两人性格本分老实,这才在西夏都城立住了脚。

说到夫妻俩的面食手艺,倒也算一段机缘:他们刚到都城时,已经饿得奄奄一息,只能在一家面铺乞讨。面铺老板也是宋人,见两人可怜,自己又年事已高,便动了恻隐之心,收留了他们,还把做面的手艺倾囊相授,只希望自己死时,有人能收尸送终。

夫妻俩自然感恩戴德,不仅把手艺学得分外精熟,对面铺老板也像对亲生父亲一样孝顺。

就这样过了两三年,面铺老板得了风寒,卧床不起。夫妻俩找遍了名医,老板也喝了无数中药,病情却始终不见好转。没出一个月,老板就瘦成了一把骨头,躺在床上进气少、出气多,眼看着就活不了几天了。

老板自知时日无多,把夫妻俩喊到床前,指着墙角的一坛大缸,说出了做出好面的秘方。

俗话说“三分面,七分汤”,面食好不好吃,关键在汤料的味道。老板年轻时曾跟山中异人学过制汤的妙招:用松枝做木柴,以贺兰山积雪为水;先把带肉的牛腿骨煮出白沫和血水,捞出后换一锅新雪水;再把牛腿骨重新入锅,配上花椒、大料、八角、肉蔻、筚拨等调料,先用猛火炖出香气,再扣上锅盖用小火慢熬三天三夜。直到牛腿骨炖得酥软,汤汁全渗进骨中,再把牛腿骨捞出,放在谷物中风干,最后用磨盘研磨成粉,翻炒至八分熟,当作“汤引子”放进缸中阴存。

每次做面时,只需加一小勺汤引子,满锅就会香气四溢,做出来的面自然好吃。

老板传授完汤引子的做法,咳了几口血就陷入了昏迷。夫妻俩守到半夜,老板突然长吸一口气,挺身坐起,面色也变得红润起来。

展雄辉心里清楚,这是临死前的回光返照,赶紧让雪女取出早就备好的寿衣,趁着老板尸骨未硬,帮他提前穿上。

老板盯着那口大缸,最后交代了一句:“有些人不喜牛骨之味,在面中放入香菜可调和,切不可忘。”说完,便眼一闭,咽了气。

夫妻俩厚葬了面铺老板,之后日夜辛劳,撑起了面铺。日子虽然过得辛苦,倒也不愁吃穿。

很快,一缸汤引子就见了底。展雄辉按照方子又熬制了一缸,和原来的汤引子混在一起,可味道总差了那么一点儿。展雄辉只当是自己火候不到,也没太在意。倒是“每碗面加香菜”的做法,一直延续了下来。

偏偏有些食客受不了香菜的味道,总觉得香菜发臭,又苦又怪;更有甚者,一闻到香菜味就恶心呕吐。 4veIAImiGBhIY2C+X5glprY9Ulx887cAlY0s8i2vQm+IICZcJVbVBiSMuaqRh6J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