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5 如何阅读本书:全然空杯的心态,不带评判地聆听

阅读本书请保持放松,因为本书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让大家开心,我希望大家能够放心地把心打开。如果你把自己包得很紧,本书可能无法触及你的边界,若你未被触动,你可能难以自己打开自己的心扉。因此,阅读本书之前,读者朋友们要做好心理准备,很多时候书中的内容会把你逼到一个“墙角”,那时你的第一反应或许是逃离,但请尽量不要丢开这本书。因为我没有任何私心,只是想让你开心。但在让你通达开心的过程中,你需要知道你的障碍在何处,知道你的困境的因在哪里,你还需要对自己很诚实,十分的诚实,这点很重要。我们都知道“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所以请坦诚面对真实的自己。

开心是一个过程。我们在了解开心时,需要清楚明了自己所处的状态,如果只是远远地观察他人的喜怒哀乐,那可能很难完全融入其中,难以了解真实的自己。因为,在看台当观众和上场踢球的收获绝对不一样。所以我希望读者朋友们尽可能“亲自上场踢球”,也就是面对本书中提到的一些思考问题、小实验,虽然可能有些小儿科,但是请务必跟随书中的引导,因为每一次的设置都包含了我的意图,请认真做每件事情,你的收获才会更大。

总之,你越是全身心投入,获得的回报就会越大。而全身心地投入意味着打开心扉,全然拥抱本书的内容。因此,请尽量不要在阅读过程中评判。因为本书的思维强度还是很高的,一直评判会让人很疲惫,可能你会感觉看不懂或认为哪里有问题。但当你非常流畅地阅读完一本书,对其毫无疑问,感觉毫无难度,那阅读的意义何在呢?突破自己原有的认知和极限并非一件舒服的事,甚至可以说是痛苦的。而本书为了让我们开心,让我们去往更高的层次,会把你逼到自己的极限,突破和超越你现有的知识体系和认知理念。俗话说不破不立,破的过程会有一些痛苦,这是完全正常的,甚至是必经之路。阅读本书可以说是一个特别美妙的智力和美学的双重享受,但也会受到很激烈的冲击,所以请一定要有思想准备,当冲击出现,你要以什么样的状态迎接呢?全然空杯的心态,不带评判地聆听。

实际上,小孩子往往比成年人更容易得到真正的快乐,尤其是学龄前的小孩子,因为他们的心往往“灰尘”更少、自身形成的“固”更少,更能全然地打开。然而,一旦孩子身边有一个焦虑的父母,特别“鸡娃”,要求他上各种学前班,这个孩子的心就开始向闭合方向发展,开始压抑和不开心。小时候的我们总会有简单幸福的快乐,一个风车就能玩一整天,没有什么事情是可以不开心的。而现在的我们比小时候更有钱,有车、有房,但却很难开心。这是一件很值得让我们深思的事情。

开心这件事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我们只要回到孩童时代的状态,开心可能唾手可得,但回到初心又是极难的一件事。

当你听见一个和自身理念完全不一致的说法时,你第一反应是什么?

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都会认为对方的说法是错的,而自己是正确的。我们经常会不加思考和检验地评判别人的错误,甚至嘲笑别人。《老子·德经·第四十一章》里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也就是说,上士听了道的理论,努力去实行;中士听了道的理论,将信将疑;而下士听了道的理论,不以为然,哈哈大笑。

如果你总是觉得周围有很多荒谬的东西,尤其是在阅读本书之时,大概率是我在用一些所谓荒谬的理论把你逼到墙角,只有逼到墙角,才更有可能突破。

在我看来,我们这一代人受到的很多教育都是在让我们“固”,比如“凡事都要批判地接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等,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往往被很多人误用。因为批判或者取优去劣都有一个强烈的假设条件,那就是找到一个正确的判断标准,有了标准才有机会去评价对错。如果没有所谓的正确的标准,那么每一次的批判实际上都依据我们自己的过往经验、自己的想法,其实在加固我们的“固”。

“全然空杯的心态,不带评判地聆听”的学习方法,不仅是让我们更好地阅读此书,也是一个破除我执、破除“固”的实验训练。曾有人说过:“获得新知识,就必须先清空你的杯子。”认知心理学的空杯原理也强调认知开放性。当我们拥有一个开放的心态时,就像一个空杯子一样,可以倾听和接纳新的观念和知识。相反,如果我们的心态像一个满杯子,装满了已有的观念和信念,那么新的东西就无法进入。

因此,在阅读时,如果把自身比作一个带盖的瓶子或杯子,当我们试图通过阅读把新内容装入大脑和心里,第一步是先把“盖子”打开,打开盖子就是专注地阅读,全身心地阅读,全然开放才会有机会让新东西进来。

还有一点特别重要,瓶子装入东西之前先要预留一点空间才有可能往里装,但这里有一个极大的误区,有些人以为清空自己的大脑很容易,但是我们的脑子非常不容易空。举个例子:1+1等于几呢?大家几乎能够异口同声地回答:2。因为我们没有办法忘掉“1+1=2”。而当非2的答案出现,我们很可能抗拒、拒绝,甚至愤怒。

当我们无法清空自己,心里和脑海里总是装着满满当当的概念、怀疑时,本书还再试图往里倒入新东西,你可能会有一点不舒服,但如果你想要最大受益,应该允许那些新东西进入自身。新旧体系的碰撞固然难受,即使拥有关闭自己这种最简单粗暴的办法,但我也要再次提醒读者朋友们,不要关闭,要敞开,最难最妙的办法就是想办法允许它进去。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如果我往里倒的东西和你以前的东西不相容,就像往油里倒水一样会爆炸。人虽然不会爆炸,但人有可能崩溃。如果你能更进一步,让自己这个容器增大,那你的境界就提高了,心就开了。

不带评判的聆听,并非全接受不批判,而是当下聆听,之后再去评判和验证。单纯为了破而破,为了批判而批判,并非理智和明智的做法。君子求同存异,君子求同,小人求异。君子是为立而批判,再往上,最高的境界是只立不破。当你试图批判时,你可能还处在一个普通的思维水平,如果上升到康德的辩证统一的水平,站在高处的你就会发现,一切都是统一的。因此,最高最妙的是只立不破。空杯的心态,接受的批判,为立而批判,只立而不破。这是非常重要的人生教言,也是让你开心的原则。然而,往往我们爬得越高,走得越远,越会忘记这最基本的教言,自然也就越难以开心了。

此外,本书会涉及很多的知识,比如心理学的名词、医学的名词等,千万不要执着于记住那些知识。因为本书最重要的是整体的逻辑,我是借助那些知识来传达我的整个逻辑体系,借助那些知识一步一步将我们带到更高的层面。或者说,通过本书,我们尝试在一起悟道,悟道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捋顺逻辑,我们要特别清楚怎么到达更高的层次。此外,我们在一起悟的过程中,如果能够被启发,这是能够开启智慧的特别重要的一点。

实际上,悟并没有那么遥远,我们所有人都或多或少有过悟的经历,无论是豁然开朗还是灵光一闪,我们都曾有过小小的悟。而一个“悟”字,哪怕你只是盯着看,也可以彻底开悟。但请记住,此时,你的心一定是打开的,你有任何真实的存在都不可能真正达到那个状态。

开心还有一个物理秘诀:开心就鼓掌。因为五指连心,高兴就鼓掌,就会越来越开心!祝愿我们都能够开心! ZvbWF6WvHOPC/RXFOsn2T+cpViosCxeF8T1stvxxZ5sKq/fr9+0uHVRLLKq99RZ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