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抛弃那些莫名其妙的杂念

日本著名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在她的书中系统地阐释了如何通过“断舍离”原则洁净自己的思考和实现高效的人生。

“断舍离”的实质是:采取决绝的行动舍弃不需要的物品,断绝多余的想法,摆脱对于它们不必要的执着。它的要点是,要思考自己真正的需求,看清哪些是重点,哪些是无关紧要的。

·断:不接纳不需要的事物或思想,切断它们进入我们大脑的通道。

·舍:舍弃没用的事物和想法,把它们从我们的房间和大脑中扔出去。

·离:远离对于物欲和过度思考的迷恋,为自己创造宽松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间。

“断舍离”原则的意义就在于:它能让我们达到一种清凉自在的境界,不被浮躁和功利的心态左右,做好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事情,从而让自己的人生更简单、纯粹。

其实,这有一点禅宗的意思。实现简洁与高效的思考,就要有一种禅宗精神,丢弃那些沉重繁杂的外物和莫名其妙的杂念,不要舍不得。同时要抓住自己最需要达成、让自己的感觉最强烈的目标,集中精力和注意力去实现它。

重点关注当下最需要干的事情

现在最需要思考和干的事情,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其他的一切都可以忽略或者暂缓去做。

有一次,我看见一名员工史丹利坐在办公室里发呆,他手里拿着一支笔,眼神飘到了窗外很远的地方,而其他人正忙得不可开交。30分钟后,我从会议室回来路过他们部门,发现他还是这个神态,只不过换了一个姿势。我就让他们部门的经理过去跟他谈谈。

“嘿,史丹利,在忙什么?”

“头儿,上个季度的销售有些问题。我犯了错误,丢失了部门最重要的客户。”

“是的,我们已经讨论过了。”

“如果不是我填错了那个数字,客户不会毁约。”

“史丹利,我们是第几次说这个问题了?”

……

史丹利是一名很较真的员工,两个月前的工作失误,他至今仍然耿耿于怀。那么,如果你是他的上司,你是否认同他这种过分自责的做法?站在他的角度,你是否也赞赏这种无法从犯错误带来的阴影中走出来的个性?我的看法是,既然错误已经发生,就要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当总结完成后,就必须立刻完成切割,否则“过去”就成了影响现在和未来的负面因素。

坚持遵循“断舍离”原则,也包括与那些消极的思想和惨痛的经历说“再见”,别让它们困扰我们现在的思考,影响我们接下来的行动。

“过去”是已经发生、无法重来的事情。没有人能改变已经发生的事,就像没有人能起死回生。因此,我们要尊重过去,忘掉过去,放眼未来。这是人人都知道的道理,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是否需要相关信息才是重点

这些年我遇到了很多夸夸其谈的人,他们的知识面很广,对事物的认识也很深刻,却存在一个问题——当他们强调一件事情时,我并没有看到这件事情对现实生活或工作有什么实际的价值或指导意义。

有的人久久地沉沦于一段失败的恋情,幸福的过去如今变成了徘徊于他们大脑中的阴霾。然而,即使一段感情对他们的人生非常重要,却对他们的现在毫无帮助。

有的人花费很长时间学习炒股技巧,了解基金的知识,但他们并不去炒股,只是觉得自己想了解这方面的信息。

有的人喜欢为完成一份工作做大量的铺垫——收集信息,制订计划,调整状态。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学到了很多知识,却一直没有继续付诸行动。

类似的情况都属于“无关的信息对生活或工作构成了干扰”,从而影响我们思考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虽然有些东西对我们的工作或生活很重要,但它们未必是我们当下急需的。现在应该做什么?这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

“断舍离”原则在思考中的运用

·断:割断过去,不要让过去的灰色记忆影响现在的决断,也不要被以前的成功或辉煌遮住了双眼。

·舍:建立高效直接的思考机制,舍弃那些不必要的细枝末节,抓住事物的核心,快速做出判断,既不奢求完美,也不追求一步到位。

·离:远离消极思想的干扰,要以自己当下的目标为中心,并把所有不相关的信息排除在外。 yikLhgNOaNzozw8eQn6+MMMh8w5g80eCwNrzejlZKI/PXKqXMwCE8foRX1yfYGy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