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国时期,魏文侯派西门豹到邺县当县令,主持那里的政事。当时的邺县土地荒芜,人烟稀少,一片萧条。
上任之初,西门豹向当地德高望重的人了解情况。他们说为河伯也就是河神娶媳妇是老百姓最痛苦的事。原来,地方的三老(掌管教化的乡官)和廷掾(县令助手)每年都要向老百姓搜刮几百万钱财,为河伯娶媳妇。说法是不给河伯娶媳妇,就会大水泛滥。其实娶媳妇的花费只有几十万,剩余的他们就和巫婆私分了。每年,由巫婆巡查,看到小户人家的漂亮女子,就确定为河伯的媳妇,然后下聘礼订亲,并在河边为她备好新房。娶亲前十几天,河伯媳妇穿上丝绸花衣,入住新房,好吃好喝,静静等待。娶亲那天,河伯媳妇坐在装点好的床铺上,顺流而下,漂上一段就没影儿了。这个风俗沿袭已久。有好女子的人家担心选上河伯媳妇,大多带着女儿逃走他乡。因此,邺县越来越萧条。西门豹听了,说到时候告一声,我也参加娶亲仪式。
娶亲那天,河沿上人山人海。西门豹让人扶出河伯媳妇。他瞅了一眼说:“这媳妇不漂亮,麻烦大巫婆禀报河伯,再找个漂亮的,过几天送去。”说罢,令衙役们驾起大巫婆,“扑通”一声,抛入河中。过了一会儿,又叫大巫婆的弟子下河催促。不由分说,把一个女弟子也抛入河中。连抛三个女弟子后,西门豹说女人去了说不清,还是请三老辛苦一趟吧。说罢,又把三老扔到河里。又过一会儿,西门豹说再派廷掾、豪绅下去看看。看那廷掾、豪绅早已面如土色,趴到地上只顾磕头了。从此以后,邺县再也没有了人敢为河伯娶媳妇了。
接着,西门豹动员全县老百姓开挖了12条水渠,引漳河水灌溉农田,使农业丰收,百姓生活富裕。外逃人员陆续返回,邺县又重新繁荣起来。
西门豹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革除了为河伯娶媳妇的陋习,表现了智者风范;同时,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东西。西门豹的为政之道值得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