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的社会,我们的大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也许是历史上最开放、最多元的社会,但同时或许是人们的价值观最混乱、心态最浮躁的社会。我的合伙人史密斯用一句话描述了这个时代一些人的特征:“我们好像知道自己什么都能做,但好像什么都做不成。”
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是——我们必须定位自己的需求,思考自己需要做什么。就是在这个关键环节,很多人犯了错误。在信息泛滥的今天,我们眼前随时出现的海量信息提供了太多的“假需求”,让我们产生了太多无用的想法,这时刻影响着我们思考和做事的效率。
通过移动互联,海量的信息像潮水一样冲击着我们的大脑。这些信息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容易干扰我们的思维。“信息过多”也会带给我们困扰。由于这些信息真假难辨,它既给我们传授了知识,提供了参考,也会带来一些“副产品”——干扰我们的思考和决策。在光怪陆离的信息世界中,人们产生了大量无用的想法。从孩子到大人,从小摊主到写字楼里的白领,人人都拿着一部智能手机,随时随地浏览世界各地的信息,并且随时随地通过社交平台与他人交流。我们会发现,每个人都懂得很多,但这些“知识”对自己似乎又没多大用。
刘女士在北京的一家科技公司工作3年了,她的人生目标是买房置业,凭自己的努力在北京定居。作为一个女人,她不想像其他人那样依靠未来的丈夫,而是自己努力买房。这当然值得称赞,但对于许多大学毕业没多久的年轻人来说,这似乎是一个很难实现的理想。刘女士也深知现实很残酷,她未必就能如愿,因此她每天都考虑如何加快实现目标的步伐。
“也许会有一条捷径?”她说,“我知道实现这个目标很困难,谁不想留在北京呢?但每月拿一万元的工资在这里不算多,50年后也买不上房子。所以我必须好好想想,怎么才能让这个计划更靠谱一点儿。”
刘女士上网搜索了一些信息,她准备利用闲暇时间兼职做些副业,增加自己的收入。同时她还不断地调查、了解其他公司的情况,看看同行业内有没有工资更高的去处。她的出发点虽好,但是当许多信息摆在面前时,问题就变得有些复杂了。
首先,虽然她当前就职的公司发给她的工资不太高,但由于这是一家初创公司,未来的成长前景很好,跳槽未必是最好的选择。不过,有几家公司提供的工资太诱人了,几乎是现在工资的两倍多。
其次,有不少兼职工作可以做,待遇也不错,但会占用较多的时间,影响她的主业。
再次,她从互联网上看到了其他人的不少建议,例如通过贷款的方式购房,但她又担心经济负担太重。
类似的选项,刘女士列了不下10个,最后她犹豫不决,不知道应该怎样做选择,采取怎样的行动。看起来没有实现目标的可能。于是她感叹:“当参考项很多时,我好像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有很多人会以拥有强大的思考能力和处理庞杂信息的能力而自豪,但思考过多以及能同时处理许多信息是一件好事吗?显然未必是一件好事。或许我们最需要警醒的不是信息太少,而是选择太多。
如果刘女士只有一个选择——在公司好好干下去,她或许就能够全神贯注地将工作做好,与公司一起成长,升职加薪,几年后就能凭借自己的元老身份而变得举足轻重。到那时,她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显然是小事一桩。可当供她参考的信息太多时,面对无数的选择,她的判断能力就会大大削弱,也许采取的行动也是错误的。
因此,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们想要切切实实地做好一件事,就得先“简化”自己的思考,养成过滤信息和精确思考的习惯。
史密斯说:“为了提高思考的效率,筛选信息至关重要。”他给出的建议是——把关注的重点放到“有用的信息”上,不要关心那些与主要目标关系不大甚至无关的信息,即便是最好的朋友、老师给我们的忠告。如果这些信息不符合我们的需要,就要果断地屏蔽,别在上面浪费太多的精力。“我们真正需要的‘有用的信息’少之又少,可能只占每天接触到的信息的1%甚至更少,如何把它们筛选出来,才是最重要的环节。要结合自身的情况确立一些原则,在过量的信息中发现那些有用的东西。”
我们要用“最少的精力”获取最有用的信息,缩短做出正确决定的时间。比如,我们经常在互联网上买东西,在搜寻自己需要的商品信息时,就要保证少受其他类别的商品信息影响,用较短的时间找到符合自己条件的商品,然后完成购物。但在现实生活中,做这种简单的事情也会由于信息过多而眼花缭乱,白费很多的精力。
在肯尼迪学院工作的佛莱妮女士就为此感到苦恼,她说:“我无法保持专注,即使在互联网上买一件面膜这种小事情,也会浪费好几个小时。我买了很多化妆品回来,却发现最想买的不在其中,过几天还要重复这个过程。”
思考和行动的低效,源于我们在次要信息上投入了太多精力,这是人们在“消费主义时代”和“信息时代”行为模式的主要特征。“接下来我要做一件事情,但重点是什么?”这个问题时刻存在,但它不那么容易解决。
我们要重点关注那些“需要关注的信息”。以佛莱妮女士为例,她应该做的是如何在海量的检索结果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而不是在不断地点击鼠标中浪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我对她说:“当你知道电脑是造成效率低下的元凶时,可以安装一些工具屏蔽一切弹窗广告。这能解决部分问题。同时你还可以在准备购物前写一个基本的清单,比如‘我只准备买一件保湿的护肤品,别的东西看也不看’。”
这能起到提醒的作用,让思考和行动的过程更简化,节省一些时间和精力。要想长期保持对信息的精确管理,防止那些无关的信息成群结队地过来打扰我们,我的经验是,必须为自己设立一个重点关注的方面。除了重点关注的方面,不要再关心其他任何东西。
例如,我平时最喜欢看财经新闻。每次使用互联网时,我的主要兴趣是了解世界各地最新发生的财经事件。这些信息对我很重要,阅读和了解它们,然后把它们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对我的工作很有帮助。那么,我在做筛选信息的工作时就会对财经信息保持关注,坚持养成重点浏览财经新闻的习惯,防止其他领域的信息挤占我太多的时间。这样我们就能用最快的速度找到自己关心的问题。
为了实现某个计划,我们需要搜集大量的信息。因此,我们不太可能逃避从四面八方涌来的信息的打扰,除非所有的电子设备都被我们废置了,否则这些信息总是会出现在我们眼前。就连我们在休息时喝杯咖啡的几分钟时间里,也能不经意地发现手机屏幕上跳出来一些信息,然后我们就会花更长的时间——可能超过半个小时——沉浸在这些信息里。
要想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可以为自己确定搜集信息的目标——不管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这个目标应该要服务于我们的思考、决策和指向明确的行动,帮助我们完成重要的事情。这是割离无用信息的一个有效方法。
·我们可以用专门的工具订阅一些经过过滤的信息。这样一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专业、有用且指向明确的信息。
·我们可以根据计划展开行动,主动收集工作需要的信息,并且规划好完成工作的时间,以免被无用的信息牵扯更多的精力。
·我们可以明确收集信息和思考的步骤,使用“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这种容易操作的流程,并且不定期简化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