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国初期,首先变法的魏国强盛起来。它攻取了秦国的河西地区(今山西、陕西之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秦军被迫退守洛水,秦国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秦国不甘心失败,一心想寻找机会,收复失地。
魏国在河西地区驻守着一支精锐部队。多年来,河西郡守吴起一直激励部队,保持着高昂的士气。每次战后,他就请国君魏武侯主持庆功宴会。宴会上,立头功者坐头排,使用金、银、铜等贵重餐具,猪、牛、羊三牲齐备;立次功者坐中排,贵重餐具适量减少;无功者坐后排,不用贵重餐具。宴会结束后,还要论功赏赐立功者的家属。对死难将士家属则进行慰问,赏赐其父母,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由于采取切实可行的激励政策,魏军士气高涨。每当外国入侵,就有成千上万的士兵自行穿甲戴胄,请求参战杀敌。
公元前389年,秦国调集50万大军进攻魏国阴晋(今陕西华阴东),企图一举攻克这个秦军东进路上的重要城邑。秦军在阴晋城外布下营垒。吴起请战,要带5万名没有立过战功的步兵反击秦军。魏武侯同意,还加派战车500乘、骑兵3000人协同作战。战前,吴起发布命令说,大家跟我一起作战。如果车兵不能俘获敌人的战车,骑兵不能缴获敌人的战马,步兵不能俘虏敌人的步兵,即使打败敌人都不算有功。将士们听了,振臂高呼,誓同敌人决一死战。
在月黑风高的夜晚,吴起带领五万步兵突然迂回到秦军后方。这些战士立功心切,个个如狼似虎,以一当十。他们反复冲杀,竟把50万秦军打得落花流水。
这次战斗是中国古代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吴起以少数兵力击败十倍于己的秦军,保卫河西战略要地,遏制了秦军的东进势头。
人心向背历来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吴起不愧为著名的军事家,他对这个道理了然于胸,并发挥到了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