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传,公元前4000多年,在我国历史上爆发了黄帝和炎帝之间的阪泉之战。
黄帝是姬姓部落的首领,号轩辕氏(或有熊氏),兴起于陕西北部,沿北洛水南下,然后向东发展到中原地区。炎帝是姜姓部落的首领,号烈山氏(或历山氏),始居姜水流域(今属陕西),后沿渭水流域向东发展到中原地区。这两个部落是同源共祖的远缘亲属关系。炎帝族在发展过程中侵害了其他部落的利益,这些部落纷纷归顺黄帝,求他当家做主。于是,黄帝训练士兵,与炎帝在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之野发生了战争。
开战之后,黄帝率领熊、罴、狼、豹、䝙、虎六部军队在阪泉之野摆开战场。六部军队的旗帜上,画着各自崇拜的猛兽。黄帝作为六部统帅持一面大旗,坐镇指挥。炎帝先发制人,用火围攻。浓烟滚滚,遮天蔽日,黄帝处于不利境地。黄帝请应龙帮助灭火,把炎帝赶回阪泉之谷。
黄帝追到阪泉河谷,竖起七面大旗,摆开星斗七旗阵。阵法千变万化,令炎帝将士眼花缭乱。炎帝无计可施,只能躲回营中,利用崖头作屏障,远处观望,不敢应战。
黄帝仰慕炎帝部落的医药和农耕技术,有心与他携手创建文明国家,因此嘱咐手下,只能和炎帝斗智斗勇,不能伤害他的性命。
三年多,黄帝一边以演练星斗七旗阵作掩护,一边让士兵日夜掘进,把洞穴挖到炎帝军营的后方。忽一日,黄帝兵将从洞穴突袭,活捉了炎帝。
黄帝礼遇炎帝。炎帝心服口服,发誓甘愿称臣,不再与黄帝抗衡。黄帝早有联合炎帝的心愿,两人终于冰释前嫌,握手言欢。
阪泉之战后,黄帝、炎帝连同分别从属于他们的一些部落结成联盟。这个部落联盟后来成为华夏民族的核心,所以后人自称为炎黄子孙。
阪泉之战的传说有许多神话色彩,这和实际情况肯定会有较大出入,但黄帝、炎帝结盟,以黄帝为核心开创华夏新时代,应当是历史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