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惯性思维,在大多数时候,是一条捷径,可以让我们轻松排除那些已经被经验否定无数次的错误道路。但有些时候,惯性思维却会变成一座牢笼,把我们圈禁在所谓的经验中,无法突破陈规。
1799 年,拿破仑开始担任法国第一执政官,成为法国的实际统治者。
刚刚上任的拿破仑,需要处理一件极其棘手的事儿——法国与奥地利帝国的战争。
当时,奥地利帝国和其他几个欧洲国家一起组成了“第二次反法同盟”,该同盟要求法国恢复君主制。法国的革命政权者自然不肯答应,于是双方大打出手。
在意大利地区,法国和奥地利帝国展开战争(当时意大利被奥地利帝国所统治),而法国军队在对手的强大攻势之下眼看就要支撑不住了。
为了扭转战局,拿破仑决定亲自率领一支军队,进军意大利。在法国和意大利之间,有两条山脉阻隔,一条是亚平宁山脉,一条是阿尔卑斯山脉。其中,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的最高山脉,山脉呈弧形,长约 1200 千米,宽 130 千米~ 260 千米,平均海拔约 3000 米,总面积大约为 22 万平方千米。其中有 82座山峰超过 4000 米的海拔,最高峰是勃朗峰,海拔 4810 米。阿尔卑斯山道路崎岖难行,道路险峻之处仅容一人通过。
由于阿尔卑斯山脉太过险峻,所以在历史上,法国军队进入意大利,多会选择穿越亚平宁山脉,从来没走过阿尔卑斯山脉。
对于奥地利帝国的将军来说,“拿破仑会率领法国士兵从亚平宁山脉打过来”已经成为一种惯性思维。拿破仑敏锐地捕捉到对手的这一思维惯性,他决定用这一点来拿捏一下对手——你认为我绝不会走阿尔卑斯山脉,我偏偏就从那儿走。
不久,拿破仑亲自率领 37000 人的部队,开始了人类史上非常著名的军事冒险行动。为了多争取时间,给敌人一个出其不意,拿破仑率领军队抄近道越过圣伯纳隘道,进入意大利北部,成功翻越了阿尔卑斯山。
由于拿破仑的行动完全出乎奥地利帝国军队的预想,所以他们的战争部署完全被打乱,拿破仑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在越是关键的竞争中,惯性思维带来的负面作用往往越大。因为在激烈的竞争中,竞争对手往往会采用一些超常规的手段,如果你此时还沉迷于以往的经验,一板一眼地去做事,一定无法招架不按套路出牌的对手。
反过来讲,如果你能在竞争中找到对手一定的惯性思维,也就相当于找到了对手的一个弱点。在知晓了对手的惯性思维之后,你可以轻松预判出他下一步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这就相当于在下棋的时候提前猜出了对手下一步会在哪儿落子,胜算当然会变大!
某发动机企业的一名业务员某天接到客户电话,对方说:“你们的发动机有问题,我以后不购买你们的产品了。”
业务员问:“什么问题呢?”
客户回答:“你们的发动机运行温度太高,我连手都不能放上去。”
大多数发动机在工作时都会产生比较高的温度,不能用手直接碰触,所以客户的话无异于鸡蛋里挑骨头,但业务员没有反驳客户的说法,而是顺着客户的话说:“发动机的温度太高,确实有伤到手的安全隐患,所以不管哪家的发动机,必须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对吧?”
客户说:“对。”
业务员又说:“按照国家标准,发动机的运行温度可以高出室温 22℃,您是这方面的专家,肯定对这个标准了如指掌。”
这番恭维的话让客户很受用,对方说:“没错。”
业务员又说:“贵厂的厂房是标准化的,设施完备,正常的室温应该稳定在24℃吧?”
客户自豪地回答:“没错,我们的厂房很先进,温度始终维持在 24℃。”
业务员说:“您看,您厂房的室温是 24℃,按照国标,那发动机的温度应该在 46℃左右,这个温度确实会稍微有些烫手。所以,其实不是我们的发动机有问题,这是一种正常现象。”
此时,客户已经产生了“对方说的话总是很有道理”的惯性思维,便说道:“也对,那我再买 30 台吧!”
这便是如何拿捏惯性思维的妙用。
“经验”不是永恒的,它在过去或许是正确的,但是随着形势的变化,经验也会过时。想要利用对手的惯性思维,就需要反其道而行之——找到对方深信不疑但实际上已经过时的所谓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