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晏子(公元前578—前500),名婴,春秋末期的齐国上大夫。齐景公时,官至相国,是齐国历史上唯一可与管仲并称的一代名相。
别看晏子身材不高,其貌不扬,但头脑灵活,能言善辩,能倾倒各国诸侯。
有一次,晏子要出使楚国。楚王听到消息,就对身边大臣说,晏婴是齐国最能言善辩的人。这次我想趁机羞辱他,能用什么办法呢?一帮大臣帮着出了馊主意。
晏子来到楚国都城东门。守门人不给开门,非要他走大门一侧的小洞。那洞高不过五尺,人弯腰才能进去。晏子说:“出使狗国,才从狗门进。我今天出使楚国,不该从这个门进吧!”守门人无言以对,只好开大门迎他进去。
楚王见了晏子,劈头就问:“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从容回答:“齐国都城临淄有无数里巷,人们举起袖子可以遮住太阳,挥把汗就像下雨,人摩肩接踵,怎能没有人呢?”楚王问:“既然这样,为什么让你当使臣呢?”晏子回答:“齐国任命使臣,各有相应的对象。那些贤德的使臣出使贤德的国家,不才无能的使臣出使不才无能的国家。我无才无德,最适合出使楚国。”楚王不知不觉,当头挨了一棒。
楚王设宴款待。酒兴正浓的时候,两个小吏绑着一个人来到楚王面前。楚王问:“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小吏回答:“是齐国人,犯了偷盗罪。”楚王看着晏子说:“齐国人生来就善于偷盗吗?”晏子离席回答说:“我听说,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就成了枳树。只有叶子相似,果实味道却不同。为什么呢?水土不一样。人生活在齐国不偷盗,进入楚国就偷盗。该不会是楚国的水土让人变得偷盗了吧?”楚王听了,把头摇成拨浪鼓,苦笑着说:“圣人是不能跟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晏子不愧是出色的外交家。他以智慧和善辩,委婉地回击了楚王的羞辱,捍卫了齐国的尊严。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贸然无礼只能自讨没趣。