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战国

史家把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称为战国时期。还有另外一种分法,把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册命韩、赵、魏三家诸侯)至公元前221年称为战国时期。还有学者认为,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七国争雄的局面已经形成,应该以此作为战国的开始。史家见仁见智。现今大部分教科书采用第一种划分的观点,而且还把公元前475年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开端。

“战国”一词,在当时就已经有人使用,但只是用来指连年参加战争的强国。把战国作为一个时代的名称,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辑《战国策》一书后,才开始使用的。

战国,顾名思义,就是有许多国家进行战争。西周初年,周天子分封了许多诸侯。春秋初期,大大小小的诸侯国有140多个。说是国家,其实平均面积不过1.5万平方公里左右,多是弹丸小国。经过360多年的兼并,战国初期只剩下20多家了,其中以秦、楚、齐、燕、韩、赵、魏最强,史称“战国七雄”。

战国开始后,兼并更为激烈。不仅在夹缝中生存的小国先后被大国吃掉,连天下共主的东周也被秦国灭了。由于小国被兼并,原来的战略缓冲空间不复存在,各个大国不得不面对直接残酷竞争的格局。战争的规模和激烈程度大幅度上升。据史料统计,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的255年间,大小战争发生230次。一旦打开,双方动辄几万到几十万人参加。

在彼此间不断激烈的攻伐中,如何富国强兵、求得生存,就成了各国决策层的首要考量目标。于是,就有了李悝、商鞅的变法图强,张仪、苏秦的纵横捭阖,白起、廉颇、王翦、李牧的战场争锋,春申君、孟尝君、信陵君、平原君的政治斡旋等等。秦国率先强大,先后吞并六国,实现统一。

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的大变革时期。这一时期孵化出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社会的雏形。 3HcQCoVWyYq9Y3/pQ7c0CJTXOVwgaaMkoEndNBvCT1jsUG1jOw1WuM0hUPcp/ZN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